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市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2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重庆市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2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重庆市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2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重庆市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2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6 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万州区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熔化时的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大约是 37 ,错误; B万州冬季最热的室外温度不会达到 26 ,错误;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是 26 左右, C正确; D冰熔化时的温度是 0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 点评: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一些温度的掌握和了解,平时要多记一些温度值 如图甲所示,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
2、表指针偏转均为(乙)图所示,则通过 L1和 L2的电流分别为( ) A 0.44A 2.2A B 0.44A 1.76A C 0.76A 0.44A D 0.44A 2.64A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 A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 A1测的是 L1所在支路的电流;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流表 A 选用的应该是大量程( 0 3A), A1选用的是小量程( 0 0.6A); 然后根据相应量程下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来进行读数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即可求出通过各灯的电流大小经分析可知,电流表 A 选择的量程是 0 3A,分度值为 0.1A,所以
3、电流表 A的示数为 I 总 =2.2A,即干路电流为 2.2A; 电流表 A1选择的量程是 0 0.6A,分度值是 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1=0.44A,即通过灯 L1的电流为 0.44A; 那么通过灯 L2的电流大小为: I1=I 总 -I=2.2A-0.44A=1.76A 考点: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要先分析电路的构成,然后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表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家庭卫生间通常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4、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A、当两开关同时闭合,电动机被短路,电灯单独工作;只闭合 S,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但不能让电动机单独工作,不符合题意, 故 A错; B、当两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 S,电灯单独工作,但不能让电动机单独工作,不符合题意,故 B错; C、闭合 S,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但不能让电灯或电动机单独工作,不符合题意,故 C错; D、当两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 S1,电动机单独工作;只闭合 S2,电灯单独工作,符合题意,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点评:本题考
5、查了学生对电路的三种状态(开路、短路、通路)、串并联的连接的了解和掌握,分析当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的电路组成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为 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电器之间如果互相影响是串联,如果不互相影响是并联 路口的交通指示灯都能分别亮,互不影响,所以各灯是并联的路口的红、绿、黄灯,红灯亮停止行驶,绿灯亮时开始行驶,黄灯亮时越过停车线继续行驶,未越过停车线的等待路口的
6、红、绿、黄灯都能单独工作,互相不影响,指示灯的并联的 考点:本题考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点评:判断用电器串联、并联的常用方法: 路径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到电源的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如果电流有两条及两条以上的路径是并联 用电器之间是否互相影响:用电器之间如果互相影响是串联,如果不互相影响是并联 如图电路中,用导线连接下列两 点后,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 ) A a、 c B b、 c C b、 d D d、 e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源用导线把 b、 d两点连接起来时,相当于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
7、把电源的两端连通,造成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烧坏电源,且两灯泡均不亮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和断路的理解和掌握电源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向电源负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容易烧坏电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0 的冰比 0 的水冷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传递的是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 ”吸收 “和 ”放出 “,不能用含有故 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温度; B 物体的冷热只与温度
8、有关,所以 0 的水和 0 冰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C 同时对于物体来说,其内能增加,温度并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等过程中的温度都没有升高;D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两者温度相等,热传递停止 点评:本题抓住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 塘覆上薄冰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
9、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固态向液态(气态)吸收热量,气态变液态(固态)放热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属于固态转化为液态,就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的小水珠,是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 C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是水凝固成冰,属于凝固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 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特点,要求熟练掌握 寒冷的冬天,万州二中教室的玻璃窗上会 “出汗 ”或结 “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 “冰花 ”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 “汗 ”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 “冰花 ”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 “汗 ”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玻璃窗上会 “出汗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冰花 ”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可见液化和凝华的发生条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处于交界处,温度低于室内,高于室外,可见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出现在内表面 A、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冰花 ”会出现在内表面 A符合题意 B、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
11、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汗 ”会出现在内表面 B不符合题意 C、 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生成的 C不符合题意 D、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生成的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此题考查液化和凝华的条件,教材中没有讲这一点,同学们需总结记忆 实验题 瑞瑞同学准备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探究。主要步骤如下: a、按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b、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 L两端的电压; c、在测滑动变阻器 R两端的电压时 ,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 ,采用以下方法 :电
12、压表所接的 B接点不动 ,只断开 A接点 ,并改接到滑片 P上的 C点; d、测出 AC 间的电压。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图,帮助瑞瑞同学将乙图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电源电压不超过 3V,连线不能交叉) ( 2)在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 _填 “断开 ”或 “闭合 ”),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移到 _的位置。(填 “左端 ”或 “右端 ”) ( 3)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滑动变阻器 R两端的电压 答:_,原因是 _ (4)方法改正后,所测出 AB、 BC、 AC 间的电压记录在下右表格中; UAB/V UBC/V UAC/V 1.4 1.5 2.9
13、(5)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_ (6)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弥补瑞瑞同学设计不足下一步如何操作 _。 答案:( 1)作图 3分 ( 2)断开 , 右端 ( 3)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5)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 6)实验次数太少, 调节滑动变阻器 R的阻值多测几组数据 试题分析: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断开,断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电压表要准确的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严格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所以判断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出 L2两端的电压,就看电压表此时是否与 L2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
14、法是否正确;将 AB间电压与 BC 间电压相加,即可判断出与 AC 间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在拆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开关必须断开;当电压表 B点不动,只断开 A点,并改接到 C 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 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 L2 两端的电压;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2.4V+1.5V=3.9V,这与 UAC间电压相等,所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不足之处是:实验次数
15、少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考点:本题 考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电压表的连接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做此题时要围绕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去分析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是断开的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在 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填 “固态 ”、 “液态 ”或 “固液混合态 ”); 冰熔化过程需要 _min,从AB 段和 CD 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
16、_(填 “大 ”或 “小 ”)。 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_(填 “高于 ”、 “低于 ”或 “等于 ”)一个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_(填 “升高 ”、 “下降 ”或 “不变 ”)。 ( 3)实验中看到有 “白气 ”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 “白气 ”是由于_ 形成的。 答案:( 1)晶体 固液混合态 10 小 ( 2) 98 低于 不变 ( 3)水蒸气液化 试题分析: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运用公式 Q 吸 =cm t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重庆市 复兴 学校 九年级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