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2011年 4月,我国成功将第八颗 “北斗 ”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它在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紫外线 D可见光 答案: C “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 ”,图 1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 B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l.0m/s B将一枚鸡蛋举过头顶做功约为 l0J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 40 D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发光通
2、过的电流约为 10A 答案: A 如图 2所示,小梦同学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 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答案: B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 3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试管口的 白气 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答案: B
3、 如图 4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 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杠杆 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答案: A 如图 5所示, “套圈 ”出手后,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 ”在 b点的机械能大于 a点的机械能 C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 ”由 a到 b再到 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C 如图 6所示,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
4、验装置是( )答案: C 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 l0 g,体积为 20 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 l0 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 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 (煤油的密度是 0. 8g/cm3) ( ) A 5 g B 8 g C l0 g D 16 g 答案: C 如图 7所示是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P是一个可以紧贴 AB 滑动的金属滑片, 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 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 0;在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 ;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量程时,
5、开关 S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下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 AB 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 A端为绝缘体 D电子秤所称物体的质量越大 ;消耗的电能越少 答案: C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 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 市区内某些路段 “禁鸣喇 叭 ”,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答案: D 实验题 小聪在探究 “冰熔化过程的规律 ”
6、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 . (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 (2)分析图像可知: 冰的熔点是 ; 冰的熔化规律是 ; (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答案: (5分 ) (1)温度计 表 (每项 0 5分,计 1分 ) (2) 0 (1分 )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每项 0 5分,计 1分 ) (3)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1分 ),使冰内部分子的运动及结构发生变化 (1分 ), 从而状态 发生变化 同学们利用图 1装置验证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 . (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如图 2所示
7、,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 ,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 答案: (5分 ) (1)过程:分别计算出动力 动力臂 (或 F1 L1)分别计算出阻力 阻力臂 (或 F2 L2) 第一组 1N15cm =15N cm l5N l0cm=15N cm 第二组 2N25cm=50N cm 25N 20cm=50N cm 第三组 3N20cm=60N cm 4N 15cm=60N cm 经过比较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 (1分 ) 验证的结果: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分 )(或 F1L1=F2L2) (2)做法: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上海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