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B林则徐禁烟运动 C割占中国领土 D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就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选 D。 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是属于英国为发动战争制造的借口, C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考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2、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关于鸦片战争,同学们不仅要识记它的基础知识点,还要对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发动了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史记,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高潮事件, 1924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目的是统一中国,对象是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本题选 B。 考点: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北伐战争是教材
3、中的基本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在中国近代史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红军长征时期 遵义会议的史实,题目中的 A项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的事件, C项意味着长征取得了胜利, D项是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次会议,都不是重大转折的会议和事件,选项 B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本题本题选 B。 考点:遵义会议的内容以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
4、生对中共党史上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识记能力,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这些重要的会议要一一掌握对比 ,遵义会议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是送分题。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七七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八一三事变爆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 A项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局部进攻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日的开始, B项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D项是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迫使
5、南京政府投降,发动的一次事变, C项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对的主张,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本题选 C。 考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西安事变是在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发生的,它的和平解决意义重大,表明,国共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 “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战,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其中台儿庄战役是
6、 A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B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答案: A 试题分析:试题中的关键字词有 “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发动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项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日本 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本题选 A。 考点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本知识点还有其它的命题角度,比如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抗战时期主动向日军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国共合作的经典战役等等,台儿庄战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可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 有这
7、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 30万中国军民而饮恨。这个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给出想关键信息是 “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 30万中国军民而饮恨 ”,根据 ”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 ”判断是南京,根据 “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 30 万中国军民而饮恨 ”判断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罪行,日本占领了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我军民三十万人以上,现
8、在又要否认历史,不敢正视历史,妄想抹杀历史,我们必须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视历史,本题选 D 考点:南京 大屠杀 点评:就本题来说难度较小,考察的角度也简单,就是要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但本题需要挖掘的还很多,比如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称 “南京大屠杀 ”是 20世纪最大的谎言,本身说明了什么,日本怎样做才能赢得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谅解等等。 下列对中共 “七大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 B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召开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七大的
9、识记能力,题目中的 B,C,D三项都是七大的内容, A项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 ”是在遵义会议上形成的,和题意不符,所以选 A。 考点:中共七大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党的七大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所学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内和平的真实目的是 A讨论停战问题 B争取国内和平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试题分析:抗战胜 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以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为了给内战赢得时间,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
10、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的很激烈,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所以此题选 C。 考点:重庆谈判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重庆谈判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在教 材的小字内容上,蒋介石的本质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存在,必然会发动内战,这种题必须要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于此题相关的重庆谈判的意义也要好好分析理解 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1、,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发出 “实业救国 ”的呼声,然而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步履艰难,表现在:( 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工业布局不合理: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附近( 3)工业比例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辅,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4)内外压制,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存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12、本题选 D。 考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力高,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履艰难,要想发展民族工业,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也就是说,实现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所以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斗争的对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19 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 “状元办厂 ”的故事流传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答案: C 试题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认识,分析
13、题目, A项是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创办的, B项是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 D选项也是李鸿章创办的, C项是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本题选 C。 考点:民族实业家张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实业家张謇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可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编写的书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的史实,观察本题,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其中林则徐,魏源是代表,受林则徐的委托,魏源撰写了海国
14、图志,其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该题选 A。 考点: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的历史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做素材出题比较新颖,解答本题首先要观察图片,判断出图片中的人物和书名,然后在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20世纪 20年代,揭开制碱奥秘的化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冯如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世纪中期,中国工业中需要的纯碱,完全依赖进口,西方人垄断 了制碱的秘方, 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科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并撰写了制碱一书,把制碱的工艺公布于世,所以他的制碱法也被称为 “侯氏制碱法 ”。本题选 B。 考点:近
15、代科学技术于思想文化中的侯德榜以及制碱奥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侯德榜揭开制碱的奥秘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可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纪念地在 上海 北京 浙 江嘉兴南湖 广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识记能力,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有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出席了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本题选 C。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
16、题的重点,一般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 端午节 劳动节 建军节 青年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 端午节是战国时期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设立的节日, 劳动节是为了纪年 1889 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罢工而设的国际劳动节, 建军节 青年节分别是纪念 1927年人民军队建军的开始和 1919年 5月 4日的五四运动,所以本题选 C。 考点:八一建军节和五四运动是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史记能力,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大节日,如八一建军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十一国庆节等等,对这些
17、重大节日的来源同学们要弄清楚并要掌握住。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对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 “大清 ”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英南京条约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题目中的信息“1843年 ”也就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的第二年,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赔款 2100万银元,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此本题选 A 考点:中英南京条约的史实 点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18、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下图所展示的画面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的见证 火烧圆明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个图片题,做这种题一定要仔细观察所给图片,然后回顾所学知识看那个知识点和该图片联系,题目中的图片是圆明园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因此本题选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中国的罪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
19、,图片题也是一种新颖的题型,做这种题型的关键是要对图片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提醒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要对教材中的有关图片,材料和诗句等素 材,注意分析,理解和把握。 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和防务, 1884年在新疆设立了 A伊犁将军 B行中书省 C行省 D中书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后来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设立新疆行省的识记能力,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有民众自发的反侵略,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等,也有清朝爱国官兵的抗争,如林则徐,邓世昌,其中左宗棠收复新疆是重要的一个事例,题目中 B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C项也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0、。 D项领导了禁烟运动 B项是左宗棠面对西北严峻的形式,率军队进军新疆,和阿古柏激战,最终收复了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后来设立了新疆行省,本题选 C。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新疆设立行省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在中国东北,西北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列强中抢占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昆明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