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九年级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英国, 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 l 3,1831年占 1 4, 1851年降至 l/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人口结构。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转入工业生产,然后,相当多的劳动力又因机器的使用而从直接生产中被排挤出
2、来,为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即工业革命导致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等)、第二产业(工业)的人口下降,第三产业则兴起。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蒸汽时代 ”的到来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 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 1876年,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进行了维新改革,主要包含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三部分,其中的文明开化的核心是吸收和接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
3、思想,摒弃日本传统思想中不合时宜的方面。实际上使原来仅限于少数开明地主(维新派武士)中传播的思想启蒙主张向日本的普通民众开放,促进了整个日本民族近现代资本主义思想和市民意识的觉醒和传播,为紧接而来的大规模的工业、经济、政治改革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为此,明治天皇不惜亲身实践,起带头示范作用,如参加新的铁路开通仪式、剪辫子、穿西服等。 考点:人教新课 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凡尔登战役 萨拉热窝事件 美国参战 德国投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按历史时间
4、先后排列顺序。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是 1916年初,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萨拉热窝事件于 1914年发生,是一战的导火线,故应排在首位;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德国于 1918年 11月投降, 一战结束。故为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 ”与 “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随着第
5、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帝国主义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变的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他们因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逐渐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ABC都是其表现,而 D才能作为实质。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小明同学对所学的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进行 了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改变社会性质而且取得了成功的改革 明治维新、俄国 1861年改革 B
6、不改变社会性质而且取得成功的改革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 C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改革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改革不当而导致国家分裂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19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俄国进行 1861年改革,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了局面调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也是如此,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国家的危难做出的自强御辱改革。只有 D中
7、的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导致苏联国家分裂,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当而导致国家分裂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下列对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参与签定 B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日本在华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 D体现了美国对华的政策精神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在九国公约中,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的原则,表面上是尊
8、重中国,但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面,使中国恢复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 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凡尔赛
9、 -华盛顿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定程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创设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也有众多的危害: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遭受宰割而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
10、矛盾重重。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必然 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第三,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中国 “五四 ”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有力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所以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不朽的文学作品,也因此得到了后世的尊敬,下面这些尊称中哪一项不是他的?( ) A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B心理描写大师 C天才的艺
11、术家 D俄国革命的镜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列夫托尔斯泰 1910年 11月 20日逝世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是俄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曾言: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列宁称列夫 托尔斯泰是 “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
12、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 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他也是一名心理学描写大师。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世界的文化杰作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欧仁 鲍特埃的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 )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工业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革命。 181年,巴黎工人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 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 鲍特埃创
13、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欧仁 鲍特埃的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丘吉尔曾说过: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统治苏联时期形成
14、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对苏联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二战为界可分为三个阶段。二战前:在国际环境非常恶虐的情况下保证了苏联的政局稳定、重工业高速发展,迅速成为工业强国。苏联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中:苏联是欧洲战场抗击德军的主力,以斯大林为首的最高统帅部,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共歼灭德军 1000万,维护了自己的生存。二战后:遭受重创的苏联被西方舆论断言 “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 ”,但在斯大林领导下,经过短短五年,它便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
15、济的巨大成就,拥有了震慑美国的核武器。即使解体后,前苏联的雄厚军力使俄罗斯至今稳坐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交椅,在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也俄罗斯多有受益,这些影响还将长久延续。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 良主义的办法,就是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 “改良主义的办法 ”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
16、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了, 1921年,在列宁的带领下,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 容有:在农业方面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在工业方面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部分国家无力经营的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在流
17、通方面 ,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其实质是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不包括( ) A侧重在重工业领域 B工厂制度的建立 C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与第一次相比,侧重在重工业领域;以美德为中心,同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多点开花;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则是最先想英国
18、爆发,从轻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开始,由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得机器得以普及开来,所以工厂的布局不在受到限制,结果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新兴的工业城市兴起了。所以 B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入 “电气时代 ”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 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个人自由 权利平等 联邦共和 主权在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启蒙思想。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在启蒙运动中极富影响。他们认为,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
19、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生命和自由权利,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把裁决是非、惩处犯罪等权力交给国家,以保障财产等自然权利。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材料中就 体现了个人自由、权利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而联邦共和的思想则没有体现。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 18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 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 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 8%和 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
20、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结束于 19世纪 40年代。 1820年正处于工业革命结束前,这时的中国仍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由于传统的手工业仍占据重要的地位,还没有被打开国门,没有被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大的冲击,所以从直接数据看中国占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 9%,远远大于西欧各国的和再加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说明这时候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ABC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蒸汽时代 ”的到来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
21、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 展资本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19 世纪中期,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重点是废除了农奴制, “解放 ”了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准备了条件。但改革完俄国仍处于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而几乎同时,日本则进行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也是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通过向欧美学习,改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两国改革并没有优先进行经济改革;俄国没有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日本 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22、但俄国的资本主义早就在发展中。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 .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A 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在 1918 1920 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
23、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 1918年开始实施,以余粮收集制为主的,取消商品的自由贸易,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按劳分配制,通过该政策的推行,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全线战场的需要,就红军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奠定了基础,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法国与英美在巴黎和会上的矛盾集中在( ) A远东与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之争 B海军军备竞赛之争 C国联控制权即世界霸权之争 D对德国的处置之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 1919年,第一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 西安市 远东 一中 九年级 12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