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612-2019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DB14 T 612-2019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612-2019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080.20 B 3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 T 6122019 代替 DB 14/T 6122011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6 - 25发布 2019 - 08 - 2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 T 612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栽培条件 . 1 4 生产技术 . 1 5 病虫害防治 . 4 6 生产档案 . 6 DB14/ T 612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 6122011无公害平菇
2、生产技术规程,与DB 14/T 6122011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生产技术(见4);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见5)。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太谷县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军、李庆华、黄超、张晓丹、刘佑利、郝文跃、常宏、王瑞、张晓鹏、褚 润根。 DB14/ T 6122019 1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平菇的栽培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平菇的生产。 2 规范
3、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2798.5 食用菌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3 栽培条件 3.1 生产场地 应符合NY 5358规定。应避开“三废”污染源,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 地块作生产场地。 3.2 菇棚处理 菇棚使用前要清洁整
4、理,清除杂物、杂草等,平整地面,通风日晒数日,之后进行灭虫和消毒,加 设防虫网,符合NY/ T 1276和GB 8321(所有部分)规定。 3.3 基质 应符合NY 5099规定。基质(培养料)由主料和辅料组成,主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废棉、糟渣 等,辅料包括麦麸、玉米面、豆粕、米糠、白糖、石膏、石灰和磷肥等。 4 生产技术 4.1 生产流程 播期确定菌种选择料的处理料袋制作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适时采收采后处理 4.2 播期确定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DB14/ T 6122019 2 4.3 菌种选择 平菇分为低温、中低温、中高温和广温四大类型,春播以中高温型的品种为主,秋播以低中温型的 品种为主。
5、平菇的生产用种要求具备菌丝萌发快、生长迅速、出菇早、转潮快、抗性强、产量高、品质 好。应按栽培季节、菌种特性和市场要求选择适宜品种。 4.4 栽培袋制作 4.4.1 栽培袋的规格和要求 规格为宽22 cm24 cm,长42 cm46 cm,厚0.02 cm0.025 cm的聚乙烯(聚丙烯)筒料或袋。 栽培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4.4.2 培养料配方 4.4.2.1 常用配方 棉子壳 94%、石膏 2%、过磷酸钙 1%、石灰 3%; 玉米芯 80%、麦麸或米糠 12%、玉米面3%、石灰 5%; 醋糟或酒糟 76%、麦麸或米糠 20%、过磷酸钙 1%、石膏 1%、石灰 2%; 4.4.2.
6、2 原料要求 要求干燥、新鲜、无霉变、无异物。拌料要均匀,调制好的栽培料适宜含水量应为60%65%,pH 值78。 4.4.3 原料处理方法 4.4.3.1 发酵料处理法 将拌好的原料,堆制成底宽1.2 m1.5 m,上宽0.8 m1.0 m,高0.8 m的梯形堆,长度根据投料多 少而定,料堆表面稍压平后盖塑料薄膜,待堆内温度自然上升至65 后,保持12 h18 h,然后进行 第一次堆翻,表层翻至中间,中间料翻至表面,稍压平,插入温度计,盖膜再升温到65 ,反复处理3 次。拌料后堆制57 d,发酵料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料为茶褐色,无异味并具有一种发酵香味时即可 播种。发酵料处理适用于平菇的低
7、温季节生产。 4.4.3.2 熟料处理法 培养料配制好后应在当天装完袋并及时灭菌。料袋入灭菌锅后迅速(不超过4 h)加温至100 , 保持8 h10 h,或控制在120 左右,保持2 h10 h。熟料处理适用于平菇的高温季节生产。 4.4.3.3 生料处理法 拌料时按规定用量加入多菌灵,培养料充分拌匀后直接装袋播种。生料处理适合新鲜的棉籽壳、玉 米芯等原料在低温季节生产。 4.4.3.4 发酵熟料法 培养料先经过发酵,然后再进行蒸汽灭菌。 4.5 接种 灭菌后的料袋温度降到27 以下时接种,熟料采用两端接种法,发酵料和生料采用层播法。 DB14/ T 6122019 3 4.6 发菌 4.6.
8、1 温度 熟料袋栽培养温度一般在20 25 ;生料袋栽培养温度必须在18 以下。平菇发菌期间,气 温高于20 时,采取单行单层发菌,气温15 18 时,采取菌袋23层单排摆放,气温在10 时 菌袋堆叠层数可适当增加。 4.6.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60%65%。 4.6.3 通风 培养期间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6.4 光照 发菌期间避免直射光照射培养袋。 4.6.5 发菌管理 在适温下从第5 d开始翻堆,每隔57 d翻堆一次,结合翻堆检查菌袋有无杂菌感染,若发现异色 杂菌,可用消毒刀挖去患病处,撒上石灰消毒。发菌期间培防范菇虫和鼠咬等。发菌30 d左右,养料面 有黄色露珠状分泌
9、物和白色绒毛状菌丝体出现,即可进入出菇管理期。 4.7 出菇管理 4.7.1 准备 确认出菇棚清洁,平整,无异味。 4.7.2 挑选 菌袋进入出菇棚前经过严格挑选,污染的菌袋必须挑出,没长满的和没有吐黄水的先不要进棚。 4.7.3 上架 秋冬季一般摆810层,春夏季56层并且袋与袋之间留一指缝隙,有利于菌袋散热,行间距为1 m。 最底层用装过棉籽皮麦麸的旧编织袋或园艺底布铺垫上,以免洒水时最低层的平菇溅上泥土,影响销售。 上架后,将菇房打扫干净。 4.7.4 增湿 将地面打扫干净后,再对地面周围环境撒水以增加菇棚湿度。在架子中间位置悬挂温度计和湿度表, 不需要通风,湿度控制在80%90%。 4
10、.7.5 通风 出菇期间,根据菇的生长情况适时通风。 4.8 采收 DB14/ T 6122019 4 菌盖充分展开,但边缘紧收,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毛状物时,及时采收。如 边缘萎缩,菇体泛黄,必须采收。采收时,一手扶住菌袋,一手使劲将整菇扳下。采摘时注意不要弄伤、 弄脏菇体。采摘后,菇脚向外平放入采摘筐内。采摘筐需要洁净,采菇人员双手洁净卫生。 4.9 采后处理 采收后及时除去菌袋表面的老菌膜、残留的菌柄、烂菇和杂菌等,停止喷水,适量通风,让菌袋表 面干燥,促使菌袋内部的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为下潮菇的产生奠定物质基础。经过57 d的养菌 后,恢复常规的喷水、通风等管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612-2019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612 2019 公害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