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选 A。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识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就可以了。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 木柴架空燃烧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其原因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柴架空燃烧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其原因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选 D。 考点:燃烧的条件。
2、点评:燃烧的条件有: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樱花节,走进玉渊潭公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 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答案: A 试题分析:走进公园,闻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选 A。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 1、微粒很小; 2、微粒之间有间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O2) B氧化铝( Al2O3) C氢氧化钙 (CaOH ) D高锰酸钾( K2Mn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镁: M
3、gO;氧化铝: Al2O3;氢氧化钙: 高锰酸钾:K2MnO4。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式要注意原子个数不能随便写,可以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子检验所写化学式的正误。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质量增大,但不变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而且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且质量增加;食盐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不变,也不会变质。选 C。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浓盐酸的性质;氢氧化钠的性质;食盐的性质。 点评:识记各物质性
4、质,据其性质分析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即可。 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A苹果汁( pH约为 3) B牛奶( pH约为 6.5) C矿泉水( pH约为 7) D肥皂水( pH约为 10) 答案: D 试题分析: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可以用碱性物质涂在蜇伤处。肥皂水的 PH约为 10,呈碱性,可以涂在蜇伤处。选 D。 考点: PH;溶液的酸碱性。 点评: PH小于 7的溶液呈酸性;大于 7的溶液呈碱性;等于 7的溶液呈中性。 家庭电路中用作保险丝的金属或合金,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一定要具有的性
5、质是 A密度较小 B熔点较低 C硬度较小 D美丽的光泽 答案: B 试题分析:家庭电路中使用作保险丝的目的是在电路中电流过大的时候熔断,以切断电源,保护电路安全。故保险丝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一定要具有熔点较低的性质。选 B。 考点:保险丝;合金。 点评:保险丝是一种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熔点较低。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都是碱性的,滴加酚酞后都显红色,无法区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和稀盐酸不反应,也没有明显
6、现象,无法区分;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可以区分;氯化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都不反应,无法区分。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鉴别物质要根据不同的反应现象来区分,若有相同现象,则无法区分。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加入稀盐酸至 pH等于 7 B Cu粉 Fe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2气体 H2O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D CaO 粉末 CaCO3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 NaCl与盐酸不反应, N
7、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稀盐酸至 pH等于 7,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 Cu与稀盐酸不反应,而 Fe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可以将 Fe全部反应掉,过滤可以得到 Cu 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 CaO 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若在 CaO 和碳酸钙粉末中加水,则 CaO 将被反应掉,达不到除去碳酸钙的目的。选 D。 考点:除杂。 点评:除杂是常考的内容;除杂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合理的实验除去杂质,并要保证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更不能将主要物质除去。 现有盐酸和 CaC
8、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是 A水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呈酸性,若加入水,则溶液的 PH将升高,但不会超过 7;若加入稀盐酸,则溶液的 PH将变小,呈下降趋势;若加入碳酸钠溶液,则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溶液 PH 变大,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完以后,碳酸钠将与氯化钙反应,此时溶液 PH不变,当氯化钙被反应掉以后,碳酸钠过量,溶液 PH将增大,超过 7;若加入澄清石灰水,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溶液 PH变大,一旦盐酸被反应完,则氢氧化钙过量,溶液的 PH将立刻大
9、于 7,并不断变大。选 C。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 PH变化图像。 点评:解 答本题时,要注意讨论加入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和溶液 PH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 (含氯化钠 )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SO2 B图中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从海水中最终得到 “NaCl(产品 )”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中反应流程可知,二氧化硫可用于第二步反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故 SO2可循环利用;电解食盐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不符合分解反应 “一变多
10、 ”的特征,不是分解反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4价,亚硫酸钠中的硫元素也是 +4价,化合价没有变化;从海水中最终得到 “NaCl(产品 )”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化学变化才得到氯化钠,不是物理变化。选 A。 考点:电解食盐水;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化合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其中写出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个关键。 向 CuCl2和 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滤液中一定 含有 MgCl2、 FeCl2、 CuCl2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一定不含铁和镁 滤出的固体
11、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滤液中一定含有 MgCl2和 FeCl2,可能含有 CuCl2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镁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所以加入镁粉后,镁粉首先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如果镁粉足量,则镁粉继续和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但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镁少量,没有和氯化亚铁反应,滤出的固体中没有镁和铁,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一定不含铁和镁、 滤液中一定含有 MgCl2和FeCl2,可能含有 CuCl2的说法正确。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 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12、推知镁粉先与氯化铜反应,后与氯化亚铁反应,由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推知镁粉少量,且无法确定镁粉与氯化铜的反应是否完全。 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加入澄清石灰水 C用燃着的木条 D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区分;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含量很少,加入澄清石灰水或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空气和氧气中都不会有明显现象,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若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则燃烧正常的是空气,火焰熄灭的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根据空气、
13、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不同性质来设计实验,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来区分即可。 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 Ca(ClO)2中 Cl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5 D +7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 Ca(ClO)2中 Cl的化合价为 X。( +2) +X+( -2) =0, X=+1。选 B。 考点:化合价及其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甲烷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含量最多
14、的是氮气。选 B。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识记空气的组成即可,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铁丝弯曲 C木柴燃烧 D玻璃破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冰雪融化、铁丝弯曲、玻璃破碎都是物质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木柴燃烧是化学变化。选 C。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15、纯净物是由一种 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苏打水、酱油、牛奶都是混合物;氮气是纯净物。选 D。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食盐 B苛性钠 C烧碱 D纯碱 答案: D 试题分析: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苛性钠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选 D。 考点: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注意:纯碱不是碱,是盐。 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个氢原子表示为: 2H。 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 表示两个氢
16、分子; 表示两个氢离子。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数字和电性符号;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若表示几个原子、分子或者离子,则在其符号前面加上适当的数字。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原子的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 D。 考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化学性质。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核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17、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红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选 D。 考点:木炭、铁丝、氢气、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点评:识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我们以后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某农田的蔬菜生长迟缓,需要施用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 K2SO4 B Ca3(PO4)2 C NH4Cl D KH2P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K2SO4中含有 K,是钾肥, Ca3(P
18、O4)2中含有 P,是磷肥, NH4Cl含有N,是氮肥, KH2PO4中含有 K 和 P,是复合肥。选 C。 考点:化学肥料。 点评:含 N 的是氮肥,含 P的是磷肥,含 K 的是钾肥,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就叫复合 肥。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量取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于试管上方,不可伸入试管内,不可接触试管。选 D。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点评: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实验,才能保
19、证实验的成功与安全。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 B泥水 C豆浆 D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冰水是纯净物;泥水、豆浆都不是溶液,糖水才是均一稳定的溶液。选 D。 考点:溶液的特征。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以此来判断溶液。 日常生活中的 “碘盐 ”、 “含氟牙膏 ”等生活用品中的 “碘 ”、 “氟 ”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碘盐 ”、 “含氟牙膏 ”等生活用品中的 “碘 ”、 “氟 ”指的是元素。 选 A。 考点:元素、原子、离子与单质。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
20、一类原子的总称。 填空题 ( 5分)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等(举出 1例即可)。 ( 3)氢气被誉为 “最清洁的燃料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 “美名 ”得来的原因 。 ( 4)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氘和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称之为重氢,常用 D来表示,其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由氘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称为重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氘和氢属于同种元素 重水的化学
21、式为 2 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答案:( 1)天然气 ( 2)太阳能发电、氢能发电等 ( 3) 2H2 + O2 2H2O ( 4) ( 2分)错答、漏答均为 0分。 试题分析:(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氢能发电等。 ( 3)氢气被誉为 “最清洁的燃料 ”,是因为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 O2 2H2O 。 ( 4)氘和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故有 氘 和氢属于同种元素; D与 H具有相同的核电核数,只是中子数不同而已,故重水的化学式为 2, D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其相对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北京市 大兴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