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联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 “君子之国 ”。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 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位明星曾带给
2、观众很多快乐,不少 “粉丝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醉酒驾车的行为却 不足为训 。 B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 指日可待 。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 趋之若鹜 。 D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如梦如幻,让人不得不惊叹太自然的 巧夺天工 。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胳膊挖墙脚墨守成规路遥知马力 B骨骼莫须有以逸代劳信誉值千金 C彗星座右铭鸠占雀巢细嚼出滋味 D慧眼吓马威星罗棋布
3、海阔凭鱼跃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佩弦先生 叶圣陶 朱佩弦(自清)先生,于八月十二日去世了。认识他的人都很感伤,不认识他可是读过他的文字,或者仅仅读过他那篇背影的人也必然感到惋惜。 他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 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 “预备 ”的工夫, 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剖析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神色,如果表现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
4、意了,如果有点紧张,眉头皱起,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 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 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 “每事问 ”,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他们,而且与他们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份内的事儿。也很有些教授在这么做,大家也觉得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
5、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论,他历年来关 心着新诗的发展,认明新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一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但是,同样在大学里当教授,以及在中学里当教师的,以及非教师的知识分子,很有说新诗是 “什么东西 ”的,简直认为胡闹。若不是朱先生的识力太幼稚短浅,就该是那些人太不理会时代的脉搏了。 他待人接物极诚恳,和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的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一块儿谈话和玩儿是常事。这也很寻常,所谓教育原不限 于教几本书讲几篇文章。他在大学里也还是
6、如此,学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不答应的。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 “教学相长 ”,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强固的责任感,那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他入殓的当儿在场的学生都哭了。 他作文,作诗,编书极为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的不妥,宁肯特写一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他早期的散文如 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到了写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的时候就不然了,全
7、写口语,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虽然有时候还带一点文言成份,但是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 “白话文 ”。 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个。 “思不出其位 ”,一点一滴的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个完美的人格 。(摘编自中学生一九四八年九月号) 【小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 项是( )( 5分) A朱自清先生去世让许多人感到悲伤,入殓时在场的学生都哭了,说明他是个有广泛影响且受人尊敬的人物。 B谈及对新诗的认识,作者认为朱自清先生的见解有独到之处,而某些人的排斥态度则说明他们不能把握时代脉搏。
8、 C文章列举了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许多作品,意在强调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D文章追忆了朱自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展现了一个向时代、青年学习,与丑恶、暴力斗争的知识分子形象。 E文章写朱自清上课时有时 “满头是汗,连擦不止 ”,有时 “表现舒适愉快 ”,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小题 2】朱自清先生在教学上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3】文章说朱自清先生 “思不出其位 ,一点一滴的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个完美的人格。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朱自清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1】 认真备课,剖析揣摩
9、教材。 注意教授欣赏作品的方法。 虚心向青年学习,实践教学相长。 对学生既平易近人,又严格要求。 【小题 1】 朱自清先生当了一辈子的教师, 从不间断。 毕生尽力的就是国文跟文学。 在教学生涯中,始终坚守本职,扎实工作,虚心学习,一丝不苟。 一个人的人格不一定大处着眼,而可从细微之处加以体察。 一生在平凡工作中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彰显其人格的完美。 【小题 1】 C.“意在强调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有误。 D.“与丑恶、暴力斗争 ”文章没有涉及。 【小题 1】本文介绍了他的教学情况及为人处事,教学上有哪些特点可从三、四、五自然段中筛选。如他的 “预备 ”工夫,他
10、教导学生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他 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注意概括。 【小题 1】最后一段说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也就是说他在这两个本位上尽职尽责,一生虚心做下去,平易近人,不耻下问。所以答题时要结合上一题来分析,总结出他完美的人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信息观 于凤霞 现代社会,信息总量急剧膨胀,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于日益膨胀的信息洪流中,而且,信息获取的手段、渠道也日益便利。 但这么多的信息、这么快速和方便地获取信息,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信 息利用成本显著上
11、升。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创新应用,其作为自媒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中的 “把关人 ”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公众话语权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虚假与不良信息也大行其道,无不挑战着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底线。在这种情况下, 公众利用信息的成本显著上升 。且不说由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直接损失,即便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粗取精,挑选出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与前些年不可同日而语。 能否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提炼为知识,并将其用于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信息利用能力。 信息时代条件下,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甚至有人认为信息利用能力直接决定
12、了个人的成长空间。既要善于迅速捕捉和收集信息,还要学会筛选有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信息,更要有适时地 “拒绝 ”信息的能力。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要牢记信息“是为实现人的目标服务的 ”。 现实世界中,个人言论和行为所能影响的范围是有限的,网络空间中这种影响可能会被无数倍地放大,甚至引发网络群体事件,并反过来影响现实的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信息道德和规范,做一个理性、负责任的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这一点就显得尤其重要。 信息时代,经意与不经意间,人们的隐私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技术革新正在压缩、侵蚀每个人的隐私空间。目前,人们对待信息问题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有不少人很享受把自己的生活公之于
13、众的乐趣,还有很多人为了获得某方面的收益而自愿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公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 (摘编自新华文摘 2011年第 21期) 【小题 1】下列关于 “信息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总量急剧膨胀,对它的利用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B质量参差不齐,与公众话语权得到最大限度 发挥有关。 C可以快速和方便获取并用以指导认识和行动的知识。 D它的发布和传播有时会牵涉到个人隐私和道德、法律。 【小题 2】文章画线句 “公众利用信息的成本显著上升 ”中的 “成本显著上升 ”包括哪些方面?( 3分) 【小题 3】面对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我们应该从
14、哪些方面去应对?请简要概括。(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造成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直接损失 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答出 1点给 1分,答出 2点给 3分) 【小题 1】 要提高信息利用能力。 要培养自我的信息道德和规范。 要树立个人 信息保护意识。 【小题 1】信息不等于知识 【小题 1】 “且不说由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直接损失,即便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粗取精,挑选出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与前些年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内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小题 1】信息时代条件下,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公
15、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整理以上信息,我们发现,人们要学会有效利用信息。培养信息道德和规范。鉴于现在信息意识薄弱,要加强保护意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云水谣 范 婉 这是一段优美的云水谣。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初了。他是画家吴湖帆,她是闺秀潘静淑。他是清朝广东巡抚吴大 乃镒樱 乔宄 蟪寂俗嬉竦闹杜 僖裁挥斜人 歉 诺被 缘牧恕煸斓厣璧囊凰 等恕 br 他的性格与才情,沾染了一些云气的高远与逍遥。她的清丽与温柔,流淌着水一般的娴静与婉约。 潘静淑从小与书画为伴。她的嫁妆中有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与吴湖帆家传的欧阳询碑刻拓本虞恭公碑合而为四,汇于一室,称 “四欧
16、堂 ”。 潘静淑 30岁生日时,她的父亲又将收藏的宋孤本梅花喜 神谱二册作为礼物送给她,吴湖帆遂把画室命名为 “梅景书屋 ”。 吴湖帆与潘静淑的生活,是令人艳羡的。琴瑟和谐。这从他们拥有的十方象牙章中可见一斑,分别为 “吴湖帆印 ”、 “吴潘静淑 ”、 “吴湖帆潘静淑所藏书画精品 ”、 “潘静淑平生心爱之物 ”、 “湖帆静淑金石图书 ”、 “双修阁内史 ”、 “湖帆读画 ”、 “香阵卷温柔 ”、 “吴氏四欧堂家藏书画 ”、 “梅景书屋主人 ”。 她第一次看他作画,想替他磨墨,被他轻轻阻止了。他一向习惯自己磨墨。这样不但能掌握墨汁的浓淡,还能趁磨墨时构思。她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 梅景书屋里终年飘
17、荡着梅花的清 香。时间与人生的幽暗缓慢地在这里展开。蜡烛蹿红。屏风漾金。白色的宣纸平摊在桌上,青花瓷瓶里横斜着几枝铁骨红梅,华丽与惊艳依托清莹的月光,倒映在窗棂上,晃动。没多久,一幅青绿山水春云烟柳完成了。青山葱翠,白云缭绕。沟涧蜿蜒,流水潺潺。一片清新旖旎的春色。 早春时节,他们照例会从上海回故乡苏州,去 “香雪海 ”赏梅。漫山遍野的梅花,千花万蕊,香雪缤纷。烟波迷茫的太湖,云峦闲吟,春水独钓。微风,杨柳,芦苇,桨声,船影。大自然的云水谣。 午后,潘静淑坐在池塘边。庭院一角,红艳艳的蔷薇花热烈地开放着,一只彩蝶停栖 在花瓣上,家里的大白猫懒洋洋地蜷伏在湖石上。她的心不由动了一下,回屋兴致勃勃
18、地作耄耋图。她画白猫,蔷薇,还有蝴蝶,全神贯注。连吴湖帆进屋也没察觉。他笑嘻嘻地从她手中接过笔来,在纸上补上湖石,苔草。 此情此景,吴湖帆记忆犹新。今晚,窗外的月光照亮了那一瞬间。他默默地看着墨迹未干的画卷。烟云笼罩的山石峻岭,远峰一抹直入云中。山谷中漂浮着白云,成排的松杉覆盖着山坡,屋宇掩映在葱翠之中,溪流淙淙,水汽与云雾氤氲一片 他站在云端,吟诵水的歌谣;她坐在水边,默读云的倒影。云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间。云以缥缈 的烟岚招呼,水回应以悠扬的笛声。 他独坐在画桌前,面对刚刚完成的这幅水墨云海奇峰图,沉思。云水微茫的天际,地老天荒的苍凉。 那年夏天,池塘里的红荷开得格外娇嫩多姿。吴湖帆即兴
19、画了一幅扇面凌波出尘图,背后书录潘静淑的浪淘沙词。她看后连声说好,想临摹来着。未料,没几日却染病去世了。睹物思人,黯然神伤。自此,吴湖帆把扇子珍藏在行箧中,从不离身。孤独的扇子,残缺的美。他是一片漂浮的云,无力留住流逝的水。 他一直记得她。这段优美的云水谣,不因她的早逝而稍减其美或感动。她是他的记忆,只是他的记忆被打散 了,一点点,一滴滴,融化在他的一幅幅画里。 (摘编自散文(海外版) 2009年第 04期) 【小题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新婚燕尔、回乡赏梅、池边作画和睹物思人等片段,表现吴潘两人琴瑟和谐的一生。 B第 段写到
20、“吴湖帆与潘静淑的生活,是令人艳羡的 ”,他们令人艳羡的不是物质上的奢华,而是精神上的高雅。 C第 段用 “千花万蕊,香雪缤纷 ”“云峦闲吟,春水独钓 ”描写故乡风物,形象传神,且用词典雅,句式工整。 D第 段写吴湖帆 “笑嘻嘻地从她手 中接过笔来,在纸上补上湖石,苔草 ”,表现吴潘两人幸福和谐的生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E文章描写江南的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清丽雅致,富有诗意,这与吴潘两人艰辛的艺术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题 2】吴湖帆为什么把画室命名为 “梅景书屋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小题 3】这篇小说以 “云水谣 ”为题,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安溪 一中 中学 下期 期末 联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