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眉山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眉山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眉山卷)化学(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眉山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危险品,危险品必须贴上相关标志下列标志中属于爆炸品(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表示的是易燃的物质,故 A错; B表示的是爆炸品,故 B正确; C表示的是有毒的物质,故 C错; D D是腐蚀品的标志,故 D错; 故选 B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 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 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Fe与 Zn B Mg与 Cu
2、 C Na与 Al D Al与 Fe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 Mg-H2: 36-3 Al-H2:27-3 Fe-H2: 84-3 Zn-H2: 97.5-3 Na-H2: 69-3;利用平均值法得知要生成 3克氢气,合金的质量应该符合:金属 A的数值 60g金属 B的数值 A、 84和 97.5均大于 60,所以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故 A正确; B、 36小于 60, Cu不与酸反应,不产 生氢气,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 B错误; C、 27g 60g 69g,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 C错误; D、 27g 60g 84g,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 D错误
3、; 故选 A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此题要利用平均值法来解决,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考虑得出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对解决此类题目很有帮助 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 A Na2SO4、 CuSO4、 NaCl B NaCl、 Na2CO3、 Na2SO4 C FeCl2、 NaNO3、 Na2SO4 D( NH4) 4SO4、 NH4Cl、 NaC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能与氢氧化钡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硫酸铜,无现象的是氯化钠,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 B、这三种物质的阳离子相同,则反应只能是通过阴离子的反应进行
4、鉴别,因此只使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C、观察颜色,浅绿色的为氯化亚铁,然后向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无现象的是硝酸钠,只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 D、使用氢氧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有刺激性气味且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铵,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可以鉴 别; 故选 B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下列对数据的几种描述中,合理的是( ) A用 pH试纸测得盐酸 pH=3.20 B用托盘天平称取 NaCl固体 5.85g C用 10mL量筒量取 98%浓 H2SO43.68mL D用 “pH计 ”测得某血
5、浆 pH=7.40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用 pH试纸测得盐酸 pH不可能精确为 3.20,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 0.1g,不能精确到 0.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 NaCl固体 5.85g,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C、用 10mL量筒量取 98%浓 H2SO43.68mL,不符合 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无法量取,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D、 pH计可以精确到 0.1甚至 0.01,用 “pH计 ”测得某血浆 pH=7.40,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故选 D 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点
6、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酸碱度的测定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下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 FeSO4 7H2O 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 、 、 都是过滤 B操作 为蒸发结晶 C固体 B与稀 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D溶液 A与 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SO4+2Fe=3Cu+Fe2( SO4) 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操作 、 、 都是过滤,操作 是通过过滤把硫酸铜溶液和不溶性的杂质分离,操作 是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
7、铜、过量的铁分离,操作 是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分离正确 B、操作 为蒸发结晶,通过蒸发可以得到 FeSO4 7H2O正确 C、固体 B中,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铁与稀 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正确 D、溶液 A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不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低碳生活 ”倡导
8、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B、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
9、念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故选 A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 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 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 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
10、晶提纯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t 时,甲、乙、丙三种物 质的溶解度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B、 t 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则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等于丙,所以不确定温度,无法比较等量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故描述错误; C、由 A分析可知: t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才相等,其他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错误;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提纯甲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的方法,故错误;
11、 故选 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较好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的相关知识,掌握对应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用 CaCO3和稀 H2SO4反应制取 CO2 C 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故 A说法正确; B、由于 CaCO3和稀 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只能收集到少量
12、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 B说法不正确; 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SO2及氮的氧化物故 C说法正确; D、燃料的选择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点评:本题所考查了的都是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Na2CO3+2HCl=NaCl+CO2+H2O B 2NaOH+SO2=Na2SO4+H2O C CO2+C 2CO D C+H2O=CO+H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不完整,正确的化学
13、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一氧化碳、氢气后面不需要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H2O CO+H2 故选 C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除
14、常量元素外,人体还必须摄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症状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 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充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是 C12H22O14Z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纯净物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9 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感好,可以大量服用 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55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锌和水,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2):( 1614) =9: 14,故说法错误; C、摄
15、入过量锌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故说法错误; 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2+122+1614+65=455,故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 A SO2 B CO2 C NO2 D可吸入颗粒 答案: B 试题分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排放
16、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是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二氧化 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切开苹果后,切面不久变暗 B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C石油通过蒸馏制取汽油 D食物腐败变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切开苹果后切面变暗,这是因为苹果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
17、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铁丝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能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等物质,根据这些物质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蒸馏把它们分离开来,从而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败变质的过程中,食物中的有机物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是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 眉山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