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九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九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九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九年级上学期第 2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解答。空气中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含量如下: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记住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 实验室可用 MnO2作催化剂,加热分解 KClO3制 O2。许多金属氧化物对KClO3分解有催化作
2、用。用右表中物质作催化剂, KClO3开始分解和剧烈分解时的温度如表所示。若用 KClO3来制 O2,如果没有 MnO2,最好选用的替代物是 ( ) 使用的催化剂 MgO CuO Fe2O3 Al2O3 开始反应 ( ) 490 305 470 515 剧烈反应 ( ) 545 350 490 540 A. Al2O3 B. CuO C. Fe2O3 D. MgO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氧化铜作催化剂时,所用的温度较低;而所需温度越低,说明反应越容易进行,故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氧化铜( CuO)。故选 B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3、点评: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解答本题时,还要注意联系题意分析,即所需温度越低,说明条件越容易达到。 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以及氧气的性质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反应现象分析。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氧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正确;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正确; C、检验氧气,要用带火星的木条,而澄清石灰水是用来验证二氧化碳的,错误; D、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正确。故选 C 考点:氧气的制取、收集,氧气的检验和验
4、满,氧气的性质实验 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 明显的现象来判断。 A、用注射器向水中注入空气,导管口一定会有气泡冒出,与检查气密性无关,错误; B、用手握住试管,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即体积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正确; C、推动注射器,会使瓶内压强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能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且会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正确; D、关闭止水
5、夹后,往长颈漏斗内加水,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瓶内气体会被压缩而压强增大,则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会下降,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正确 。故选 A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的压强而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
6、打开弹簧夹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注意事项和现象分析。 A、根据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可知,该实验的正确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正确; B、该实验中红磷要足量,才能保证把氧气全部耗尽,使实验结论更精确,正确; C、由于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 1/5;故若装置漏气,则当氧气耗尽时,空气会及时进入补充,则无法实现压强的改变,故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正确; D、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
7、夹,因为此时装置内剩余的气体仍在膨胀,压强偏大,故测量的结果会小于 1/5,错误。故选D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点评:熟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为保证实验的成功,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能把氧气全部耗尽;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燃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分析。 A. 硫 +氧气 二氧化硫,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
8、三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C.铁丝 +氧气 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D. 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水,由于反应物是两种物质,故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熟练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解题的关键,即要学会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判断。 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没加二氧化锰的结果是( ) A不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很慢 C不能产生氧气 D产生的氧气的量比加入二氧化锰时产生的氧气的量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可知,二氧化锰只能加快该反应的速度,不能决定反
9、应是否发生,也不能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如果没加二氧化锰,只会导致反应很慢。故选 B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点评:了解二氧化锰是该反 应的催化剂,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掌握催化剂的特点,即 “一变两不变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 D都是和氧气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三个反应的实质,书写反应的表达式: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铁丝氧气 四氧化三铁 A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故都是化合反应,正确; B
10、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错误; C根据题意,三个反应都需要点燃,正确; D根据题意,三个反应都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正确。故选 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熟记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以及与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关的化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 ( ) A水 氢气氧气 B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C乙炔氧气 水二氧化碳 D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故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A、水 氢气氧气,
11、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三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C、乙炔氧气 水二氧化碳,由于是与氧气的反应,故属于氧化反应;但由于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故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D、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由于是与氧气的反应,故属于氧化反应;且由于反应物是两种 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属于化合反应,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类型的特征,即抓住化合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氧化反应的特点是与氧反应。 化学老师出了一条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
12、生命活动离不了 打一物质。你猜谜底是( ) A N2 B O2 C H2 D 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氧气在常温下是气体,无色、无味所以 “看不见,摸不着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 “越往高处越稀少 ”;氧气能供给动植物的呼吸,没有氧气生物不能生存,所以 “生命活动离不了 ”,故谜底是氧气。故选 B 考点:氧气的用途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记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还要会认真审题,并能根据题干叙述,找出有用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 火星四射 B硫 黄色火焰 C磷 黑色固体 D镁 蓝色火焰
13、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磷、硫、铁、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错误;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错误; D、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故选 A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 “烟 ”与 “雾 ”, “光 ”与 “火焰 ”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 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 “水 ”属
14、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红墨水 D自来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B、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 水,属于纯净物; C、红墨水中除了含有水之外,还含有一些色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自来水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 B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 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情况可能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煤和石油的燃烧; 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15、燃放鞭炮; 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对空气的污染,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煤和石油的燃烧易产生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工业废气一般是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燃放鞭炮易产生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飞机、汽车尾气易产生一氮化碳、二氧化氮。故选 D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空气的污染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考查的重点,熟记空气的
16、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来源等是解题的关键。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故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正确;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错误;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故不
17、是化合反应,错误。故选 A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氧气的相关知识,熟记氧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分氧气的助燃性和可燃性的不同。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呼吸作用 C火药爆炸 D蜡烛燃烧 答案: CD 试题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据此分析。 A食物腐烂的过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正确; B呼吸作用的过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正确; C火药爆炸的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错误;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塘沽 九年级 学期 单元 检测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