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兴奋和激动,我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间是( ) A 1949年 5月 1日 B 1949年 7月 1日 C 1949年 8月 1日 D 1949年 10月 1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庄严升起,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本题选 D。 考点:新中国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2、,考查学生说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该题另外的考查点还有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性质,对象,前途等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文化大革命 ”结束的标志是 ( ) A林彪集团被粉碎 B “四五运动 ”的爆发 C “四人帮 ”受到毛泽东的严 厉批评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粉碎四人帮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革中,大批工人,农民离开
3、岗位闹革命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1976年 10月党中央采取措施,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 A,BC 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D。 考点:文革的十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我们用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1)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2) .对社会致意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做科学仍系正确的区分两类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的矛盾 .(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
4、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 4) .必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 文化大革命 ”的实质是 ( ) A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 深刻革命 B无产阶级与走资派之间的一场革命 C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重要探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革中,大批工人,农民离开岗位闹革命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文革影响了全
5、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A B 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文革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
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本题选 C。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 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
7、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周恩来 C毛泽东、江泽民 D邓小平、江泽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题目中的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根据所学知识是指新中国的成立,开创者是毛泽东,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是指 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本题选 A。 考点: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
8、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以歌曲春天的故事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设计问题自然巧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歌曲中就能学到历史知识,是道好题。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 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 ) A温家宝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92年 1月,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题指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姓 “资 ”还是姓 “
9、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BC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 考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出了改
10、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极大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 性,有效的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国力增强,人民生活富足,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和影响同学们要重点识记和理解。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20世纪 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
11、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特点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本题选 D。 考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的制度,它解放了农场生产力,极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与本题相关的考点还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性质,实行这种政策后的农村变化都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 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沧桑巨变。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往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五四运动爆发 “百日维新 ”失败 开国大典举行 卢沟桥事变爆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
12、察学生对对北京发生重大历史时间时间顺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年, “百日维新 ”发生在 1898年, 开国大典举行发生在 1949年, 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1937年,按时间顺序排列是 ,本题选 B。 考点: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时间顺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线索多,知识点复杂,要求学生对基 础知识点必须有很好的记忆才行,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药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识记和掌握。 “结束了一百年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 ”这句话表述的是 ( ) A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影响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C新中国成
13、立的历史意义 D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 A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平解放 ,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 C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1912年 1月,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 B,C正确, D辛
14、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清王朝 的统治,结束了一百年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本题选 D。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史实熟悉,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问题一定要全面理解,另外本题的考察点还有,辛亥革命成功和失败之处分别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原因,时间等等也可以出题考察。 下列各种类型的会议中,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召开过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全体代表大会 B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
15、治局扩大会议 D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ACD三项在 1954年以前都召开过,本题选 B。 考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利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 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以往的旧宪法有明显的区别, 1954
16、年宪法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追溯历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 A共同纲领制定、 “一五 ”计划实施 B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53年,
17、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本题选 D。 考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以往的旧宪法有明显的区别,三大改造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三大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8、,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 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了多少年 ( ) A 30年 28年 C 100年 D 6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49-1921=28年,因此周恩来总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
19、门,本题选 B。 考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 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实践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 “文化大革命 ”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
20、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永远开除出党,造成了党史上最大的冤案,本题选 C。 考点:文革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毛泽东发动 “文化大革命 ”的主观目的是 ( )
21、A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夺回被 “走资派 ”篡夺的权力 C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目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的原因有:( l)国际背景: 60年代,我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中国援越抗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党对世界战争形势 估计过于严重。( 2)国内背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 “左 ”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到 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价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 “文化大革命 ”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
22、用了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致了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 ,本题选 A. 考点:文革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使中国人民结束了受三座大山奴役的悲惨命运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使占世界 1/4的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增强了亚非拉美
23、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 1949年 10月 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从此独立、民主、统一,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B项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ACD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本题选 B。 考点: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新余 外国语学校 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段考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