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高华治史的特长不在其获取史料的能力,而在其对史料解读时所显露出来的悟性。他能 见微知著 ,通过细碎的史料洞彻历史的真相。 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 束之高阁 ,等待高价出售。 C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 学无常师 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 “专 ”与 “博 ”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D宋远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和 鞭辟入里 的分析,对大会报告进行
2、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成语类试题,重在平时积累。不光要掌握成语的意义,还得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和适用场合。本题中, B项的 “束之高阁 ”,意思是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情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此句用错了对象和场合。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 “一 套房贷 ”政策的呼声 不绝如缕 ,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B 2012年云南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
3、京离 “水贵如油 ”的情形 指日可待 ,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 扑朔迷离 ,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D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 “养颜秘方 ”,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 众望所归 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成语类试题,重在平时积累。不光要掌握成语的意义,还得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和适用场合。本题中, A项的 “不绝如缕 ”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此句用来形容社会呼声,不对,应为 “不绝于耳 ”。 B项的 “指日可待 ”意为为
4、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重在 “实现 ”,而不是 “出现 ”,侧重指希望发生的事。而此项所述情况是不希望发生的,用错了。 C项的 “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适合用于此句。 D项的 “众望所归 ”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此句用来指 事情显然不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仓促间 “跟风上网 ”,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
5、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做到了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 解决问题。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A句前后矛盾:前面说 “少数 ”,后面却又说 “普遍 ”。 C句成分残缺:动词谓语 “出现 ”缺少宾语
6、,应在 “走低 ”后加 “的现象 ”一类词语。 D句搭配不当:“竞争 ”同 “增大 ”不搭配,应在 “竞争 ”后加 “的激烈 ”。 考点:辨析并修 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B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是文物界出了名的 “工作狂 ”,不仅他的节奏练就了自己坐在车上用电脑写稿子的本领,也影响并锻炼了身边的工作人员。 C面对教育部推行的汉语四六级考试,国人纷纷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 “外语热、国语冷 ”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吗? D测量结果显示,
7、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答案: D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A句偷换主语,全句三个分句,第一句主语为 “作者 ”,第二句主语却换成了 “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 ”,到第三句又变成了 “作者 ”,逻辑混乱, “都 ” 承前省略不当,应在 “都 ” 前加 “他 ”。 B句语序不当, “他的节奏 ”应放在 “不仅 ”前。 C句 “改 善 ”与 “现象 ”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8、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做学术研究的对象,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仅仅是学者的读法。 。 惟其如此,不同时代的个人在阅读它们时,都会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 真正的经典应该在当下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 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 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属于每一个人,理应有多种读法 因为经典不仅仅属于历史,还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个不死的灵
9、魂在其中永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六句话,明确总体话题,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纵观本题中的 6句话,只有第 句中的代词短语 “这一种读法 ”可以同横线的上文连接起来,故知应以此句排在首位,于是排除 C、 D两项。再比较 A和 B,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 之后的连接, 紧接 继续谈 “经典 ”,而 的 “惟其如此 ”则没有所指代得词语。所以正确答案:应为 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 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
10、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三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 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 “天涯海角 ”。 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六句话,明确总体话题,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纵观本题中的 6句话, 是总说, 承 中的历史、文化, 按朝代顺序, 作结,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1、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 “茶马古道 ”,源自古代的 “茶马互市 ”,即先有 “互市 ”,后有 “古道 ”。而 “茶马互市 ”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 “用于博马,实行官营 ”,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 “茶马司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 “茶马互市 ”呢 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
12、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 况下, “茶马互市 ”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 “茶马互市 ”呢 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 “茶马互市 ”建立
13、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 “茶马古道 ”沿线推行 “土官治土民 ”的土司制度,把以 “茶马互市 ”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 “茶马古道 ”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 “茶马互市 ”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边茶贸易 ”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 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 “茶马古道 ”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14、。 “茶马古道 ”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小题 1】下列关于 “茶马古道 ”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 “茶马古道 ”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 “茶马古道 ”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 “茶马古道 ”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 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 “茶马古道 ”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小题 2】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 “茶马互市 ”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藏族
15、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 “茶马司 ”。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 “边茶贸易 ”取代 “茶马互市 ”,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6、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的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中, B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 2段,原句的表述是这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 茶马互市 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 ” 该句是说茶马互市是军费的“补充 ”,显然不是宋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藏族喜欢饮茶,以马易茶是对他们茶叶需求的满足,这一表述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从道理上看,宋代统治者怎么会关心藏族人的生活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
17、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C项的载体是 “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 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它的意思是,茶叶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必不或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外界供给其他物品,而是不需要 “很多 ”东西。且后文又说 “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 ”。 C错无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字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 ,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 尤 之曰: “子 过 矣 !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
18、能陷淖也。豕纵大, 安 能耕耶 ”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 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商於子日: “子 以 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 牧 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宁毋先生 顾 谓弟子曰: “是盖有激者也。 ” (选自明 宋濂宋学士文集 ) 注释 轭 ():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解释: 尤: 过 : 安 : 以: 牧: 顾: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 “代入法 ”,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 句,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 “尤 ”是
19、 “责备 ”之意; “过 ”是 “过错 ”之意; “安 ”做疑问代词,是 “怎么 ”之意; “以 ”在这里有动词功能,是 “认为 ”之意; “牧 ”可根据字形分析(左边是牛,右边是拿着鞭子的手),在这里是 “统治、管理 ”之意; “顾 ”是 “回头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徐文长传 明 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 “若欲客某者,当具宾 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
20、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信 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 饵 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 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 阴 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黑龙江省 师大附中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