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水果中插入两片金属片,可以制成一个水果电池,小华认为它供电的多少可能与水果的种类有关,于是,他将几个不同的水果中插入两片金属片给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就 “小华将几个不同的水果中插入两片金属片给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 “小华将几个不同的水果中插入两片金属片
2、给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故答案:选择 C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 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 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B.入射光不动 ,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C.入射光不动 ,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 角度 D.入射光不动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适当角 答案: D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 :A 平面镜不动,入射角不变,减小入射角,此说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并且不符合反射定
3、律,故错误。 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根据反射定律,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对反射光线没有任何改变,不符合题意。 C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根据反射定律,平面镜逆时针旋转则反射光线将向下移动,与题目要求相反。 故答案:选择 D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此题需要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掌握的比较熟练。 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到了夜晚背着灯光行走,则看到 A干燥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积水处较亮 C干燥地面较亮 D积水处发生漫反射 答案: C 下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1)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穿透力比较强,利用红外线制
4、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 2)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 解: 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故 A符合题意 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 B不符合题意 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杀死微生物,用紫外线等可以杀菌故 C不符合题意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可以用遮阳帽防护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紫外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是一道基础题目 如图是对冰加
5、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B段,冰仍然处于固态,没有熔化 B BC 段是一个吸热过程 C CD段该物质处于液态 D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冰为晶体,从熔化图象可看出, 0min对应温度为开始加热时温度,固态的冰升高温度,到第 3min开始熔化, BC 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对应的时间为熔化时间,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从第 6min开始已经转化为液态了从 C点到 D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第 9min的开始是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汽化成的水蒸气到空中,容器中只是正在沸腾的水。故 DE段表示沸腾的过程。因此
6、答案:选择 D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点评:此题考查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图象,通过图象得出物理信息:晶体的熔点、液体沸点、各段物质对应的状态等;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 C苹果只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线的颜色来决定的 解:太阳光照射到苹果上 ,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故选 C 考点:物体的颜色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要注意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他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
7、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在 0 的环境中,把一小块 0 的冰投入一大杯 0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解:把一块 0 的冰投入 0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 0 ),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故选 D 考点:熔化、凝固的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要对晶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条件学习的比较好。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8、 B “下雪不冷化雪冷 ”,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分析,得出结论 解: A、天冷时,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 A错误; B、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 B正确; C、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因此要从身上带走热量故 C正确; D、冷冻冰糕外层出现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 D正确 故选 A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
9、吸热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 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有科学家曾预言: “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有: 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 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 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工业废水的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很严重的水污染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枯竭在生产 、生活中对水的浪费
10、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水危机。 解: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是自然因素形成的 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资源危机 故选 A 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点评:地球上水的总量虽然很大,但由于淡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缺乏,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 图中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对声音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考查,即涉及到了声音的传播 ,还有乐音的三要素,噪音的防止以及超声波的知识。 解: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一说
11、法错误,因为宇航员对话是使用的无线电设备,不是直接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 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这说法错误,手按弦的位置改变了,也就改变了弦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而不是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隔音墙是在道路两旁,而道路上的噪音主要是由汽车产生的,因此应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而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的。 故答案:选择 D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点, 噪声以及超声波等知识。 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点,噪声以及超声波等知识等知识非常的熟悉才能正确的解答。 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
12、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 “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 B乙说: “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 C丙说: “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 D丁说: “是为了藏匿物品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进行传播,所以当游击队员挖地道时,声音会通过地面传到水缸,声音在水缸中来回反射,会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故日军指挥官可以很清楚的在水缸中听到声音,从而得到挖地道的信息; 故选 B 考点:声音的
13、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的反射进行分析解答 下列温度中,约为 37 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答案: A 点评:估测法是通过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了解,结合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做出合理估测的方法 解: A、人的正常体温为 37 ,正确,符合题意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100 ,错误,不合题意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 10 以下,错误,不合题意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 25 ,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温度的有关知识 试题分析:考查估测能力,需要
14、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 A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此答案:正确,潜望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来制作的。 B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一说法正确,不单单是光的反射,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 C 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这一说法错误,根据光的
15、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D 平面镜所称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此说法正确,平面镜就是由于光的反射,从而形成了虚像。 故答案:选择 C 考点:此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此题要对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非常的熟悉。 小明在探究 “水降温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 “水降温时温度随时间增加降低得越来越慢 ”的结论,则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 时间 t/min 0 2 4 6 8 10 温度 t/ 60 53 48 45 43 42 A温度与时间成反比 B时间变化,温度也变化 C时间逐渐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D时间的增加量
16、相等,温度的降低量越来越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变化越来越慢,说明温度越高,散热越快,即在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降温越快;温度越低,降温越慢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开始温度降低得幅度大,后来降低的温度变慢故随着时间的增加量相等,温度的降低量越来越小 故选 D 考点:热传递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通过对水降温过程的探究,要求学生掌握对图象的分析能力,题目新颖,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素质 如图所示是一个台球桌面, A、 B、 C、 D、 E、 F是它的六个洞,现根据桌面上台球的分布情况,需要采用打反弹的方式将黑球击入 A洞或 B洞 (小球的反弹类
17、似于光的反射 ),在图中 、 、 、 四个反弹点应选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根据定律内容,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符合要求的只有 两个反弹点。故答案:选择 C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熟知,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 实验题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 “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
18、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如图 ) 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 距离共做 10次 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来反
19、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方法。 _ 答案: (1)随意拉开橡胶球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3)受敲击时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受到的振动弱 (4)减小斜面的坡度或使橡胶球偏移竖直位置的角度增大 试题分析:此实验是把玻璃板振动的强弱转换成了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利用了转换的思想方法,这样通过观察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单层和双层玻璃板的振动强弱 解:( 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 ( 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
20、,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 ( 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 ,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 4)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振动时,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较近,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可减小斜面的坡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随意拉开橡胶球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3)受敲击时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受到的振动弱 (4)减小斜面的坡度或使橡胶球偏移竖直位置的角度增大 考点: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 点评: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行分
21、析解答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 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 E、 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 F可绕接缝 ON转动。 (1)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 。 (2)以法线 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 B面绕法线 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发生 ”或 “不发生 ”)变化,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_同一平面内。 (填 “在 ”或 “不在 ”) (3)将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 _(填: “靠近 ”或 “远离 ”)法线。 答案: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反射角和入射角 (2)不发生 在 (3)靠近 试题分析:( 1
2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 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 (1)因为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光线,所以用白纸板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光线。故答案: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反射角和入射角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故答案:为:不发 生 在 (3) 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随着减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泰兴 实验 初中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