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没有 错误的一项是 A 濒 临( pn) 苑 囿( yun) 剽 悍( bio)心广体 胖 ( pn) B轻 佻 ( tio) 隽 永( jun) 毗 连( p)屡见不 鲜 ( xin) C 赝 品( yn) 啜 泣( chu) 讣 告( b)令人 咋 舌( zh) D木 讷 ( n) 赧 然( nn) 斡 旋( hn) 踽踽 独行( y)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濒临( bn),剽悍( pio), C讣告( f),令人咋舌( z), D斡旋( w),踽踽独行( j)。从历年高考来看,字音题考核的内
2、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各组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春节将至 ,小明打算买副春联 ,以表达新年的祝愿。下列各副对联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迁入新宅吉祥如意 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B大地春光喜期新岁洞房花烛吉日良辰 C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 季长安 D年享高龄椿萱并茂时逢盛世兰桂齐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考生首先要了解每一副春联表达的内容,然后找出答
3、案:要求的春联即可。 A为乔迁联 ,B为喜联 ,D为寿联。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历史课上老师说: “公元 1894年中日爆发了一场战争,按中国农历 干支 纪年法(即用天干,如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如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纪年,六十年一循环),那年正是甲午年,故称 甲午战争 ” 课间同学们就 “干支纪年 ”聊了起来。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甲: 1996年我们出生了,是农历丙子年。 B同学乙: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农历戊子年。 C同学丙: 2014年我们将毕业,是农历丁丑年。 D同学丁: 2016年法国欧洲杯,是农
4、历丙申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 3,除以 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 3,除以 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这样算下来,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 司马 青衫更湿 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幽愁发愤 ,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白 苏轼欧阳修 B白居易
5、曹植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曹植苏轼司马迁 答案: B 试题分析:司马白居易。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陈王: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 “思 ”,因此又称陈思王。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指辛弃疾, “大江东去 ”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 “大江东去 ”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幽愁发愤:司马迁,指司马迁由于为降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但他为了完成
6、史记 ,毅然忍受屈辱,活了下来。如今,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刘继庄广阳杂记云: “驴鸣似哭,马嘶如笑。 ” 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 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总述,应排在第一位, 指出幽默与笑 的关系, 借马来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幽默,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由此,可确定答案:。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
7、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 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
8、,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中应在 “学杂费 ”后加 “政策 ”,成分残缺;将 “高度 ”与 “充分 ”位置对调,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C项中 “娴熟 ”与 “舞姿 ”搭配不当; “成为 ” 的主语应是 “金孔雀形象 ”,全句结构混乱。 D项中 “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 ”结构混乱, “就在于 ” 和 “主要原因是 ” 句式杂糅; “生活在 ” 前应加“使你 ”,因成分残缺而造成结构混乱。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 3日 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
9、湖人队到第四节还落后火箭 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 群起而攻之 ,最终以 96: 93战胜了火箭队。 B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戴维 凯带领手下人员在伊全境 进行 “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的艰难工作,手段 无所不至 ,但进展缓慢。 C李实哲是个 胸无城府 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因为自己的直率他付出过不少代价。 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 立此存照 ,留作纪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 A一起指责攻击; B贬义词,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 D词义
10、为: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查考的依据。望文生义。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 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梁实秋先生在谈时间中谈及 “时间即金钱 ”时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 ,顾问左右: “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和 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
11、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 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 “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假。 A不绝如缕大概有钱能使鬼推磨 B熙熙攘攘大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C熙熙攘攘也许有钱能使鬼推磨 D不绝如缕也许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也许:可能但不肯定地。有钱 能使鬼推磨:形容金钱万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意思是人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鸟为了争夺食物,宁可失去生命。结合语境来看, B项最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在下列横
12、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 2004年开始将先后 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如果没有 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_。 A起用体味侧目 B起用体验 刮目 C启用体味刮目 D启用体验侧目 答案: C 试题分析: “起用 ”和 “启用 ”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 “起用 ”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 “启用 ”是开始使用; “起用 ”只能用于人,而 “启用 ”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原句中是说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 “开始 ”用,自然应选用 “启
13、用 ”了。 “体味 ”是仔细体会, “体验 ”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 “味 ”和 “验 ”, “味 ”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 “酸甜苦辣 ”应搭配 “体味 ”了。 “侧目 ”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 “刮目 ”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 “刮目 ”相看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013年 12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与世长辞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
14、 唁电 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 缅怀 之风。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 瑕疵 ,但 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个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怀表现得 淋漓尽至 。曼德拉 摒弃 了 非此既彼 、你死我活的斗争理念,而遵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途径解决分歧,这是曼德拉留给全人类的 弭足珍贵 的政治遗产。 A 唁 (yn)电与世长辞 B 缅 ( min)怀淋漓尽至 C瑕 疵 ( z)非此既彼 D 摒 ( bn)弃弭足珍贵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淋漓尽致, C疵 c,非此即彼, D摒 bng,弥足珍贵。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识记时可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1、音义结合法。多音多义字的复习应
15、该把读音与字 义结合起来。 2、联想法。对于具有相同声符的形近字可以运用 “联想法 ”把它们组合起来记忆。 3、推断法。所谓 “推断 ”法,就是根据已知的词语读音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并列结构的词语。 4、记少不记多法。应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一些字的读音记住少数,可以推断多数。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悍座谈抄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冒然蠕动藉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辜负粗旷拜谒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D姆指纰漏帐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答案: A 试题分
16、析: B贸然籍贯, C粗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拇指帐篷。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 16分) 鹭鸶的国境 陈芳明 驱车穿越苗栗的田间公路时,惊见一只鹭鸶悠悠飞起。我不得不缓停车子在路边 ,注视那稀有禽鸟的盘旋。我甚至熄掉引擎,只因为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并且感到震撼。车窗外的白鸟,展翅的姿势何其优游自在,飞翔的速度何其从容不迫。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那白色的
17、鹭鸶在绿色的水田巡行低飞。凡是它飞过的地方,都构成一方安详的国度。最后,它停驻在远处的田埂,背景正好是一幢幽静、古老的农庄。 白色的鹭鸶,似乎在引导我恢复久已遗忘的记忆。由于它的存在,我才知道自己失去了许多。葱郁的竹林,谦逊的农舍,写意的流水,无私的稻田,一时之间都回到我的眼前。鹭鸶的白翼,竟能负载如此宽幅的风景,竟能唤起那么多失落的岁月, 我竟一时无语。它站在那里,旁若无人,睥睨四顾,孤高的站姿,几许鄙夷、几许傲慢的神情,如此自然地把这块土地当做它的领土。面对这白鹭, 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 多年来,我在旅途上不停奔波,不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现在,闯入鹭鸶的国境,我一时竟不知所措
18、。同样的景色,不也存在于我年轻的时光中?那时坐在自己家乡的山头,俯望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我接受过山河的祝福,接受过稻穗的颂赞和乡间农庄的抚慰,它们让我的人格成为芬芳泥土的延续。然后,我怀着一份过人的勇气离开家乡,开始构思人生的理想。在长年的追逐过程中,我渐渐 放弃了最初的依靠。而所谓理想,岂非都是一些假想?如果不能与自己的土地相衔接,如果不能救助走向衰微的家乡或负载生养自己的国度,那么对理想的追逐不仅是虚幻,而且也是一种逃避。 鹭鸶再次展翅飞起,在农庄前的低空回旋。它左顾右盼,缓缓控制着速度。暮霭渐渐下降,它的羽毛反而显得更为洁白明亮。然后,绕了两圈,它又回到了原点停驻。我爱极了以这样的角度观
19、察它,我更可同时端详那安逸的农庄:色调灰暗的瓦片,配合着淡淡的白墙,与屋前的绿色水田构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种颜色的合成,毫不矫情,坦然面对广阔的天地。无悔无罪的风景,对照了我卑微的内心风景 都市里浮华的颜色,仍暗藏在我内心一角,果然禁不起乡间水田素朴的检验。 偶然路过苗栗,这片我不曾给予丝毫关注的县境,它却让我再一次寻回失去的时光。在不知名的农庄前,鹭鸶成为我全新的隐喻。回到家乡,我以为已经了解故土。可事实是,那样多的未知,我未曾探访。出现在眼前的农庄,矮檐长墙,白屋绿荫,掩藏着一个旧梦,此时的我,应该可以给予新的定义与诠释。逝去的,并不等于全然消失,追寻理想,不必然要放弃旧梦。 苗栗平凡的乡间
20、, 白色的鹭鸶,在暮霭深处款款呼唤着 (选自掌中地图,有改动) 【小题 1】第 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 “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请概括其原因。( 4分) 【小题 2】文章在第 、 、 自然段中均写到 “农庄 ”,这三次从不同角度抒写 “农庄 ”,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 【小题 3】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 “白色的鹭鸶,在暮霭深处款款呼唤着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分) 答案:【小题 1】答案:一: 鹭鸶的白翼,竟能负载如此宽幅的风景,竟能唤起那么多失落的岁月。 鹭鸶孤高傲慢,自然地把停驻的土地当做它的领土。 答案:二: 白鹭对家园的坚守; “我 ”对自然、故土的疏
21、远。 评 分标准:本题 4分,每个要点 2分。摘抄原文(如 “答案:一 ”),给 2分;概括旨意(如 “答案:二 ”),给 4分。 【小题 2】 第 段写 “农庄 ”,表现了对幽静、安详的农庄的着迷; 第 段写 “农庄 ”,寄托了对抚慰过自己的农庄的感激; 第 段写 “农庄 ”,寄托了对坦荡、素朴的农庄的赞赏与忏悔。 评分标准:本题 6 分。三次对 “农庄 ”的抒写,各 2分。其中 “农庄 ”的特点或品格给 1分;作者的情感给 1分。 【小题 3】( 1)结构上:以 “鹭鸶 ”的形象作结,照应标题,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 1分)( 2)艺术上: “款款呼唤 ”使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赋予
22、鹭鸶以人的情感,使文章生动,富有抒情气息,似余韵徐歇。( 2分)( 3)主旨上:思想上: “鹭鸶的呼唤 ”实则唤醒人们应不忘 “旧梦 ”,在精神上回归乡土,找寻宁谧、自由、傲岸、坦然、朴素的家园。深化主旨。( 2分)情感上:寄托了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和深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出现在第三段结尾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文看,人生出自卑是因为见到了 “旁若无人,睥睨四顾,孤高的 ”鹭鸶,鹭鸶把脚下的土地当作自己的领土,对比自己,结合下文来看, “我在旅途上不停奔波,不断 追逐着自己的理想 渐渐放弃了最初的依靠 ”,可分析出这种自卑感来自 “我
23、”从鹭鸶身上看到的坚守,和 “我 ”的远离。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可概括题干提示将 “农庄 ”分别放回到相关段落,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者的情感。第一段作者写自己见到白鹭飞翔的景象, “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并且感到震撼 ”“都构成一方安详的国度 ”背景是 “一幢幽静、古老的农庄 ”,表达出喜爱之情。第 3段,作者写 “接受过 ”“乡间农庄的抚慰,它们让我的人格成为芬芳泥土的延续 ”表达出 感激出之情。第 4段,作者用 “那安逸 ”“毫不矫情 ”“坦然 ”来描写农庄,并说 “无悔无罪的风景,对照了我卑微的内心风景
24、”表达了对农庄的赞赏和自己的愧悔。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结构上看,所考查的句子出现以文章结尾处,结尾处的句子一般具有升华主题、照应上文(开头)、总结全文等作用;从内容上看,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安静、宁谧、祥和、坦然的家园的热爱与赞美,表达了精神回归的渴望,结尾处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 对主题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9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后人常用它来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无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