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国语 晋语曰: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材料中的现象体现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应该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公依靠进贡物生活 ,大夫依靠自己封地生活 ,士依靠自己的田地生活 ,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 ,工商依靠服务官的所得而生活,这源于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六个阶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统治阶层;被统治阶层是平民和奴隶。上述材料反映分封制不同阶层的生活特点。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点评:西周为了巩固统治
2、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诸侯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这就形成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英国在 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 输工具是骡车马车 ”。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工业革命的成果可知,飞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汽车是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的,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火车机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 18 世纪以前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火车
3、,故选 D 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解体,加重百姓负担,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半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在中国建厂,客观上仍然是促进中国近代化,加快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读下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7
4、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为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它是以消耗煤为燃料带动机器运转,因此这时期需要的石油较少;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8世纪 60年代年 19 世纪 7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蔓延到欧洲。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 妮机 ”;最具代表性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工具的发明:富尔顿发
5、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工厂制度的出现,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应该是 A自由、平等、共和国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C民族、民权、民主 D民族、民权、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伏尔泰、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思想主张是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把矛头
6、指向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体察功能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 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 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政策 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措施可知,:(一)在农业方面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 ,有限度地
7、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二)在工业方面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 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三)在流通方面 ,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第二项内容,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 点评: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苏俄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工农联盟也得到了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是 A维也纳会议 B凡尔赛会议 C巴黎
8、和会 D华盛顿会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 维也纳会议 是从 1814年 9月 18日到1815年 6月 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华盛顿会议是 1921年召开的,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巴黎和会。 点评: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上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继承,这严重的伤害了中
9、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和会上中国外交斗争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 A政府对经济放任自由政策 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抓住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这句话。 1929年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 ,美国第 37届总统罗斯福上台后 ,大刀阔斧地实施 新政 , 新政 的主要内容有 : 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 . 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 ,调整商业金融,规 定工业产量 ,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 ,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限制农业生产,有计
10、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销毁 过剩 农产品 ,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 调节劳资关系 ,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等等。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美国政府以往放任经济自流、自由竞争的做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所以被认为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罗斯福新政实施以后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 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美国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11、被债务大山压得喘不过气的希腊上月宣布,将在互联网上拍卖多座政府建筑。使希腊在经济方面受益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北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希腊在经济方面受益的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1991年 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
12、993年 11月 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 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联盟的成立。 点评:欧洲联盟的成立,促使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如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91年 12月 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苏联解体,次日苏联
13、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 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原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中 “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更名为俄罗斯。 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如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俄罗斯。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苏联解体。 点评: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 USSR,俄 ),由 15个加盟共和国和 20个自治共和国, 8个自治州, 10个自治区和 129个边疆区或州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 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 近期,建设世界名城已经成为扬州全市人民的行动纲 领和指南。从吴王夫差开
14、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扬州已有 A近 3000年历史 B近 2000年历史 C近 2500年历史 D近 1500年历史 答案: C 试题分析: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建城最早可追溯到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是公元前 486年,至今已经有近 2500年历史,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名城扬州。 点评: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国王,他虽然不是扬州人,却对扬州建城和运河开挖起了开创作用,可以说,他是扬州城的最早建设者,运河 “第一锹 ”的开挖者。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博也 ”此句是指 A大运河开凿的理由 B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C唐代对外交通
15、发达 D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北边连通涿郡(今天北京)的渔业商业,南边可以到达江都(今天扬州),它的利用价值是很广,这是赞扬隋炀帝时期建造的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点评:对于隋炀帝开通开运河,我们主张一分为二、客观的评价。他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 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开凿大运河带来了大量的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便利了他巡游江南,开销甚大,进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今年 4月 18日, 2013中国 扬
16、州 “烟花三月 ”国际经贸旅游节暨国际盆景大会在东关街上的街南书屋开幕。 “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A李白 B杜甫 C张若虚 D杜牧 答案: A 试题分析:诗句选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故选 A项。 李白。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诗歌的特点,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
17、,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法兰西人正在为全人类的神圣权利而战斗 拿破仑 ”。对此战斗评价客观的是 A拿破仑战争仅为打击欧洲的封建势力而进行 B 拿破仑战争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的神圣战斗 C拿破仑战争是侵略和争霸的战争 D拿破仑战争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性,又有侵略和争霸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拿破仑的战争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客观的的评价方法。拿破仑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推翻法国封建阶级统治的战争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引起了外国革命势力的干涉,因此他的对内战争具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性;但他后来的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他对外扩张损害了被侵略国家
18、和人民的利益。 ABC说法都是片面的,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拿破仑的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中学生应该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以下是他们对拿破仑所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他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B.他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D.他后期的对外战争都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 B 试题分析: 根据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可知,北美人民为了反抗英国的殖
19、民统治,于 1775年 4月同英军在莱克星顿交火,标志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了。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1776年 7月 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痛诉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来克星顿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独立 巴黎和约签署,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B C D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
20、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 ”最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文字 C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秦朝虽然短暂,但秦的统一和建立一套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制度,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D符合题意 ,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秦的统一。 点评:秦始皇大一统的措施具体包括,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民族关系:开发南疆。 对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
21、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谚 “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这也说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C 符合题意,故选 C项 。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的农业。 点评: “苏湖熟,天下足 ”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 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 “百流众渎( d,水道),曲折萦绕 ”,称 “水乡泽国 ”。 “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
22、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 权力的三分 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可知,这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 兵部 、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该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实际上是从隋朝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唐朝沿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扬州 宝应县 初三 适应性 调研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