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沐阳县修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江苏省沐阳县修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江苏省沐阳县修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江苏省沐阳县修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东西,这才 。 A不禁改变匪夷所思 B难免变迁难以想象 C不禁变迁不可思议 D难免改变难以琢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难免:不容易避免;根据语境,第一个空用 “难免
2、 ”太生硬,应用 “不禁 ”。 “变迁 ”: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改变 ”: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第二空承后只能选 “改变 ”。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难以琢磨:很难思考清楚;与语境稍有不合,应选 “匪夷所思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将下列选项中 的诗句填入 “元诗四大家 ”之一的杨载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诗歌的第一句 “城雪初消荠菜生 ”可
3、看出时令是冬末春初,这样 A项 “落红满地 ”和 D项 “花欲语 ”是不符合时令的,与上文无法衔接;由诗题和 “角门深巷少人行 ”可看出 C 项 “春山一路 ”不符诗意; B 项柳梢是春天比较早的景色,黄鹂语也无鸟空啼的嘈杂,反而给人以惊喜,与后文 “此是春来第一声 ”相吻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一厂家附在产品包装袋里的 “回函卡 ”中的一段文字,符合准确、得体要求的一项是( 3分) 亲爱的顾客,谢谢您的惠顾。本厂产品刚刚面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请您对本厂产品提出宝贵意见,并寄回该厂,以便我们改进。我们将回赠薄礼,请多多海涵。
4、A谢谢您的惠顾 B对本厂产品提出宝贵意见 C并寄回该厂 D我们将回赠薄礼,请多多海涵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谢谢您的惠顾 ”宜为 “感谢您使用本厂产品 ”; C该:那,着重指出前面说过的人或事物。 “该厂 ”宜为 “本厂 ”;D 海涵:敬辞 ,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请多多海涵 ”宜为 “以示感谢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_。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5、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它们看似陈旧 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 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此题第一句的主语是古村落,能够承接它的只能是 ,据此可以排除其余选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 A创造性思维要在实践中善于捕捉灵感。 B我们要抛弃的恰是我们正要寻找
6、的。 C生命从一开始就考验着我们的取舍。 D独立常始于为自己想出第一个主意。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此题中,注意画面中雨、小鸡、蛋壳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读懂右侧漫画内容,根据小鸡用嘴撑住雨伞(半个蛋壳而成),罩住身前的一个圆圈不被雨淋,应选 D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莫言 近几年来, “悲悯情怀 ”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 “终极关怀 ”成为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
7、种刚吃完红烧 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 “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你打 ”,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 “我要晕过去了 ”,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 。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
8、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 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 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在苦难中煎熬过
9、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 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 “拷问灵魂 ”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节选自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小题
10、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小题 2】请分析第二段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6分) 【小题 3】 “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 ”,如何才能写出真正具有 “悲悯情怀 ”的作品 ( 6分) 答案:【小题 1】首先,从反面提出论题,指出 “什么是悲悯 ”。然后,阐述“什么是大悲悯 ”。最后,指出作家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大悲悯。(每点 2分,共 6分。只答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等套话,没有分析不得分。) 【小题 2】( 6分)例证、喻证和对比论证。 ( 1)例证法,以圣经、金瓶梅为例,阐述大悲悯不应掩盖邪恶与丑陋; ( 2)喻证法,以 “羊羔、小鸟 ”和 “狮子、鳄鱼 ”来比喻
11、善、恶,从而形象地阐述“大悲悯 ”的深刻内涵。 ( 3)对比论证法,将金瓶梅与圣经、佛教进行对比,指出东西方对“悲悯 ”理解的异同。 (论证方法至少答出两 种, 2分;对论证方法作用分析,各 2分) 【小题 3】( 6分) 要有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命运感; 要有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 要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 要善于描写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 (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只要结合文本内容,看是按照什么思路写作即可,本文,第一段,是先从反面提出问题的观点,第二段开始正面阐述,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
12、此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认真阅读本段内容,不难分析出:举出圣经和金瓶梅使举例论证; “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 ”是比喻论证;整段内容又是对比论证,就此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找到答题区间,即文章的最后一段,只需从本段中找出能够概括答案:的语句即可,注意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趟过小河是故乡 宋长征 ( 1)你坐下来 ,时光在眼前静静地流
13、淌。 你想抓住些什么,时光却在指缝中溜走。阳台上的雏菊花开了,黄的白的和粉的交错在一起。你想起了故乡,小河畔的野雏菊开得正浓。可阻断你的到底是什么 ,总也说不清,你只知道那满坡的春天啊,还有母亲的羊群都在小河里流动。而你,说不清的距离像横亘在生命里的一场雾霭,和故乡遥遥相望,任脸颊清泪两行。 ( 2)梦里,母亲的捣衣声孤单地响起,溅起的水雾打湿了她的发髻。浣衣的石板在水流里青着,泛起一些岁月凝集的韶华。青石板有泪么?那淙淙的河水不回答,也不怎么匆忙,静静地流淌。 ( 3)一个背影和一头金色皮毛的老牛在下游的岸边伫立,影 子被清澈的河流带走,只留下一些湿淋淋的回忆,在今夜或者某夜的月光中上岸。父
14、亲的那头老牛,金黄色皮毛的光泽在夜色中闪耀,照亮了潺潺的流水。 ( 4)岸上的野雏菊兀自开着,母亲的羊群只剩下小小的一朵,在天上飘,随风,随着时光,再也来不及在明净的水面上打量一下自己的模样。 ( 5)你为什么忧伤?你的远行不过是从此岸跨越到彼岸的距离。尽管你走时,母亲撩起衣襟在门板后擦了擦眼睛,然后让你踏着她的目光上路,涉水而过。那一天,风正紧,雨斜织在小河的上空,如烟,如雾,网织着故乡的模样。 ( 6)季节啊,有时也像一条小河,先是用绿 色把你的思念串起,就成了一挂风铃,叮当着童年的时光。河水像母亲的温柔,从腋间,从脚趾缝里,从甜蜜的心窝子里轻轻流淌。你快要醉了。母亲的气息有春天的香甜,舌
15、尖上,睡梦中,咂了又咂;眼眸里,摇篮中,要了还要。 你是喂不饱的小花狗呢!母亲眉眼弯弯,用嗔怪戳着你的额头。 ( 7)叛逆的河水总在夏天暴涨,你不用再牵谁的手就能轻松跨过漫水的小桥。你自信长了青蛙的蹼掌,扎个猛子就能从此岸泅到彼岸。父亲的眼里是坏坏的笑,专门倚在老牛的身上等你,看你呛水的样子。 ( 8)秋天了,谁在岸上等你?野雏菊向着太阳,擎出盛满了子实的托 盘。可是一个又一个秋天啊,你让等待的人花白了鬓发,直到那头有金色皮毛的老牛牵着父亲走进了夕阳,你还在彼岸徘徊。 ( 9)流泪的母亲啊,在河边捣衣,遥远的布谷声声,再也不能惊醒她的鼓膜。她浑浊的双眼痴痴地望着清水柔波,每一条游鱼的自由自在都
16、值得这样每天为之祈祷。河岸上的野雏菊开了,河岸上的野雏菊败了;那个和她一起耕耘岁月的人被一头金色毛皮的老牛牵走了 ( 10)她的青石板没有了棱角 ,每一缕流水轻轻走过 ,再也打不出旋涡。 ( 11)布谷鸟停止了歌唱。在青石板上敲打岁月的母亲不得不这样认为,然后依然用力,希望 “嗵嗵 ”的捣衣声可以传得更远。 -从此岸到彼岸。 ( 12) 故乡那条弯弯的小河,玉带般缠绕着一些熟悉的身影。你定定地凝望今晚夜空里的月亮,月亮那么明媚又充满哀伤。你知道今夜月光如水,就如流年似水一样不能紧紧把握。还不如那条小河,轻轻一掬,就捧起一汪晶莹。可是你的渡口呢?即便是 “野渡无人 ”不是也希望有一艘能载动清愁的
17、小船么?好让你从此岸到彼岸,再看那野雏菊花开的模样。 ( 13) “快回、快回 ”,布谷鸟的叫声比任何时候都要嘹亮,能穿透夜色,也能穿透心房。你还要踟躇么?母亲的鬓发在窗外飘过他乡的夜空,带一片野雏菊花开的 美丽 ,来看你。你的心开始跳跃了吗?一些失落或忧伤在那个等待的怀抱里可以无所顾忌地释放。她会嗫嚅着嘴唇,哽咽着喉咙,为你擦去思念的泪光;她会揽你入怀,就像小时候,端详着你的脸颊,读出一生的幸福。 ( 14)从此岸到彼岸,每一处都是渡口。每一个渡口都停泊着一艘写着故乡的小船,在等你,趟过小河是故乡 (选自散文选刊 2008年 4月 有删改) 【小题 1】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刻画母
18、亲的?( 4分) 【小题 2】文中多处写到野雏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第( 12)自然段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这 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6 分) 【小题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理解标题中 “小河 ”的含义,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 6分) 答案:【小题 1】( 1)母亲温柔、慈爱,爱儿子爱得热切,思念儿子思念得深沉;( 2分)( 2)通过想象,多次描写捣衣的动作和声音及简洁而传神的动作和语言刻画母亲( 2分)。 【小题 2】引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串联起思乡的相关内容;使行文结构更加严谨。(答对 1点 1分, 2点 3分, 3点 4分) 【小题 3】运用了比喻、拟人(借代、设问
19、两种不作要求)等修辞手法;( 2分)以第二人称的称呼行文,亲切自然,( 2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2分) 【小题 4】小河既实指家乡的小河,( 1分)也指 “我 ”与家乡在时空上的距离,( 1分)在心灵上的阻隔。( 1分)文章告诉我们,故乡和异乡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 分)只要你用心感悟,只要你心中装着亲情、乡情,( 1 分)你就能飞越鸿沟,拥抱 “故乡 ”。(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文中叙写母亲的语句中概括答案:。第 2段捣衣声 -孤独;第 5段撩起衣襟擦泪 -关心 、河水 -比喻温柔 ;第 13段梦幻的看望,擦,揽,端详 疼爱。 考
20、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 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第 1段阳台雏菊 小河边雏菊;第 4段雏菊兀自开放 母亲;第 8段雏菊向阳 自己让等待的人花白了鬓发;第 9 段雏菊开败 岁月流逝;第 12 段再看野雏菊花开的模样 看到母亲的笑脸。由此加以概括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 “故乡那条弯弯的小河,玉带般缠绕着一些熟悉的身影 ”、 “还不如那条小河,轻轻一掬,就捧起一汪晶 ”等可以判断是运用了拟人、比喻 两种修辞手法;根据 “你定
21、定地凝望今晚夜空里的月亮 ”、 “你知道今夜月光如水 ”等可以判断是运用第二人称,可据此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此岸到彼岸 ”是指 “我 ”与家乡在时空上的距离,在心灵上的阻隔;“每一个渡口都停泊着一艘写着故乡的小船 ”是指故乡和他乡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趟过小河是故乡 ”生动形象的指出了只要你心中装着亲情、乡情,你就能飞越鸿沟,拥抱 “故乡 ”。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苏省 沐阳县修远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阶段 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