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 身无长物 ,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B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 “ 希望一号 ”发射成功,现场学生 忍俊不禁 地笑了。 C一向精于市场运作的英超球队曼城又一次 捷足先登 ,签下了心仪已久的球星。 D决赛场上,马布里带领的北京篮球队员个个 精神矍铄 ,斗志昂扬,众多球迷为之倾倒。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
2、否正确。 A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不能用来形容没有特长。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重复。 D精神矍铄形容老人有精神 ,老而强健 ,不失风采,此处不合语境。 C捷足先登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正确。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真正精致的石头虽则应该 暗示雄伟或出尘超俗的感觉,然而线条正确倒是更重要之一点。,。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始终看重不雕琢的石头,让我们不要干犯大自然吧,。 而是大自然的嶙峋的线条 因为最优越的艺术品,和最美妙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一样
3、或如中国的文艺批评家所说的那样 “无斧凿痕 ” 所谓线条并不是指一条直线,一个圆,或一个三角形 是那样完全看不出造作的痕迹的作品,跟行云流水那么自然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 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资本经济之所以一定会带来金融泡沫的原因,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运作一部分来自企业产品销售的收入,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信贷,这两部分都有其不确定性。 B人民网旧金山
4、4月 17日电路透社报道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调查人员已经从爆炸案发生前的一段监控录像中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 C电影阿凡达讲述的似乎是玄之又玄的太空故事,然而地球人入侵潘多拉星球、杀戮纳威人的殖民劣行以及纳威人奋起抵抗外侮保卫故土不正是对正义、勇敢和善良的歌颂吗? D在病句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发现,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还需要重新抓牢夯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 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A句式杂糅
5、, “之所以 是因为 ”与 “的原因 ”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C主宾搭配不当, “劣行 ”“是对正义、勇敢和善良的歌颂 ”搭配不当,注意并列词语其中的一个和后面的一个词语有时搭配不当,这是搭配不当常见的命题方式;D成分残缺,介词 “由于 ”开头,掩盖真实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宫斗剧 ”的文化本质 顾名思义, “宫斗剧 ”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 “斗 ”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
6、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 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 “斗争 ”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 “以恶制恶 ”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 “宫
7、斗剧 ”属于娱乐至上的 “戏说历史 ”,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 “宫斗剧 ”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 “宫斗剧 ”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 “帝王系列 ”,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
8、 “戏说系列 ”,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 “明君清官侠客梦 ”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 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 “宫斗剧 ”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 “隐忍 ”与 “奉献 ”,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 “高明 ”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
9、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 “宫斗 ”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 “心灵鸡汤 ”和人生教科书了。 (节选自 2012年 7月 10日人民日报) 【小题 1】下列对于 “宫斗剧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宫斗剧 ”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 “斗 ”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 “宫斗剧 ”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 “宫斗剧 ”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
10、过是帝王手中的 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 “宫斗剧 ”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 【小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 “宫斗剧 ”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 “隐忍 ”与 “奉献 ”,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 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
11、和 “宫斗剧 ”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或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 ”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 “心灵鸡汤 ”和人生教科书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A表述不准确,原文第一段是: “宫斗剧 ”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 “斗 ”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是 “几乎所有 ”,而非所有,扩大了范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D表述
12、不准确, “一直备受 ”的说法无中生有,此外,第二段未谈艺术上的借鉴,因果判断不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 ”不符合文意,偷梁换柱,应为 “社会 ”有意无意地鼓励。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 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25)分 “人淡如菊 ”的华裔女建筑师 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 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她 就是林璎。 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
13、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 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 , 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 尽致。
14、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 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 “月相 ”、 “成行的芦苇 ”、 “雪崩 ”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一夜成名: 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 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 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
15、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 念碑。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 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 “哭墙 ”。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 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
16、,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记忆地图 ”:第五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 如果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 “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 ” 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 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 5座纪念碑 “什么在消逝 空屋 ”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 “什么在消逝 空屋 ”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 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 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
17、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 “什么在消逝 空屋 ”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 “地图 ”中 将 205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 “地图 ”。 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 “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 ( 201
18、0年 3月 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林璎的最新荣誉是获得 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虽然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但 “最新 ”意味着此前她也获得过荣誉和奖励。 B林璎继承了林氏家族得天独厚的艺 术才华,尤其是受学习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姑母林徽因的影响颇多。 C她的 “月相 ”、 “成行的芦苇 ”、 “雪崩 ”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 D “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这句话的含义是美国人开始正视越南战争的结局,怀念战死的人们,思索生活的意义。 E美
19、国人能够接受总统奥巴马的非洲黑人血统,却不能接受,由一个 “黄种外国人 ”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个亚洲人为一场亚洲战争而做的纪念碑。 【小题 2】 “人淡如菊 ”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 璎的这两种特质。( 6分) 【小题 3】 “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 ”着眼全文,具体分析阐述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题 4】文章中提到林璎的 “第 5座纪念碑 什么在消逝 空屋 ”,但紧接着又说 “什么在消逝 空屋 并不是一座建筑物 ”。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 8 分) 答案:
20、【小题 1】 BE 【小题 2】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 3分)执着: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或 “什么在消逝 空屋 ”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对环保事业的执著)( 3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从兴趣爱好上看:东方建筑对林璎的影响就远胜于欧洲建筑对她的影响。 从人物性格上看:为人单纯,有浓浓的书卷气。 从作品特点上看:展现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浮夸的装饰。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2 点 4 分,答对 3 点
21、 6 分。不一定要指出角度。) 【小题 4】 不矛盾。 “什么在消逝 空屋 ”确实不 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 但是,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 “什么在消逝 空屋 ”是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 ”,因此,它也是一座纪念碑,存在人心中的纪念碑。 它是林璎艺术生涯的又一丰碑,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答到 点给 6 分,答到 点给 6 分,答到 点给 5 分,只答任意一点给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她从未谋面的姑母 ”因而 “影响颇多 ”有误; E有因其是华
22、裔而产生的反对意见,但只是 退伍军人协会表示不满,且最终接受了这一这座纪念碑。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可以从文章相关的人物描写,能够表现她 “平和和执着 ”特质的言谈行为中去概括、组织答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抓住题干要求,围绕着要求从文中概括出相符合的内容。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 开放性的题,答题时首先要回答自己的观点和看
23、法,然后结合着文章内容,通过描述林璎的做法和精神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 20世纪 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 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辽宁省 沈阳 铁路 实验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