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忤 逆溺 爱细 腻匿 名信 泥 古不化 B痕 迹忌 讳 凯 觎添加 剂 人才 济 济 C 翌 日关 隘屹 立免 疫 力一劳永 逸 D 躯 体 祛 除 黢 黑 曲 别针相形见 绌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音近字,重点考查音调和声母的异同,平时应准确认读。A项均读 n; B“济 ”读 j,其余读 j; C“隘 ”读 i,其余读 y; D“绌 ”读 ch,其余读 q。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面对经济低迷、人
2、心浮动的困局,安倍晋三本能地做起了邪恶的军国梦,蜇伏了半个多世纪的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其鼓动下借尸还魂。 B节俭办晚会,朴而不拙,简而不陋,不仅不会影响节目的精彩性和内含的丰富性,反而会以一种本真和朴素彰显艺术本身的力量。 C市场监管者要未雨绸缪,做好市场监测,因为一些征兆显示,投机者近来有可能掀起炒卖中国金融资产的风潮,从而引发市场震荡。 D狂风肆虐,巨浪涛天,这样的极端天气让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有少数人专挑这样的日子去赏景拍照,他们被称为 “追风族。 ”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字形,基本可以从词语的意思着手,把握它的字形。 A项 “蜇 ”有两个读音和释义,动词 zh指刺痛、刺伤;名词
3、 zh指腔肠动物,即 “水母 ”,俗称 “海蜇 ”。 “蛰 ” zh,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B项 “内含 ”, 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 内容; 犹含蓄。 “内涵 ”, 内在的涵养; 逻辑上指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D项, “滔天 ”,漫天,形容遭到了极大的灾祸。 “涛天 ”的 “涛 ”是错别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什么有些年青人不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而且老气横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这其中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也有家庭 熏陶 、社会影响的因素。 B一片高桂树枝的黄叶,一枚随风飘飞的羽毛,都会让他
4、的内心有所触动。令他苦恼不已的是,他没有能力将这些感觉 诉诸 文字。 C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还是必须依靠制度。要使领导干部的行为时时处在监督之下, 动辄得咎 ,从而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D日本的 “购岛 ”闹剧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把钓鱼岛包含在内,有理有据, 无可厚非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成语和词语的把握。做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句子的具体语境,其次要把握词语的含义,再从词语的褒贬、程度、范围、轻重等入手辨析,最后还应熟悉词语误用的各种类型,如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不当、敬谦错位等。 A项褒贬不当,熏陶,
5、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不可用于负面状况。 B项切合句意,诉诸,意为借助某物来实现目的。 C项不合 语境,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 D项不合语境,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与句意不合。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表示, “监控门 ”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辜负了美国人民的信任,他的所作所为 “对美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 B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
6、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C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 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 递过来,我不由惊叫起来: “呀!你从哪儿弄来的? ” D就在选秀、唱歌类节目泛滥电视荧之际,一些文化类节目已悄然兴起(如河南卫视 “汉字英雄 ”、中央电视台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标点符号有 16种,使用方法的条条框框多,层次繁复,死记硬背,费时费力,且未必见效。因此,复习时应将一些容易错用、混用的标点作一番比较分析,熟悉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失误,明辨其标点使用上的差异即可。A项是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 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
7、引用者的,独立成句,点号放在引号内,否则,就放在引号外。此句的引用从属于引用者,是不完全引用,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后; B项是顿号误用,句内成分并列才能用顿号, “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和 “亟待改善 ”并不是句内成分并列,因此将顿号改为逗号, “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 ”和 “分布不均衡 ”也不是句内成分并列,顿号也改为逗号,同时三个句子的并列,应用分号标注,所以将两个逗号改为分号,正确的标点是: “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 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D项句内括号误用,句内括号是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
8、词语的括号,它要紧贴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面。括号及其内容应紧贴在 “文化类节目 ”之后。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据不完全统计,中国 17个省一年征收的 “社会抚养费 ”高达 165亿。对于这笔巨额款项的去向,却一直没有得到各省计生或财政部门的说明。 B要改变城管被 “妖魔化 ”的现状,首先要为城管的职责准确到位,解决地方政府把 “烫手山芋 ”都推给城管, “城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的怪现象。 C郅都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对外威震敌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将他与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并列,被誉为 “战古之将,
9、国之爪牙 ”。 D中国军舰险些相撞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证明,在地区外交和安全政策发生显著变化之时,中美亟须在中国周边海域达成新的危机预防方案。 答案: D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A项介词滥用,应去掉
10、 “对于 ”; B项搭配不当, “解决 ”与 “现象 ”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应在 “被誉为 ”前加 “他 ”,或将 “被誉为 ”改为 “称他为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冯骥才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 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 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
11、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当然,不只是发现它、提出它、判定它;还要推动它或纠正它,一句话 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 文化先觉首来自知识 分子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一批富于文化良心、淡薄功利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瞠目明察、苦苦思辩与敢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陷入混沌与迷茫。就像 “五四 ”时期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 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而不是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的花除去美丽,
12、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 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 文化先觉不是一种觉察,而 是一种思想。它由广泛的形而下的文化观察与体验中,发现到时代性的新走向新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思想意义的新认识。 这种先觉不一定都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有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关键是要对它保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先觉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产生于具有高度文化责任和知识精神的知识界。 当然,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没有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关照,敏锐、深刻和富于真知的文化先觉从何产生?在
13、精神领域里, 高度不会凭空而起,深度加上广度才会产生高度。 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所不同。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 由于它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引领性,它的要求似乎要更高一层。它不是某个人一定具备的,却是知识界应该努力追求的。或者说,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失去这种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 “有知识的人 ”。 对于转型期间的当代中国,文化上充满内在的冲突与活力,问题与希望,文化现象无比纷繁,有待我们去思辨与认知。因此说,文化先觉,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小题 1】下面对 “文化先觉 ”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化
14、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 B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是一种产生于知识分子中境界和状态,这些知识分子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责任。 C文化先觉不一定都体现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体现在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 D文化选觉是一种思想,产生于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观照。 【小题 2】关于 “文化自觉 ”与 “文化选觉 ”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意义,知识分子不一定要有;文化先觉是文化的前瞻性和先觉性,知识分子必须要有。 B文化
15、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的要求比文化自觉更高一层,因为文化先觉还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和引领性。 C文化自觉属于全社会,文化先觉则是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的,失去了文化先觉的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 D文化自觉是每个人都有的,文化先觉则不是每个人一定具备的。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是知识界应该努力追求的。 【小题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应走在全社会自觉的前列,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主动积极地引领文化的走向。 B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判定和验证自己。 C “五四 ”时期的知识分子,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进步和光
16、明的力量,今天的知识分子要以他们为榜样。 D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上既充满活力和希望,也存在冲突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辨与认知。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 “文化先觉 ”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区间,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辨析它们的异同。 A项在文本第三段,原文是这样的 “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 ”选项表述不全面,还应包括 “负面的倾向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7、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 “文化先觉 ”和 “文化自觉 ”的区别。解答此题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区间,将选项与原文进行 比对,辨析它们的异同。 A项前半句在文本的第一段, “不一定要有文化自觉 ”误,原文意思是 “只有自觉还不够 ”; C项在原文的第十段,文化先觉 “是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的 ”误,原文是 “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 ”; “文化自觉属于全社会 ”,也不准确; D项 “文化自觉是每个人都有的 ”,原文无此意,也不符合实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将文章的整个内
18、容和文章的主旨、思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考生答题时,应该在整体感知的 基础上要找到信息所在区间。 C项以偏概全, “五四 时期的知识分子,都 ” 误,原文是 “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约会 美 沃尔特 海多克 还有十几分钟,确切地说是 12分钟 ,他就要与琳达约会了。这是一个很久之前安排好的约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约会。 10月的那个非常特别的日子的 5点钟,无论他们在哪里,他们将高举酒杯,然后干杯。当然,他们并不在一起。 特里清楚地知道他该说什么。他已经排练那段小小的祝酒
19、词一千次了。第一次是在 一片漆黑的运兵车的车厢里,在漫天的星光下。第二次是当他懒洋洋地倚靠在温热的沙丘上,凝视那清澈高远的非洲的天空时。当他在埃特纳火山脚下青翠的西西里山谷中行军时,他也喃喃自语地背诵过。而现在,在这个小得出奇的意大利小村里,他与琳达约会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当他们连队抵达村子的时候,连队得到了解散的命令。士兵们扑向土路两边躺下,抽烟,在温暖的阳光里取暖。特里坐直了,一会儿看看他的腕表,一会儿看看土路对面那家小酒馆。将要说的话开始在脑子里回响: “为了这个短暂的时刻,这个给我们婚姻的第一个美好的年份画上句号的时刻!为 了未来更多幸福的岁月!为了你,琳达,我的漂亮、甜蜜、可爱的娇
20、妻! ” 远处隆隆的炮声猛地将他拽出愉快的幻境,那是炮兵在轰炸希特勒的后卫部队,为他们的前进开道。 还有 7分钟 。他望着那家小酒馆,猜想琳达会在哪里饮下他们周年纪念的那杯酒。她会在很远的第四十八大街上的安德烈餐厅里吗?他们就是在那里定下的这个约会。 当他告诉她,他怀疑自己有可能暂时见不到她时,她没有哭,甚至没有愁容。她轻快、俏皮地笑了笑,用一根细长的手指敲打着她的鸡尾酒杯。 “无论你将在哪里,无论我在哪里,特里, ”她说, “我们约会。在我们的纪念日,就在我们婚礼的那一分钟,我们彼此干杯。 ” 后来,当他该说 “再见 ”并回到兵营时,已经不是那么痛苦了。他们约定好了周年纪念约会,即使他们相隔
21、数万里,也可以相聚片刻。 还有 6分钟 。救护车和卡车开始沿着土路颠簸前行,将伤员从前线的急救站运送回后方战地总医院 时间快到了。特里走到对面的店里,要了一杯葡萄酒,走到酒馆的前面。 步行的伤兵们现在来了。特里攥着酒杯,这时他看见一位少年正在缓慢地走着,一条胳膊搭在一位勤务兵的肩上,袖管上的下士臂章几 乎被血渍遮盖住了,头上潦草地缠着绷带。特里看了一下他的手表。 60秒。一分钟之内,他的双唇将会接触到那杯葡萄酒,在那一瞬,距离将不复存在。他和琳达将会在一起,互相说着他们想说的话。受伤的下士和勤务兵在小酒馆前面迟疑着停下了,就在几英尺外,那少年胳膊缓慢地从勤务兵的脖子上滑下来,无力地跌坐在尘土里
22、。 ” 现在时间到了 。特里举起酒杯,直到他可以嗅到葡萄酒的浓香。那段祝酒词的头几个词儿跳进了他的脑海里: “为了这个短暂的 ” 下面的词儿在他的脑海里僵住了,因为他看见那个摔倒的少年盯着他看 那是双温柔的黑眼睛,带着一 副安宁、期盼的神情。琳达正在等待着。他重新开始: “为了这个短暂的时刻 ” 那少年用手背擦了擦嘴,用舌头舔了舔开裂干渴的嘴唇。他眼下是如此狼狈,但特里知道,他是那些打不垮的男子汉中的一位,是希特勒的 “超人 ”逃窜得跟恶魔一样快的众多原因之一。特里感到酒杯在他的手中颤抖: “来一杯? ” 地上的少年猛地伸出一只肮脏的手来。他抓紧了特里递给他的酒杯,一口气灌下了葡萄酒,紫红色的
23、液体像股股小溪沿着他的嘴角和下巴流淌下来。他咳嗽了几下,然后咧开嘴笑了。 “多谢。味道一流,老兄。 ” 少年和勤务兵沿着路继续他们的征程。特里望 着他们消失在山坡下。 他没有看他的腕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已经错过了与琳达的约会 将近三个星期之后,信来了。马上就要读到她关于那次约会的文字了,这真是太痛苦了。她会讲述那个时刻的情形,他却不在那里。 他走到无人的地方,然后慢慢地拆开信: “关于我们的约会,特里,亲爱的。那天我去了献血站,我以为我有很多时间。可是我的前面排了那么多人,当轮到我时,已经是 5点差 10分了。我正要跳起来跑出去买葡萄酒的时候,刚好有人喊我的名字。 5点整的时候我正坐在献
24、血桌旁。我没能履行我们的承诺,但是我一直在想着你。我是如此爱你 ,特里,亲爱的。你会原谅我吗? ” (选自读者 2013年第 18期,原文有删改) 【小题 1】 概述小说中的两条情节线索及其特点。( 4分) 【小题 2】从全文来看,小说的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文中加点的内容有什么特点?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4分) 【小题 4】这篇小说蕴含着丰富的打动人心的 “正能量 ”,请结合其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一条线索是士兵特里在战场上赶赴 “约会 ”的经历,这是明线,写得详细生动;另一条线索是特里的新婚妻子琳达在家乡赴约的经历,这是暗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济宁市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