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建湖县实验初中九年级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建湖县实验初中九年级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建湖县实验初中九年级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建湖县实验初中九年级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 “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答案: D 14-16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巨变,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是 ( ) A文艺复兴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题目考查 “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 ”,应从经济基础方面考虑, B符合题意; A、 C是巨大变化的反映,不是原因; D项资本主义制度
2、确立于 17世纪,时间不符。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 “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 ”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 “废藩置县 ” B发展近代工业 C “文明开化 ” D引进西方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从 “明治政府推行 ”可判断为明治维新时期的措施, A、 B、 C、 D四项均为明治维新时实施的,福津谕吉的话反映的是主张国家要独立,必须努力发展教育, C项符合发展教育这一思想。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 日本的历史转折 明治维新 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3、)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 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相关知识,从连线看 A项的1689 英国 拿破仑法典,此连线明显错误, 1689年英国颁布的应为权利法案,拿破仑法典为 1804年法国颁布的,其他三项连线均正确。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 “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 目 项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A.资本主
4、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从时间“1870年 ”“1919年 ”可判断是两次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对比,材料中的数据:英法下降,美德上升,这主要是因为美德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快速发展,C项正确; A、 B两项均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排除; D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是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 C战争 发
5、生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战争是由德奥首先挑起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战争的性质主要是由其目的决定的, B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正确; A、 C、 D都是一战时的情况,但不能作为决定战争性质的 “主要依据 ”。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 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 “ 科学革命 ”,两个副标题是 “宇宙新理论 ”、 “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 “科学革命 ”意义的理论是( )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科学相关知识, A项为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所提,时间
6、不符; D项经典力学为牛顿所创,与题中 “牛顿观念的破产 ”不符;B项没有达到科学革命的程度; C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方法研究的是( ) A五四运动当事人 B一战中的法国老兵 C美苏冷战 的较量 D九国公约的内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学习方法相关知识,要求选择最适合口述史方法研究的对象,从时间上即可排除, C项为 20世纪 40年代的事,时
7、间最接近“今天 ”,归容易找到口述的对象,选 C; A项为 1919年; B项为 1914年开始; D项为 1922年签订。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最有可能讲这番话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相关问题,题目中领导人的话是要抛弃新经济政策, B项斯大林符合题意; A项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 C、 D两人在斯大林之后,新经济政策已不存在,排除。 考点:
8、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一超 ”与 “多强 ”并存的局面。 “多强 ”的存在和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彼此规范,展开新的竞争 B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发展 C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安宁 D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 A、 C、 D三项说法本身错误; B项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发展是 “多强 ”的主要影响。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多极代趋势 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于 2013年 12月 7日上午在印度
9、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 “巴厘一揽子协定 ”,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从协定内容可以看出世贸组织 ( ) 致力 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根除了大小国家之间贸易纷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贸组织相关知识,世贸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岐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结合题干可知, 符合题意, 项说法错误,世贸组织不可能根除大小国家之间的贸易纷争。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经
10、济的全球化 世贸组织 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经过 30余年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机 4G时代,实现了手机通话到手机视频的飞跃。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答案: C 2014年 3月 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记者问时说: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 2014不是1914, 2014更不是 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下列对于 1914和 1894的相
11、关历史解读正确的有( )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邓世昌以身殉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1894和 1914年中国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和 1914年中国政坛的实际掌权人分别是慈禧太后和孙中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社会状况, 项说法都正确, 1914年中国政坛的实际掌权人是孙中山表述错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 1912年将政权交给袁世凯,此后袁世凯为实际掌权者。答案:为 D项。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某同学在探究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时收集了以下四幅图。图
12、片集中反映了( ) A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 C只有积极参加国际合作,才能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D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相关知识,图片反映了几个重要阶段的外交成就, A、 C、 D三项虽然本身说法正确,但都不能全面的反映图片所表达的信息, B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最为准确。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事业的发展 2013年 3月,右图文物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古墓出土,距今已有2300多年。它可以见证 ( ) A战国的刀光剑影 B魏晋的舞榭
13、风流 C商朝的血雨腥风 D隋唐的鼓角争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明相关知识,从时间距今 2300多年推算大概是公元前 280多年,时间为战国时期,再结合文物为一把剑可知 A项表述正确; B、 C、 D时间上都不符合,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秦朝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全国的相关知识,从图片秦半两钱和秦衡可判断 选项正确;从南郡侯印可判断 项错误,秦朝在地方推行
14、郡县制,分封制为西周所创;从皇帝印玺及几张图片上的文字可判断 项正确,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 级上册 秦王扫六合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下列都是结束分裂、重新实现国家统一的封建王朝,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隋朝 -元朝 -西晋 -秦朝 B西晋 -秦朝 -隋朝 -元朝 C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D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全对历史朝代的记忆,秦朝统一于公元前 221年;西晋 280年统一;隋朝 589年统一;元朝统一于 1276年;依次排列, C项排列正确。 考点:对历史朝代的记忆 马航事件失联以来,我国海军舰船和飞机利用卫星
15、定位系统( GPS)一直奔赴于相关海域搜寻飞机疑似踪迹。舰船在海上航行用罗盘针指向,始于( ) A战国 B北宋 C唐朝 D南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指南针的相关内容;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符合题意的为 B项。战国和唐朝在北宋之前,指南针还未出现, A、 C排除;南宋在北宋之后, D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 灿烂的宋元文化 指南针的应用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 A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本题考查中国人为民族自救所采取的措施,从 “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 ”可直接排除 A、 B、 C三项, A项把皇帝拉下马是辛亥时期的口号; B项为鸦片战争后的口号; D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无产阶级提出的口号; C项是当时维新派提出的变法改良的救国道路,正确。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 A建立了中华民国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 帝制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相关知识;材料意为 “以后还有敢自称为帝建立帝制的人,天下人一起反抗他 ”,这充分说时了辛亥
17、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项正确; A、 C、 D都是辛亥革命的结果,与题意不符。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1-1935年应该是(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14: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阶段事件,根据时间判断 B项符合题意;五四风雷是 1919年,抗日烽火开始于 1937年
18、, A项错误;国共对峙到走向抗战是 19271937 年, B项错误;星星之火到力挽狂澜为 19271935 年。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国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 “从南京到南京 ”,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是 “从北京到北京 ”。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 “南京 ”和后一个“北京 ”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C解放军攻占南京新中国的成立 D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主革命相关知识,民主革命 “从南京到南京 ”是指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到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 建湖县 实验 初中 九年级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