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物理(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答案: C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W) ,牛顿是力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单位、焦耳是功能单位。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 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 A、 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 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A在 B点保持静止 B沿 BE方向运动 C沿 BC方向运动 D沿 BD方向运动 答案: B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分析小球到达 B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小球在
2、 B点速度为零,只受重力所以沿 BE方向运动。 在此题中,小球由于重力作用将由静止下落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在 B点的运动状态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 D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 A、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发生热传递是才涉及到热量; B、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温度、内能和热量
3、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答案: C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式 可知,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 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ABD均为增大压强, C为减小压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分子
4、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答案: A 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摩擦起电的实质 分析: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B、摩擦起电本质是电荷的转移; C、分子是能够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D、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此题考查原子的核式结构以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蓄势待发的火箭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加速上升的飞艇 答案: C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
5、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被举得高度有关被举得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时,机械能 =动能 +重力势能 A蓄势待发的火箭机械能不变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机械能不变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加速上升的飞艇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中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假如所有导体都成了常温下的超导体,那么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 答案: B 考点:超导体
6、的特点;电热 分析:超导体是零电阻,不能产生焦耳热,所以白炽灯不能发光、电饭锅不能煮饭、电熨斗不能工作。 本题考查超导材料的特点、电流热效应,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 PM2.5 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 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 10-10m)的 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 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 PM2.5中 “2.5”的单位是 nm D PM2.5中 “2.5”的单位是 m 答案: D 考点:分子的运动;物理量的
7、单位及单位换算;重力 分析: 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时,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 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 10-10m)的 2万倍,计算其直接,可以确定其单位 PM2.5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经过本题学生对其大小,受力情况有更深的理解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答案: B 考点: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呼出 “白气 ”,是液化,需要放热;晾干衣服,是汽化,需要吸热;冰花的出现,是凝华,需要放热;浇铸钢材是凝固,需要放热。 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弄清楚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
8、再去判断吸放热情况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 kg m3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 38 答案: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考点: A 分析: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人的正常体温为 37 本题考查日常生活知识和估测知识 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获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答案: C 考
9、点:能源的分类;能量守恒定律;核能 分析:化石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 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指污染环境少的可再生能源,且大多数为一次能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原子核裂变和聚变都是核能的获取方式; 某同学在学习了 “声音是什么 ”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10、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答案: 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能量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本题考查对声音知识的了解。 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 15 30 45 60 反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
11、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 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 反射;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 2)是 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回答合理均得分)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 1)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
12、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 2)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2)下列 A、 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 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 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13、(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 1、图 2、图 3和图 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按图 滑轮组准 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 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 A是错误的;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 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 B是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答案:( 1)控制变量法;( 3) (a)1、 3或 2、 4相等 (b)1、 2或者 3、 4正确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分析:( 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
14、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 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 3) a、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外,还要提起相同的重物; b、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外,还要相同的绕线方法 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 R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为 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 0 0. 6A、 0 3A)、学生用电 压表(量程为0 3V、 0 15
15、V)、滑动变阻器 R1和电阻箱 R2(0 9999 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右图是小明连接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小明注意到了开关应 ;接通电路前,小明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 (左右)端接通电路后,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 2V请你判断: 电路中哪一个元件有故障?答: ; 该元件发生了什么故障?答: (2)在排除故障换用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 ,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太小的原因是 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 (3)请你帮助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
16、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 (a)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b)简述实验步骤: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各个测出的物理量) (c)写出待测电阻 Rx的表达式: 答案: (1)断开 右 电流表 短路 (2)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大且电源电压低 (3)(a)如下图所示 (b)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 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合适的值;断开 S1闭合 S2,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值使电压表仍显示原来的值;读出电阻箱的阻值 R 另法: (a)如右图所示 (b)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 S,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 显示合适的示数,读出示数 U2,读出电阻箱的接入电阻 R2,记下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江苏 苏州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