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A指南针的发明 B青铜器的制造 C钢铁的冶炼 D黑火药的发明 答案: A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D用燃着的镁带伸入各瓶 答案: B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答案: D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
2、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 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 B只有 C D只有 答案: C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液态空气 C高锰酸钾 D氧化镁 答案: B 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有 A试管 B酒精灯 C集气瓶 D水槽 答案: BD 下
3、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答案: C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合理的是。 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试管的底部 B加热时间过长 C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撤酒精灯 D试管没有冷却,就去用水冲洗试管 答案: AD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 学 反 应 事 实 影响化
4、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答案: D A、空气和氧气的不同,主要是氧气的浓度不同,所以铁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然燃烧,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故 A正确; B、常温和点燃时的温度不同,所以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故 B错误; C、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影响因素是催化剂,故 C错误; D、铜片和铜粉在空气中的不同主要
5、是和氧气的接触面积的不同,是由于凝聚状态造成,所以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凝聚状态,故 D错误 故选 A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灭火 D用作化工原料 答案: C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 0 、 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气体 性质 氢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密度 (g L-1) 0 08987 1 975 2 716 溶解程度 极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答案: A 某集气瓶中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现欲
6、除去氧气而得到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最佳试剂是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蜡烛 答案: C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海水 C澄清的石灰水 D干冰 答案: D 据我国气象部门预报,在今后几年的夏季, “厄尔尼诺 ”现象将会经常出现。下列气体中与 “厄尔尼诺 ”现象相关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氮气 答案: B “绿色化学 ”是 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面。 “绿色化学 ”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 “绿色生产 ”和 “绿色销毁 ”等内容。
7、以下做法属于 “绿色化学 ”的是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开发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中 D燃烧含硫煤的工厂把烟囱筑高 答案: B 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可燃性 D延展性 答案: C 在下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氮气 答案: A 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用加碘盐代替普通食盐 B回收并利用废旧塑料 C “三峡工程 ”用水力发电替代火力发电 D西气东输可以解决华东地区燃煤之弊 答案: A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得
8、超过试管容积的 2/3 B将烧杯直接放在铁圈上加热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1/2 D滴瓶上的滴管取过试液后,直接放回原瓶 答案: D 填空题 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上发生 “温室效应 ”的主要气体,人类已意识到排放必须控制。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 (填名称 )。 (2)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填序号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答案: (1)主要来源是 含碳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等 ,同时放出 氧气 (填名称 )。 (2
9、)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填序号 )。 如图所示, 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 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 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 A处出现的现象是 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 _ _, C处出现的现象是 。 (2)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_ _, _, _;物理性质有:_。 答案: (1) A处出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二氧化碳 +水 碳酸 _, C处出现的现象是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 (2)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有: 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密
10、度比空气大。 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人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 答案: 氮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等 。 用数字填空: (1)向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加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 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3)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少量,如液体取 mL。 答案:用数字填空: (1) 1/3 (2) 2/3 (3) 1-2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镁带在空气中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县 集镇 中心 初中 九年级 学期 阶段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