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中,用伏特作为单位的是 A电流 B电功 C电压 D电阻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国际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A),电功的单位是焦耳( J),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V),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故选 C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D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答案: AB 试题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同时向
2、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故 A正确;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故B正确;电流做的功叫做电功,电流做功的实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 C 错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四个因素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故 D错误故选 AB 考点:电流的形成;电压;电功;电功率;电阻 关于电磁现象,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答案: ABC 试题
3、分析:电动机工作时需要消耗电能,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故 A正确;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故 B正确;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 C正确;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在铁芯和电流大小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在铁芯和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 性越强;在电流和匝数一定时,有铁芯时,电磁铁磁性越强,故 D错误;故选 ABC 考点: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地磁场;电磁铁 把标有 “PZ220 40 ” 和 “PZ220 100 ”的甲、乙两盏灯串联接在 220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
4、灯消耗的电功率大于 40 B甲灯能正常发光 C两盏灯的总功率小于 40 D乙灯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 11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0.13A,则乙灯泡的实际功率: ( 0.13A) 2484=8.18W 40W,故 A错误;串联分压,甲灯两端电压小于 220V,甲灯不能正常发光,故 B错误;两盏灯的总功率: P=UI=220V0.13A=28.6W 40W,故 C正确;乙灯两端的实际电压:U 乙实 =IR乙 =0.13A484=62.92V 110V,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际功率;欧姆
5、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保持不变, R1为定值电阻, 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 B R1两端电压逐渐变大 C R2两端电压逐渐变小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逐渐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 R1和滑动变阻器 R2串联,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据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I变小,故 A正确; R1两端电压 ,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1=I变小,
6、故 R1两端电压逐渐变小,故 B错误;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R2两端电压逐 U2 =U-U1, U不变, U1渐变小,故 U2变大,故 C错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 U不变, I变小,故 P变小,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关于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每一个并联的电阻 B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每个支路的电流 C并联电路中,干路两端的电压等于每个支路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的支路越多,等效电阻越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阻的并联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
7、都小,且并联电路的支路越多,等效电阻越小,故 A、 D错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 B错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故 C正确故选 C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特点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R1和 R2,把它们串联在一个电压恒定为 16V的电源上时, R1两端的电压 U1 4V,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1和 R2两端电压之比为 4:1 B通过 R1和 R2的电流之比为 3:1 C R1和 R2消耗 的电功率之比为 1:3 D R1和 R2的阻值之比为 1:4 答案: C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串联电路
8、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2两端电压 U2=U-U1=16V-4V=12V 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故 A错误;通过 R1和 R2的电流之比:I1 I2=1 1,故 B错误; R1和 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故 C 正确;R1和 R2的阻值之比: ,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 “跳闸 ”是发生短路造成的 B有人触电时,首先要采用的方法是切断电源 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接地 D用试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导致空气开关 “跳闸 ”的原因有:( 1)电路中发生短路故障;( 2)电
9、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造成干路电流过大故 A判断不正确但符合题意;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故 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在使用时金属外壳都要接地,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地线把人体短路,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故 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测电笔的用途是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 线的,故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安全用电;触电急救;测电笔的使用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箱里冷冻室的内侧结霜是升华现象 B在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C冬季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夏天,草叶上出现露水是液化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
10、、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冰箱里冷冻室的内侧结霜是冰箱内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A错误;在春天,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 B错误;冬季河水结冰是由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发生的是凝固现象,故 C错误;夏天,草叶上出现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态变化现象 关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B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一定增大
11、 C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小 D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粗细相同的铜导线,越长的电阻越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四个因素有关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在材料、长度一定,导线越粗,电阻越小;在导体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材料不同,电阻不同要得到电阻和导线长度的关系 ,就要控制材料、横截面积一定, A选项没有说明材料和横截面积是否相同,故无法判定电阻的变化,故 A错误;电阻的大小与电阻丝的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灯丝;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 B是错误;要得
12、到电阻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长度一定,C选项没有说明材料和长度是否相同,故无法判定电阻的变化,故 C错误;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粗细相同的铜导线,越长的电阻越大,故 D 正确故选 D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以下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铜丝 B橡胶棒 C塑 料尺 D橡皮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橡胶棒、塑料尺、橡皮是绝缘体,铜丝是导体故选 A 考点:绝缘体;导体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冰箱 B电炉子 C电风扇
13、D电脑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分析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根据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逐一分析做出选择电冰箱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故 A不符合题意;电炉子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子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 B符合题意;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故 C不符合题意;电脑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热效应工作的,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
14、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以水面为平面镜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故 A选项不符合题意;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将筷子斜插入水中时,水面下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这是由于筷子水下的部分反射出的光线到达水面时,要发生折射而造成的,故 C选项符合题意;地上的树影 是影子,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树,在树的下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下列措施中
15、,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答案: B 试题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地膜覆盖农田减小了蒸发面积,控制了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变慢,故 A选项不符合题意;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增大了蒸发面积,可使蒸发变快,故 B选项符合题意;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减小了蒸发面积,可使蒸发变慢,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后减小了蒸发面积,同时控制了空气流动,
16、可使蒸发变慢,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 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图中所示的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只灯泡属于并联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元件顺次连接的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是指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选项 A、 B、 D中灯泡 L1、 L2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经过 L1的电流也经过 L2,故 A、 B、 D中两只灯泡属于串联,不符合题意;选项 C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分别流经 L1、 L2,然后汇合经过开关 S回到电源负极,电流有两 条路径, L1、
17、 L2可以单独工作,故为并联故选 C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关于电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36V 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3V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 V D标有 “PZ220-40”字样灯泡正常工作电压是 40V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对常见电压的掌握分析答题不高于 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因此安全电压并不限于 36V,故 A错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故 B错误;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V,故 C正确; “PZ220-40”中 P表示普通, Z表示照明, 220表示额定电压 220V, 40表示额定电功率 40W,故 D错误故选C 考点:
18、常见的电压值 双选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 “电磁感应现象 ”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若使导线 AB水平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 _。(选填: “偏转 ”或 “不偏转 ”) 答案:偏转 试题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电磁感应现象如果运动方向不切割磁感线,是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由图可知,蹄形磁体的上边是 N极,下边是 S极,其间的磁场方向是从上到下,如果使导线 AB水平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偏转故答案:为:偏转 考点:电磁感应 某电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 40kg的水,通电后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 15 升高到 65 ,这些水吸
19、收的热量是 _J。 =4.2103J/(kg ) 答案: .4106 试题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变化,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4.2103J/( kg ) 40kg( 65 -15 ) =8.4106J故答案:为: 8.4106 考点:热量的计算 定值电阻 R的阻 值是 20,通过定值电阻 R的电流为 1A, 10s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是 _J。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电阻、电流与通电时间,由焦耳定律可以求出产生的热量 =( 1A) 22010s=200J;故答案:为: 200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_m/s。
20、答案: 108 试题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故答案:为: 3108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B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改变物体的内能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AD 试题分析: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叫沸腾;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故 A正确;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非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 B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
21、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 上是等效的,故 C错误;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 AD 考点:沸腾的特点;晶体熔化特点;改变内能的途径;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通过平面镜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C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A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故 B错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是凸透镜,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门头沟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