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3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3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3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 3月调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厨房是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在厨房发生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正确; B、榨取果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正确; C、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不正确; D、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为
2、了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有(填序号) _。 ( 2)实验室可用 _装置(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来制取二氧化碳。 ( 3)实验室可用 、 装置进行组装来制取 _填化学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 2) ( 3) H2 Zn H2SO4 ZnSO4 H2 试题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 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
3、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1)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2)实验室制取 CO2是 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
4、化学方程式为 Zn H2SO4 ZnSO4 H2。 考点: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不能相互鉴别的是 A NaOH NaCl HCl CuCl2 B Na2CO3 H2SO4 HCl NaNO3 C Na2SO4 Na2CO3 BaCl2 HNO3 D FeCl3 NaOH HNO3 MgCl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溶液的颜色首先鉴别蓝色溶液是氯化铜,然后将氯化铜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将剩余的两种溶液滴入蓝色沉淀中,会使沉淀溶解的是盐酸,不能溶解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 A正确; B、 Na2CO3、 H2SO
5、4、 HCl 、 NaNO3四种物质两两相互混合的实验现象是Na2CO3:气体、气体、无现象; H2SO4:气体、无现象、无现象; HCl:气体、无现象、无现象; NaNO3:无现象、无现象、无现象,有两组的现象是完全相同的,不能鉴别,故 B错误; C、 Na2SO4、 Na2CO3、 BaCl2、 HNO3四种物质两两相互混合的实验现象是 Na2SO4:无现象、沉淀、无现象; Na2CO3:无现象、沉淀、气体; BaCl2:沉淀、沉淀、无现象; HNO3:无现象、气体、无现象,四组中的现象完全不同,可以鉴别,故 C正确; D、根据溶液的颜色首先鉴别黄色的溶液是氯化铁,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
6、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再将氢氧化钠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没有现象的是硝酸,可以鉴别,故 D正确,因此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酸、碱、盐的鉴别 嘌呤和嘧啶形成于生命起源时期大气中的 HCN, NH3、 H2O,这一假设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已知鸟嘌呤的化学式为 C5H5N5O,胞核嘧啶的化学式为C4H5N3O,要形成鸟嘌呤和胞核嘧啶,最少需要 HCN、 H2O的分子个数分别是 A 5, 3和 4, 3 B 5, 5和 4, 4 C 5, 1和 4, 1 D 1, 5和 4, 2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产物为 C5H5N5O,由其化学式可知每个分子
7、中含有 5个碳原子,而反应物只有 HCN中含有碳原子,而每个 HCN分子含有 1个碳原子,故需要HCN的分子个数为 5个。同理,反应物中只有 H2O中含有氧原子,故所需 H2O分子的个数为 1个;若产物为 C4H5N3O,由其化学式可知每个分子中含有 4个碳原子,而反应物只有 HCN 中含有碳原子,而每个 HCN 分子含有 1个碳原子,故需要 HCN的分子个数为 4个。同理,反应物中只有 H2O中含有氧原子,故所需 H2O分子的个数 为 1个,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C。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 50mL水和 50mL乙醇
8、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 C在 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30g过氧化氢和 70g水 D 1.2g碳与 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g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 A、 B、 C三项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因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只有 D是化学变化因此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如图是 M、 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2 时往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a g M和 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 M、 N),充分搅拌,将
9、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 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 时,得到 M的饱和溶液 B t2 时,得到 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 t1 时, M、 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 M、 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 t1 时, M、 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 M、 N的饱和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于在 t2 时, M的溶解度大于 ag,而 N的溶解度等于 ag,因此将 agM放于 100g水中时, M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 A错误; B、由于在 t2时, N的溶解度等于 ag,因此将 agN放于 100g水中时, N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 B错误; C、由于 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
10、此降温时, M的不饱和溶液就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但降温至 t1 时,仍为不饱和溶液;而 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降低时,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在 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故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固 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某单质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B X是金属时, 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 X是金属时, Y一定是金属 D X、 Y都是金属时, Y一定比 X活泼 答案:
11、B 试题分析: A、 “单质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不能判断出 X、 Y中任何一种物质组成,所以无法判断其在氢的前与后,故 A错误; B、 X是金属时,要置换出某溶液中的 Y,那么 Y可以是金属,也可能是氢气, B正确; C、 X是金属时, Y可能是金属还可能是氢气,故 C错误; D、 X、 Y都是金属时,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 X一定比 Y活泼,故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有一组含氮物质,按某种规律排列如下: NH3、 N2、 N2O、 N2O4、 HNO3,则该排列规律为 A氮元素质量分数从高到低排列 B氮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
12、 C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 D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少到多排列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因此, NH3、 N2、 N2O、 N2O4、 HNO3排列规律是氮元素质量分数从高到低排列的说法不正确, A不正确; B、 NH3、 N2、 N2O、 N2O4、 HNO3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3、 0、 +1、 +4、 +5,氮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故 B正确; C、NH3、 N2、 N2O、 N2O4、 HNO3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 17、 28、 44、 92、 63,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说法不正确, C 不正
13、确; D、每个 NH3、 N2、 N2O、N2O4、 HNO3分子中原子个数依次为 4、 2、 3、 6、 5,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少到多排列的说法不正确,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月 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 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下列有关铬( Cr)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 Cr( OH) 3中铬、氧、氢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3:3 B 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 C在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 D在
14、K2Cr2O7中铬元素的含量最高 答案: 试题分析: 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在 Cr(OH)3中铬、氧、氢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3:3;故 A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式 K2Cr2O7 分析其由 K、 Cr、 O三种元素组成,因此 B正确; 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可得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2+2x+( -2) 70,解得 x +6价;故 C说法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 数之比,可得 K2Cr2O7中元素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黄冈市 九年级 月调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