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水壶烧开水时需要的热量 B水电站利用水力发出的电能 C点燃的酒精灯放出的热能 D风力发电站所利用的风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电水壶烧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2、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能量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在掌握能量来源和利用的基础的同时,可以借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干冰 B澄清石灰水 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澄清石灰水、清新空气、加碘食盐 等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干冰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一氧化氮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化合而生成红棕色
3、的二氧化氮(NO2)气体。因此,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答案: A 试 题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A、由于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迅速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A正确; B、由于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迅速生成红
4、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否则会由于变质而收集不到一氧化氮气体,故 B错; C、由于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C错; D、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D错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点评: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下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是 13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相对原子质量是 13 答案
5、: B 试题分析:对于给定的试图信息解读,一是要从给定信息获取信息,二是要与相关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联系,这样以便得到更切合题意的结论由于给出的信息是关于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所以不要过于延伸和拓展,而是直接与选项结合分析: A、铝元素元素类别是金属元素,而非非金属元素错误 B、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铝元素的质子数为 13,所以原子序数也是 13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应该是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现在给的图,核内质子数目明显多于核外电子数,所以为阳离子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在给定的信息中 没有体现,但是由于铝元素原子核内有中子,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 13错误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
6、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 点评:对信息进行针对性解读,要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分析的盲目性,从而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某物质经测定只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 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错误; B、混合物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错误; C、化合物是指
7、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正确;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错误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 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问题 关于水的电解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电解水需要加入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1 2 答案: AC 试题分析: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
8、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利用这些相关的知识解题故 B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错误。 D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该约为 2 1 . 考点:电解水实验 点评:电解水实验的重要现象: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为氧气,两种气体体积比为 2: 1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素组成的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是不可再分的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原子
9、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不可再分的,故 A错误。 B并不是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无中子,故 B错误。 C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即质子数,但质量还应包括核外电子,故 C错误。 D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三种微粒都可直接构成物质,故正确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点评:通过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分子、原子的构成,处理问题;了解常用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
10、置。调节 L端与 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 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 L端与 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对比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 D若将 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 铁的锈蚀 答案: B 试题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 a 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 中的铁钉没有与水充分接触,不容易生锈 A、 b管中缺少水,铁钉不会锈蚀故选项正确; B、因为 a中的氧气减少,压强也减小,从而导致 L端比 R端液面高故选项错误; C、 a试管中铁钉生锈, b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故选
11、项正确; D、铁在有盐和酸存在时锈蚀速度会加快,所以将 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选项正确 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铁生锈的条件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某混合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经测定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1:2,下列有关气体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气体 B该气体成分有 3种可能 C一定没有氧气 D一定有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 AB 试题分析:碳、氧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而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正处于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两气体之间根据
12、题意,混合气体中碳、氧两元素的 质量比为 1: 2,而 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 8,因此不可能只含有二氧化碳;而 C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 4,因此也不可能只含有 CO气体;因 3/8 1/2 3/4故混合气体可能为一氧化碳与氧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也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三种气体的混合物;若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则碳氧元素质量比会小于 3/8。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本题较复杂,学生应能计算出常见气体中元素的质量比,利用平均值的角度来认识气体的组成,本题应紧扣该气体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来分析解答 我们吃到的味道鲜美的鱼,是这样烹饪出来
13、的:将洗净的鱼煎过后,再加入少许食醋、料酒、生姜、葱、食盐等加热。共热时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食醋中乙酸( CH3COOH)与料酒中乙醇( C2H5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 CH3COOC2H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 B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1 C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 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构成,不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
14、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6: 16=12: 3: 8,不是 2: 6:1 由乙酸的化学式可知: 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故选 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构成和类别,难度较大 雷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这是因为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转化成了臭氧 (O3)的缘故。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的单质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物质 D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分子构成不同,性质
15、不同 A、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故氧气转化成臭氧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 B正确; C、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是两种不同的单质,不是同种物质,故 C错误; D、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 D正确; 考点:氧元 素组成的单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题考查了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 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列气体中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NO2、 NO、 CO、 CO2、 SO2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
16、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污染,目前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等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空气污染影响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因而要爱护环境,减少污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 A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产生大量白烟 C燃烧的火焰为蓝色 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 A 下列行动中 有利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是 ( ) A生活中随意排放塑料垃圾 B “绿色出行 ”每月少开一天汽车 C工业上大量使
17、用 “含硫煤 ”供热 D农业上使用农药流入江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生活中随意排放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错误 B、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空气污染物, “绿色出行 ”每月少开一天汽车能减少空气污染,所以正确 C、 “含硫煤 ”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不单污染空气,还会造成酸雨,所以错误 D、水污染的来源有三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上使用农药随水流入江中属于农业污染,所以错误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污染的防治就顺理成章变为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了
18、解污染的来源和相应防治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 10秒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点评:明确空气的主要成分即可轻松解答,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取用药品 B给试管加热 C滴加液体 D称量 10.05g固体 答案: B 下列事实不能体现微粒性质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
19、: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A、说明微观粒子很小 B、说明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C、说明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D、不能体现微观粒子的特征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 今年 2008年 1月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 Na2SiO3(硅酸钠 ),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试题分析: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合物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a2SiO3(硅酸钠)中 Na元素为 +1价, O 元素为 -2价,设 Si元素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 扬州市 江都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