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送电线路(一)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送电线路(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送电线路(一)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送电线路(一)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 lilist-style-typ(总题数:58,分数:58.00)1.送电线路地线截面选择时,还应校验U /U。 A.短路时热稳定; B.防雷要求; C.雷电冲击电流时热稳定; D.防腐蚀要求。(分数:1.00)A.B.C.D.2.送电线路最常用的导线是U /U。 A.铝绞线; B.钢芯铝绞线; C.铝包钢芯铝绞线; D.铝合金绞线。(分数:1.00)A.B.C.D.3.为防止覆冰或脱冰时,导地线间发生闪络,500kV 线路在 10mm冰区,地线对边导线的水平偏移应不小于U /U。 A.1.5m; B.1.75m;
2、C.2.0m; D.2.25m。(分数:1.00)A.B.C.D.4.干扰影响计算应符合以下U /U规定。 A.对有金属外皮或埋设地下的无金属外皮电信电缆不应考虑静电干扰影响而应考虑磁干扰影响; B.对传输频分复用(FDM)或时分复用(TDM)的电信线应计算干扰影响; C.对有金属外皮或埋设地下的无金属外皮电信电缆应考虑静电干扰影响而不应考虑磁干扰影响; D.对传输音频信号的用户线不应计算干扰影响。(分数:1.00)A.B.C.D.5.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500kV 线路不应低于U /U。 A.25m/s; B.30m/s; C.35m/s; D.40m/s。(分数:1.00)A.B.C.
3、D.6.钢绞线的钢丝镀锌层级别分为 A级特厚,B 级厚,C 级薄。送电线路一般选用U /U。 A.A级; B.B级; C.C级; D.A级和 C级。(分数:1.00)A.B.C.D.7.当负荷特别大或重要的交叉跨越,常会使用双联或多联绝缘子并联的组串方式,这时还应校验其中一联断裂后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U /U。 A1.5;B1.75; C2; D2.25。(分数:1.00)A.B.C.D.8.由于分裂导线和间隔棒组成的导线系统其自阻尼性能加强,且导线周围的平稳气流被改变,故分裂导线的微风振动远小于单导线。规程规定采用阻尼间隔棒的 4分裂导线,档距小于U /U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 A.4
4、00m; B.450m; C.500m; D.550m。(分数:1.00)A.B.C.D.9.为防止覆冰或脱冰时,导地线间发生闪络,330kV 线路在 15mm冰区,地线对边导线的水平偏移应不小于U /U。 A.1.0m; B.1.5m; C.2.0m; D.2.5m。(分数:1.00)A.B.C.D.10.送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林区主要树种高度的 2倍。但若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 2m,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对 220kV线路不小于U/U时,在不妨碍架线施工和运行检修的前提下,可不砍伐通道。 A.3m; B.4.5m; C.5m;
5、 D.6m。(分数:1.00)A.B.C.D.11.悬链线方程为 (分数:1.00)A.B.C.D.12.计算单回单导线送电线路的正序电抗(/km)公式是U /U。式中 dm三相导线间的几何平均距离,m;rm导线几何平均半径,m;f系统频率,Hz。(分数:1.00)A.B.C.D.13.由于耐张转角塔较直线塔消耗钢材多,工程中也可设计一种悬垂转角塔用于转角较小的情况,但对于330kV以下的线路,其转角度数不宜大于U /U。 A.5; B.7.5; C.10; D.12.5。(分数:1.00)A.B.C.D.14.架空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应为U /U。 A.2.75; B.3; C.3.25; D
6、.大于导线。(分数:1.00)A.B.C.D.15.绝缘子串的等值电路为每片绝缘子的自电容串联和片间金属件对塔身(地)电容并联构成,致使电容电流在每片间分流,带电侧电压分布远高于接地侧,在绝缘子串很长时,在带电端应安装均压环,以均衡带电端绝缘子串的过高电压,并防止电晕,规程要求U /U电压等级及以上线路的绝缘子串应安装均压环。 A.110kV; B.220kV; C.330kV; D.500kV。(分数:1.00)A.B.C.D.16.按防雷要求,500kV 铁塔线路,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采用U /U。 A.05; B.510; C.1015; D.1520。(分数:1.00)A.B.C.D
7、.17.在海拔高度超过 1000m地区,操作过电压及工作电压的间隙,当海拔高度从 1000m算起每增加 100m,间隙增加U /U。 A.0.5%; B.1%; C.1.5%; D.2%。(分数:1.00)A.B.C.D.18.220kV/330kV送电线路跨越公路(高速及 14 级公路)导线至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为U /U。 A.7m/8m; B.8m/9m; C.9m/10m; D.10m/11m。(分数:1.00)A.B.C.D.19.重冰区导线的排列方式应采用U /U。 A.三角排列; B.水平排列; C.垂直排列; D.均可,但加大线距。(分数:1.00)A.B.C.D.20.中性点不
8、直接接地系统的送电线路的干扰计算应符合以下U /U项规定。 A.考虑多条送电线路的合成干扰影响; B.对音频双线电话的干扰影响应按送电线路正常运行状态计算,同时应考虑送电线路基波和谐波电压的感应影响; C.对音频双线电话的干扰影响应按送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状态计算,同时应考虑送电线路基波和谐波电压的感应影响; D.对线一地电报回路的干扰影响应按送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状态计算,同时应考虑送电线路基波电流、电压的感应影响。(分数:1.00)A.B.C.D.21.非开阔地区 500m以下档距,导地线平均运行应力小于拉断应力的U /U,可不加装防振措施。 A18%; B20%; C23%;D25%
9、。(分数:1.00)A.B.C.D.22.电线以杆塔为支撑悬挂于空间,其弧线几何形状的精确表达式为U /U。 A.抛物线; B.斜抛物线; C.悬链线; D.双曲线。(分数:1.00)A.B.C.D.23.500kV送电线路跨越通航河流,导线至五年一遇洪水位/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的最小距离为U /U。 A.6m/3m; B.7m/4m; C.8m/5m; D.9.5m/6m。(分数:1.00)A.B.C.D.24.送电线路输送容量确定后,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每相导线截面的公式为U /U。式中 S导线截面,mm 2;P线路输送三相有功功率,MW;UN线路额定线电压,kV;功率因数角,();J经
10、济电流密度,A/mm 2。(分数:1.00)A.B.C.D.25.为防止覆冰或脱冰时,导地线间发生闪络,220kV 线路在 15mm冰区,地线对边导线的水平偏移应不小于U /U。 A.0.5m; B.1.0m; C.1.5m; D.2.0m。(分数:1.00)A.B.C.D.26.如果纵电动势和对地电压超过规定的容许值时,可考虑采取经济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之不超过容许值,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电信线路方面,下列U /U项不是危险影响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 A.加大电信线路和送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迁移电信线路; B.音频改载波; C.明线改电缆; D.加装放电器。(分数:1.00)A.B.C.D.
11、27.导线拉断力与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比为导线设计安全系数,其值应不小于U /U。 A.2; B.2.25; C.2.5; D.3。(分数:1.00)A.B.C.D.28.确定最大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 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采用极值 I型分布作频率模型。500kV 线路统计风速的高度定为U /U。 A.20m; B.25m; C.30m; D.35m。(分数:1.00)A.B.C.D.29.计算单回送电线路正多边形 n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km)公式是U /U。式中 Dm三相导线间的几何平均距离,m;Rm分裂导线的等价半径,m;S裂间距,m;ro导线半径,m。(分
12、数:1.00)A.B.C.D.30.送电线路用镀锌钢绞线作地线时,其截面的选择原则主要是按照U /U。 A.防雷要求; B.雷电冲击电流的热稳定; C.与导线的型号规格配合; D.导地线间垂直距离要求。(分数:1.00)A.B.C.D.31.导线排列方式改变时,导线在档距中间最小距离应满足最小净空距离的规定,如 220kV线路应大于U/U。 A.33.5m; B.3.54m; C.44.5m; D.4.55m。(分数:1.00)A.B.C.D.32.直线型杆塔地线的断线情况为无冰、无风,任一根地线有不平衡张力,其值取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自立式铁塔为U /U。 A30%; B40%; C50%
13、;D60%。(分数:1.00)A.B.C.D.33.对于无远距离供电的电缆线路,电缆芯线上的纵电动势允许值为下列U /U组数值(电缆直流试验电压 UZS电缆交流试验电压 UJS)。 A.0.6UZS,0.85U JS; B.0.85UZS,0.6U JS; C.0.85UZS,0.85U JS; D.0.6UZS,0.6U JS。(分数:1.00)A.B.C.D.34.悬垂绝缘子串下悬挂连续的导线,导线的张力自身平衡。故绝缘子串只承受导线的垂直重量和风荷载,但当一档中导线断线时,杆塔将承受断线后的导线残余张力。为防止事故扩大,在断线情况下,悬垂绝缘子串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U /U。 A1.5;
14、B1.8; C2.0;D2.5。(分数:1.00)A.B.C.D.35.当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感应产生的噪声计电动势或干扰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用防护措施,以满足允许值的要求,下列U /U项不是电信线路方面可选用的措施。 A.加装放电器; B.明线改电缆; C.改进电信线路路径; D.有线通信改无线通信。(分数:1.00)A.B.C.D.36.500kV送电线路跨越公路(高速及 14 级公路),导线至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为U /U。 A.12m; B.13m; C.14m; D.15m。(分数:1.00)A.B.C.D.37.钢绞线的弹性系数 E,在计算中采
15、用U /U。 A.181400MPa; B.185000MPa; C.187000MPa; D.199000MPa。(分数:1.00)A.B.C.D.38.距 500kV送电线边导线投影外 20m处,在无雨、无风、无雾天气,频率 0.5MHz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为U /U。 A.53dB; B.55dB; C.58dB; D.62dB。(分数:1.00)A.B.C.D.39.送电线路跨越标准轨铁路、高速及一级公路,跨越档距大于 200m时,应按U /U计算导线最大弧垂以校验净空距离。 A.60; B.70; C.80; D.90。(分数:1.00)A.B.C.D.40.由于导线在悬挂点的张力大于导
16、线最低点的张力,故导线在悬挂点的张力应予校验。导线悬挂点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U /U。 A.2; B.2.25; C.2.5; D.3。(分数:1.00)A.B.C.D.41.某水平排列单回路双地线耐张铁塔,导地线挂线点间垂直距离为 2m,按防雷要求两地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U /U。 A.8m; B.10m; C.12m; D.14m。(分数:1.00)A.B.C.D.42.按防雷要求,220kV 双地线铁塔线路,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用U /U。 A.10左右; B.15左右; C.20左右; D.25左右。(分数:1.00)A.B.C.D.43.单导线送电线路的耐张段长度(km)一般不宜大
17、于U /U。 A.5; B.10; C.15; D.20。(分数:1.00)A.B.C.D.44.海拔 1000m以下的 110kV送电线路,在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作电压的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对杆塔的最小间隙(m)为U /U。 A.1.0/0.7/0.25; B.1.1/0.8/0.3; C.1.2/0.9/0.35; D.1.3/1.0/0.4。(分数:1.00)A.B.C.D.45.送电线路跨越一级/二级弱电线路时,交叉角度应不小于U /U。 A.40/25; B.45/30; C.50/35; D.55/40。(分数:1.00)A.B.C.D.46.计算输电线路对邻近电信线路感应产
18、生的磁危险影响,应考虑U /U年电力系统发展的规划容量。 A35; B68; C47;D510。(分数:1.00)A.B.C.D.47.按容许发热条件的持续极限输送功率计算公式为U /U。式中 Wmax极限输送三相有功功率,kW;UN线路额定线电压,kV;Imax导线容许发热电流,A;功率因数角,()。AW max=UNImax; BW max= (分数:1.00)A.B.C.D.48.绝缘子串的连接金具,在最大使用负荷下的安全系数不小于U /U。 A.2; B.2.25; C.2.5; D.2.75。(分数:1.00)A.B.C.D.49.送电线路用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约为 0.91.6
19、5A/mm 2,其取值决定于U /U。 A.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B.线路重要性; C.线路输电距离; D.线路可靠性要求。(分数:1.00)A.B.C.D.50.在三相对称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力线一相短路接地故障,以及交流电气铁道接触网和其他不对称电力线正常运行状态下,人体碰触邻近通信导线时,由容性耦合引起的流经人体的电流允许值为U /U。 A.10mA; B.12mA; C.18mA; D.15mA。(分数:1.00)A.B.C.D.51.送电线路最常用的悬垂线夹为U /U。 A.固定线夹; B.释放线夹; C.滑动线夹; D.滑轮线夹。(分数:1.00)A.B.C.D.52.中性点不直接
20、接地的送电线路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其危险影响计算应符合以下U /U项规定。 A.因故障电流极小,不计危险影响; B.应计算送电线路在对地绝缘的电信线上因容性耦合引起人体电流产生的危险影响; C.应计算电信线路的磁危险影响; D.应计算电信线路上磁感应人体电流产生的危险影响。(分数:1.00)A.B.C.D.53.为方便带电作业,在气温 15,风速 10m/s的风偏条件下,在操作人员要停留工作部位,考虑3050cm 人体活动范围后,500kV 线路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的间隙(m)不小于U /U。 A3.0; B3.2; C3.4;D3.6。(分数:1.00)A.B.C.D.54.对电信明线线路
21、由于磁感应引起的磁感应电压允许值,当强电线路为高可靠输电线时,通信导线上的纵电动势允许值为U /U。 A.430V; B.650V; C.1000V; D.1500V。(分数:1.00)A.B.C.D.55.山区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应按附近平原地区的统计值提高U /U。 A5%; B10%;C15%; D20%。(分数:1.00)A.B.C.D.56.送电线路选用导线截面所依据的输送容量为设计年的U /U。 A.年末最大负荷; B.正常运行方式下,经常重复出现的最大负荷; C.夏季最大负荷; D.系统检修或故障后最大负荷。(分数:1.00)A.B.C.D.57.220kV送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送电 线路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