贵州省铜仁地区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学年统考.doc
《贵州省铜仁地区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学年统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地区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学年统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贵州省铜仁地区 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学年统考 其他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碛 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 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 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 碛:沙漠。 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 1)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一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的一种并加以分析。( 4分) ( 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答案:略 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4分) 眼睛很
2、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答案: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爱你,塞北的白桦 葛昌永 我第一次看到白桦 在这寥廓的塞外。 曾经去过一次东北,那时的东北正是冰雪世界。我只在沈阳、长春温暖的城里呆了几天,没有能看到白桦。每当听到我爱你,塞北的雪时,眼前便浮现“大如席 ”的东北雪花,皑皑雪原的幻景,以及 “千里冰封,万里 雪飘 ”的壮丽雪景。而当听到 “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闪光 ”时,便想起白桦来。茅盾的那篇白杨礼赞使白杨精神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上了根,杨树好是好在它有顽强的生命力。白桦与白杨应当相似吧! 在北大荒
3、阔大的原野上奔驰,远远看到一带蔚然的莽林,一望如一堵粉白的长城,随地平线蜿蜒起伏,消失到看不到边的远方; “长城 ”之上覆盖一层绿冠,墨绿墨绿,呈现一条飘弧,仿佛是条海岸线;海岸线之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穹;这便是远处看到的白桦林的大观。白桦林的这厢,铺陈到眼前来的,是茫茫的大樟叶草、小樟叶单或者五花草,风吹浪来,飘荡起 伏,远近游弋,青黄不定,风吹草低,果见牛羊。走近白桦林,细看单个的白桦树,都一色地苗条标致,主干笔直挺拔,表现出蓬勃峥嵘奋勇向上的精神;树身粉白,显现出阳春白雪高洁不俗的个性;它的分枝婀娜,正像四川的桉树,袅袅婷婷,水仙子一般高高地擎着一把开放的绿伞;再来一点儿若隐若现的晨雾,朦
4、朦胧胧,好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质。白桦树的叶子细腻秀雅,微风袭来,它们在高高的树冠上频频地招动着手臂,孤芳自赏陶然自得的姿态,让人心醉。走进白桦林,琳琅满目的生命,各种花呀草呀以及与桦树共同生活的其它树木,都在万类竞自由的环境里不求为人 所知自自然然地生存着。它们各得其所,草木是枯了荣荣了枯,花儿是开了谢谢了开;各种鸟呀虫呀蜂呀,嗡嗡作响,乱飞迷眼;单是蝶,就不知有多少种;有的蝴蝶花色,莫说没见识过,就是穷尽想象,也想不出,穷尽中国画的五颜六色也画不得。更为可贵的是,这里是丹顶鹤的故乡,是黑天鹅的家园,是许多珍奇物种的摇篮,是宇宙洪荒的自留地,是大自然的一块标本。于是,你就会于无意间骤然生出走入地
5、老天荒,走入生命天堂的感受来。 这是谁人笔下可以书写出来的景色呢?除了大自然,谁又能够书写这样的景色! “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闪光 ”。白桦 林本就是一种闪光的生命存在。尤其是, 白桦树们乐于群聚,几乎是密匝匝地长着,谁也不妨碍谁,谁也不嫉妒谁,互相依偎互相平行互相鼓励互相翠高地成长着;于是,白桦林才能够有这样天生的大气派 。人为的景色也很好,可是,当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现代化中,便又十分爱恋自然之美。不信,朋友,你就来这里,看看这北大荒,看看北大荒一望无垠的白桦林吧!或者驾轻舟,过三峡,夜渡一次巫江吧! 尤其是,当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创造的文明弄不好就会蚕食自然之美,将高空弄得灰蒙蒙,
6、将江河弄得脏兮兮,将大海弄得红潮泛滥,将天空弄出臭氧层空洞来,还有 物种的灭绝, “球温 ”的升高等等,感觉到什么时候人类的文明就会因为文明的不正常发育而遭受挫折的时候,那自然之美对我们不但是一种昭示而且也是一种向往。我们向往回到自然的怀抱,并不是厌倦更不是敌视现代文明,谁愿意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呢?只是,我们对自然美的向往,正可以提醒我们在不断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更好地将人为与自然一致起来,达到 “天人合一 ”的境界。人类毕竟是生活在地球之上呀!创造一种文明以牺牲另一种文明为代价,而这种代价以后会以更高昂的付出来补偿,那不是成本太高了么? 而今,人们的认识正在达到这种境界。今天,面 对齐莽莽的白
7、桦树,如果我们手中拿着刀斧的话,我们举得起来么? 显然,人类的认识果然正在达到这个高度。北大荒一望云蒸霞蔚的白桦林正在受到保护。让那些不珍爱自然界生灵的人们,来这里看看吧。看了,就会产生一种省悟。他们会由发现白桦的美,以物及物,因而珍爱自然界所有的生伞。博爱,是一种品德。斗争,应当只是实现爱的一种方式。人类所有的目的,应当是为了更有利于人类自己。白桦树可以启发我们这种爱,因为它太美了;太美的事物,总使人不忍心舍弃。北大荒要是没有白桦林,该多煞风景!徜徉在这林中,我们沐浴着自然之母的爱抚,体会到所 有生命存在的寓意,仿佛看到无数青春的生命在闪光。我们会贴切地感受生命之伟大,自然之伟大。 【小题
8、1】文章第二段写了歌词 “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闪光 ”,后文是怎样与之相照应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6分) 【小题 2】文章第三段写了哪些景色?请分条加以概括,每条不超过 12个字。( 4分) 【小题 3】根据上下文,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小题 4】作者为什么号召 “朋友 ”来 “看看北大荒一望无际的白桦林 ”?( 6分) 答案: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 1)群臣吏民,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闻寡人之
9、耳者,受下赏。(战国策 齐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2)锲而不舍, 。(劝学) (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 4)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 5)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6)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 答案: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
10、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节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1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快。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 C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D则耻师焉,惑矣!惑:糊徐,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顺风而呼小学而大遗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 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 “学不可以已 ”。先用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来阐说,只有
12、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说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 “其可怪也欤! ”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作风表现出难以容忍的批判态度。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把第 卷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铜仁 地区 2009 2010 学年度 一年级 学年 统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