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辽阳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辽阳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辽阳卷)化学(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辽阳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面包发霉 D海水晒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只是溶解在水中食盐析出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事实与解
2、释相符的是( ) 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 氧气具有可燃性 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空气中 CO2体积分数达到 4% 5%时,会使人感到头痛、眩晕 CO 2有毒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是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事实与解释不相符 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事实与解释相符 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事实与解释不相符 D、空气中 CO2体积分数达到 4% 5%时,会使人感到头痛、眩晕,但是二氧化碳无毒事实
3、与解释不相符 故选: B 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有同学常因氧气燃烧需要氧气而错误地把氧气认为是燃料,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 下 面关于某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B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4: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反应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反应的微粒构成可知,只有丙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
4、 A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 B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 C说法正确; D、由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3:1故 D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5、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白菜上喷洒甲醛溶液用来保鲜 C青少年体内缺乏钙元素易患佝偻病 D硝酸铵、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在空气中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正确; B、甲醛溶液有毒,若食用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造成中毒,故不能在白菜上喷洒甲醛溶液用来保鲜,错误;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正确; D、铵态氮肥可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使氮肥丧失肥效,所硝酸铵、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正确; 故选 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
6、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点评:本题很好的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解答时可结合生活经验及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构成物体的粒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D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故 A正确; B、构成物体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故 B错误;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故 C错误; D、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
7、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性质进行 以下是几种食物的近似 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苹果汁( 2.9 3.3) B葡萄汁( 3.5 4.5) C牛奶( 6.3 6.6) D鸡蛋清( 7.6 8.0)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苹果汁的 pH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葡萄汁的 pH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 pH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 pH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浆 B白醋
8、 C白酒 D糖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泥浆是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白醋是醋酸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酒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监色
9、沉淀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答案: C 试题分 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铜溶液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监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碱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 质、电解水的实验
10、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读取液体的体积 B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称量固体的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物质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会污染托盘,并且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D 考点:测量容器
11、 -量筒;称量器 -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氧 B酱油 C自米水 D加碘食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液 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酱油中含有水、盐分、色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碘酸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
12、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K2SO4 B KNO3 C NH4HCO3 D Ca3( PO4) 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 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C、 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 Ca3( PO4) 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 B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2013年 6月 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并
13、且吃到了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 )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稀有 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氧气,这样可以防止粽子发生缓慢氧化,从而延长粽子的保质期 故选: C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点评: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食物的缓慢氧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填空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问题: ( 1)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目前,有一种治理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 5N2+6X则 X的化学式为 答案
14、:( 1) N2+O2 2NO; ( 2) H2O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反应物为氮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放电,生成物为一氧化氮,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O2 2NO;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 反应前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 N: 10, H: 12, O: 6; 反应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 N: 10, H: 0, O: 0;故 6X 中应该含有 12 个 H,6个 O,故 X的化学式为: 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 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意:结合题意找准反应
15、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正确写出化学式,观察分析左右两边原子个数,配平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物、生成物状态,确定是否需要标注 “”、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来自三大化石燃料中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 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 2)近年来,许多城市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岬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请写出一种降低
16、 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答案:( 1)二氧化硫 ( 2) CH4+2O2 CO2+2H2O ( 3)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试题分析:( 1)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故填:二氧化硫 (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故填: CH4+2O2 CO2+2H2O ( 3)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降低 PM2.5的浓度,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故填: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
17、、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金刚石 B不锈钢 C生铁 ( 2)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 3)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 (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 5)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 答案:( 1) A ( 2)导电性 ( 3)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4)氧气;刷油漆 ( 5)铁和铜 试题分析:(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辽宁 辽阳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