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如皋市如皋教育集团九年级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如皋市如皋教育集团九年级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如皋市如皋教育集团九年级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如皋市如皋教育集团九年级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做法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要求不相符合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车等 “低碳 ”出行方式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C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 D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等 “低碳 ”出行,减少了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生物柴油减少了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题意; D、农业上采用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谁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符合题
2、意,而 C选项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可解决现实问题但会造成污染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故 C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 “低碳 ”生活,节约水资源及防治水资源的措施;造成水污染的的方式 . 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 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 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 在压强为1.01105Pa和 0 时其体积为 22.4升。据此可知, 32克二 氧化硫的分子数为 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个,在压强为 1.01105Pa和 0 时其体积为 升。 答案: 3.011023 , 6.021023 , 11.2 。 试题分析:有题干叙述可知 64二氧化硫
3、中含有, 6.021023个分子,在压强为1.01105Pa和 0 时其体积为 22.4升。据此可知, 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3.011023个;因为 1分子的二氧化硫中含有 2个氧原子,所以含有氧原子数为6.021023个,在压强为 1.01105Pa和 0 时其体积为 11.2升。 考点:气体的质量与所含微粒的 个数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_ _ (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_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 G装
4、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_端(填 a或b)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 3)实验室用 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_ 。 ( 4)选用 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 “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 ”,小亮是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 ”,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小明或小亮) 的操作更好。 实验反思 (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为了分离、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过 滤操作
5、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 (选填 “甲 ”或 “乙 ”)甲: ABC 乙: ABD (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 。 答案:( 1) 长颈漏斗 集气瓶 ( 2) AD ,密度比空气略小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复燃 , a ,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 3)控制反应速率 .( 4)小亮 实验反思 ( 1) 剩余的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产生的 , 甲 . ( 2) 不要用手接触药品 试题分析:根据学
6、习的化学反应仪器知识可知( 1)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集气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气体属于固固加热型反应装置,所以选择;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密度比空气的大小和是否溶于水,同时注意题干叙述一定要用排空气法,因为排水集气法通入水中会混有水蒸气故选择;选择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要证明氧气已集满的可利用氧气具有助燃性,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证明已满;若用 G装 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要把水排出这就要求气体进入以后形成一定的气压,所以要从端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用 F装置制
7、取氧气因为装置运用了注射器可以控制药品的加入速率,所以选择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选用 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 “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 ”,小亮是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 ”,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一接触就发生反应起催化作用直至反应完全,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以防止药品接触面较大而反应剧烈; 依据 实验反思 中的叙述(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原因是没有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中含有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于水导致的;为了分离、回收反应残留物中
8、的黑色粉末状固体,需对混合物溶 液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步骤是 ABC 这样可形成漏斗形状以便过滤,故选择甲;(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所以在做实验时不要用手接触药品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验满收集和反应装置的评价、过滤器的制作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 量比为 13: 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
9、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图可知,乙物质是氧气,甲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 A的叙述是正确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H2O,选项 C是正确的;因为反应前氧元素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 0,反应后以化合物水的形式存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所以 D选项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是正确的;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7: 40所以 B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氧化反应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 的应用、化合价的判断及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计算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
10、中拿出导管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21%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从水中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所以选项中含 是错误的排除 A 选项;因为 BCD 中都含有 不能排除任何选项,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所以排除含 B选项;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排除含 的 C选项,故答案:选择 D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
1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猕猴桃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 C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g C维生素 C是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 C中各元素质量比 C:H:O=3: 4: 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化学式种元素符号的种类可确定元素的种类, A选项维生素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上是对的; B选项中维生素 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不是 176g,所以是错误的;一个维生素 C是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6
12、个氧原子构成,故 C选项也是错误的;维生素 C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C:H:O=3: 4: 3不是质量比,故 D选项也是错误的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 H2何时收集满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
13、空气污染,而题中的叙述为吸收热量是错误的,故答案:选择 A;根据压强的改变,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O2体积是正确的; B选项是正确的; C选项中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是正确的; D选项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 H2何时收集满也是正确的 . 考点:木炭、铁、磷在空气中燃烧及有关容器中水的作用和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已知 CaO、 CuO、 SO2、 CO2等属于氧化物; NH3、 CH4、 HF、 NaH、 KH 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如皋市 如皋 教育 集团 九年级 期中 调研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