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C
2、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 CO2) 适量 NaOH溶液 洗气 B NaCl ( NaOH) 过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 CO) 足量 O2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都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也会除去主要物质,故 A
3、错误; B、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剩余的盐酸在蒸发结晶挥发出去,后就只剩氯化钠固体,故 B正确; C、一氧化碳是少量的,和二氧化碳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不能被点燃,故 C错误; D、硫酸和硝酸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生成的硝酸对于盐酸也是杂质,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净化(除杂)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水资源 B化学与健康 废水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硬水和软水 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人体缺乏维生素
4、 B 引起坏血病 铁、锌、钙元素 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微观粒子 D食品安全 春天处处闻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工业酒精 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 黄曲霉素( C17H12O6) 属于有机物,食用霉变 后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诱发癌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生活污水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故 A错误; B、人体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钙不属于微量元素,故 B错误;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 C错误; D、工业酒精 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黄曲霉素( C17H12O6) 属于有机物,食用霉变后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诱发癌变,是正确的,故 D正确 故
5、选 D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点评: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学好化学 丽丽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要求 区分羊毛绒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方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酚酞试液 加水 灼烧闻气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羊毛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灼烧时
6、迅速,灰烬易碎,故可鉴别; B、食盐水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不能鉴别;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升高,故可鉴别; D、聚氯乙烯灼烧有臭味,而聚乙烯没有,故燃烧闻气味可以鉴别; 故选 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碱、盐的鉴别;塑料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点评: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熟练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问题的 前提条件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 H2O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所以
7、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 C和 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H2O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 A的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 CO2 和 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 B的说法正确; 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8、;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 C的说法错误; D碱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溶液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可防止钢铁锈蚀 C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 瓶中气体一定是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花香
9、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闻到了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生锈,人们常用涂油漆的方法防锈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通电分解,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瓶中气体不一定是 CO2,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比较强,涉及了多个知识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
10、等 C在 t2 时, 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 t1 时, 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5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 A正确; B、在 t1 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B正确; C、由于在 t2 时, 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 C正确; D、由于在 t1 时,乙的溶解度是 25克,即在 100克水中最多溶解 25克乙,故D错误; 故选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
11、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关闭用电器的电源,再用水灭火,所以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所以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
12、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错误 故选 B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熄灭酒精灯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 A错误; 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 B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 C错误; D、取用固体药品要先横放试管,再把药品放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 D正确 故
13、选 D 考点:加热器皿 -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 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2月 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 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 PM2.5污染,故不符
14、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 PM2.5污染,故符合题意; C、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 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 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 2)加钙牛奶中的 “钙 ”是指 (填 “元素 ”或 “分子 ”),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15、 (填 “骨质疏松 ”或 “贫血 ”); (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填 “食醋 ”或 “食盐水 ”) 答案:( 1) A; ( 2)元素、骨质疏松; ( 3) C; ( 4)乳化; ( 5)食醋 试题分析:( 1)蔬菜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糖类; (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加钙牛奶中的 “钙 ”是指元素,缺钙会骨质疏松; ( 3)塑料保鲜膜是一种 塑料,不是纤维,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制的,棉布
16、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 ( 4)洗涤剂中有乳化剂,能把大的油滴变成无数小汤滴,即乳化作用,所以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功能; ( 5)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镁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镁和水,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水垢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点评:化学来 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
17、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 1)在空气中 制品(填 “铝 ”或 “铁 ”)更耐腐蚀 (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 “大 ”或 “小 ”) (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 4)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铝 ( 2)大 ( 3) B ( 4) Fe2O3+6HCl2FeCl3+3H2O 试题分析:( 1)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铁在空气中易生锈,故铝更耐腐蚀,故填: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甘肃 张掖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