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02-2016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pdf
《Q GDW 11602-2016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602-2016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 Code for design of VSC-HVDC Converter Station 2017 - 06 - 16 发布 2017 - 06 - 16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02 2016 Q/GDW 11602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3 5 站址选择 . 3 6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 3 7 电气设计 . 4 8 控制 保护设计 . 7 9
2、 通信设计 . 10 10 土建 . 13 11 辅助系统 . 17 12 环境保护 . 22 13 其他 . 2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柔性直流换流站典型示意图 . 25 编制说明 . 27 Q/ GDW 11602 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统一设计思路,对柔性直流 换流站设计要求进行系统性技术研究和归纳整理,为换流站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本标准主要
3、起草人: 梅念、付颖、陈东、石岩、吴方劼、乐波、祝全乐、厉璇、程炜、薛英林、李高望、杜晓磊、王赞、贺立、李达、 袁翰笙、饶冰、陈传新、毛永东、邹荣盛、杜明军 、陈波、 王建维、曾静 。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602 2016 1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直流 换流站的电气、土建及辅助系统的设计要求,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及安全性的设计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 30kV及以上、 500kV及以下,基 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且采用双极对称接线方式的两端柔性直流 换流站的总体设计。采用其他接线方式以及多端柔性直
4、流换流站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3498 高电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 22075 高压直流换流站可听噪声 GB/T 26218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GB/T 30553
5、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 输电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3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
6、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1193 柔性输电术语 DL/T 5056 变电站 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Q/ GDW 11602 2016 2 DL/T 5223 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4 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DL/T 5225 220kV75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52 高压配电装置 设计技术规程 DL/T 5390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T 5484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 Q/GDW 144 高压直流换流站过电压保
7、护和绝缘配合导则 IEC 62747 高压直流系统用电压源换流器术语 ( Terminology for voltage-sourced converters (VSC) for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 systems) IEC 62751 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源换流器损耗的确定 ( Power losses in 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 (VSC) valves for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 systems)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498、 DL/T 1193、
8、 GB/T 30553和 IEC 62747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柔性直流 换流站 VSC substation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一部分,由一个或多个 VSC单 元及其附属建筑物 、电抗器、 变压器、控制、监视、保护、测量和其他等可能的辅助设备构成 。 3.2 阀厅 valve hall 安装 VSC换流阀的建筑物。柔性直流换流站阀厅布置一般以 极 为单位 。桥臂电抗器 根据总体布局和系统要求可布置在阀厅内或阀厅外。 3.3 桥臂电抗器 arm reactor 和 VSC换流 阀串联连接的电抗器 ,一般位于阀与交流端子之间 。 3.4 启动电阻器 starting
9、 resistor 串联在 换流 阀的交流侧 充电回路内的电阻器,用于 换流器不控充电期间限制阀冲击电流,不控 充电过程 结束后通过开关将其旁路。 3.5 直流转换开关 d.c transfer breaker 基于交流断路器的原理,通过叠加振荡回路产生电流过零 点来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主要用于改变直流电流的方向,一般安装在换流站中性母线 区域 。 3.6 直流断路器 d.c breaker 能够 关合 、 承载和开断直流系统 运行 电流 和 特定的故障电流 的开关设备,一般安装在极线上。 Q/GDW 11602 2016 3 4 总则 4.1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 应 全面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基
10、本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符合建设标准,确保换流站能够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4.2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 应 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具备应用条件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4.3 柔性直流换流站设计 应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节约用地、保护环境、满足劳动安全要求。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及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4.4 柔 性直流换流站 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站址选择 5.1 站址选择除应符合 DL/T 5218 有关的 规定外,还应结合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工艺特点,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城乡规划、污秽情况、水源、交通运输、土地资源、 环境保护 和接地
11、址选择(如果有) 等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确定。 5.2 站址选择应 满足换流站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 5.3 站址 选择 应避开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 当完全避开 污染源有困难时,换流站应处于严重污染源的主导风向上风侧,并应对污染源的 影响进行评估。 5.4 站址选择应 充分调研站址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应符合 GB 50011、 GB 50021 的有关规定 。 5.5 站址应与邻近设施、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站址距飞机场、导航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设施、通信设施以及易燃易爆设施等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6 当 换流阀外冷却方式使用水冷方式时,
12、站址附近应 有可靠的水源,其 水量和水质应能够满足换流阀冷却水、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的要求。水源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其他 用水 发生矛盾,当采用地表水作为站用供水水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不应低于 97%, 并应保证所供水源质 量的稳定性 。 5.7 站址选择时应 考虑周边的交通条件,尽量 靠近已有的铁路、公路、河流等,以满足建设材料及 联接变压器 、 桥臂 电抗器等大件 设备 的运输需要。 6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6.1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 6.1.1 交流系统基本数据 应 包括下列内容: a) 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频率变化范围; b) 换流站交流侧短路电流水平; c)
13、 故障清除时间和单相重合闸时序 。 6.1.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研究所需的等值交流系统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用于 AC/DC 仿真模拟研究的等值系统; b) 用于 AC/DC 系统电磁暂态特性研究的等值系统; c) 用于工频过电压计算研究 的等值系统 。 6.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6.2.1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参数应包括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电压。 6.2.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过负荷能力应包括连续过负荷能力、短时过负荷能力和暂态过负荷能力。 Q/ GDW 11602 2016 4 6.2.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有功 /无功功率运行范围 应根据系统要求确定。 6.2.4 对称
14、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具备下列基本运行方式 : a) 双极运行 ; b) 单极运行; c) STATCOM 运行。 6.2.5 柔性直流换流站损耗应符合 IEC 62751 的有关规定。 6.2.6 柔性直流换流站 可听噪声 应在规定的水平内且满足 GB/T 22075 相关规定,否则需采用措施 。 6.2.7 柔性直流输电的可靠性设计目标 值 可采用如下数值 : a) 强迫能量不可用率不宜大于 0.5%; b) 计划能量不可用率不宜大于 1.0%; c) 单极强迫停运次数不宜大于 5 次 /(极 年) ; d) 双极强迫停运次数不宜大于 0.1 次。 6.2.8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和暂态
15、性能应根据系统研究确定。 7 电气设计 7.1 电气主接线 7.1.1 换流站的建设规模应通过系统论证确定, 换流站建设规模应包括柔性直流输电 系统 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直流单极和双极接线、交流侧电压、交流系统的连接方式和出线规模。换流站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换流站的接入系统要求及建设规模确定,应包括 VSC 单元接线、交 /直流开关场接线以及站用 电接线。 柔性直流换流站电气主接线 典型示意 图见附录图 A.1。 7.1.2 VSC 单元接线 宜 符合下列规定: a) 换流站每极采用一个 VSC 单元,两个 VSC 单元直流侧串联构成一个完整对称双极 ; b) 每极 VSC 单元 采用三相六桥
16、臂结构,每个桥臂由多个子模块和桥臂电抗器串联构成; c) 每个桥臂应设置冗余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 内 应设置旁路隔离开关,在冗余子模块耗尽之前,任 意 一个子模块单元的切除、检修和再投入运行,不应影响整个直流的功率输送。 7.1.3 交 /直流开关场接线 宜 符合下列规定: a) 交流开关场接线应符合 DL/T 5218 的有关规定; b) 直流开关场接线应按极 组成,极与极之间应相对独立 ; c) 直流开关场接线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直流开关场接线 满足单极运行、双极运行、 STATCOM 运行等基本运行方式 ; 2) 当换流站内任一换流器单元(极)检修时, 能对其进行隔离和接地; 3)
17、在单极带金属返回线运行方式 (如果有) 、完整对称双极平衡运行方式下, 当检修直流系统一端或两端接地极及引线或金属返回线 (如果有) 时 , 能对其进行隔离和接地; 4) 当双极中任一极运行时,大地返回方式与金属回线方式之间的转换不应中断直流功率输送,且不宜降低直流输送功率; 5) 故障极(换流器单元)的切除和检修不应影响健全极(换流器单 元)的功率输送。 d) 直流电抗器的设置应根据系统的需求、直流电抗器的制造能力、 运输条件 和换流站的过电压水平确定,可串接在每极直流极母线上 或分置串接在每极直流极母线和中性母线上。采用电缆传输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根据系统设计不配置直流电抗器。 7.1.4
18、 站用电接线 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站用电源宜按三回相对独立电源设置,且至少有一回 从站外接引; Q/GDW 11602 2016 5 b) 站用电系统宜采用两级电压。高压站用电系统宜采用 10kV 电压,低压站用电系统宜采用380/220V 电压; c) 高压站用电系统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全站宜设置两段工作母线和一段专用备用母线,每段母 线均 由独立的电源供电,工作母线和备用母线之间 设置分段开关; d) 低压站用电系统宜按换流器单元设置。每个 换流器单元的低压站用电系统宜采用单母线单分段接线,两段工作母线分别由不同的高压站用工作母线供电,两段母线之间 设置分段开关。 7.2 电气设备
19、布置 7.2.1 交流开关 场 的布置应结合阀厅、 联接变压器 以及换流站建筑物的分布,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 DL/T 5218 和 DL/T 5352 的有关规定。 7.2.2 直流开关场 的布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极母线设备采用户外或户内布置 根据站址环境条件和设备选型情况确定; b) 直流开关场的布置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中对静电感应场强等电磁环境的有关规定; c) 直流开关场宜按极对称分区布置,布置方式 便于设备的巡视、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 7.2.3 VSC 换 流阀宜采用落地支撑式布置。如果地震烈度较高,也可采用悬吊式布置。 7.2.4 联接变压器 、桥臂电抗
20、器 及直流电抗器 (如果有) 的布置 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联接变压器 、桥臂电抗器 及直流电抗器(如果有) 的布置 符合换流站总体布置需要; b) 桥臂电抗器采用户外或户 内布置应根据站址环境条件和设备选型情况,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c) 当直流开关场采用户内布置时, 直流电抗器(如果有)的布置 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户内或户外布置;干式直流电抗器宜采用支撑式布置 ; d) 联接变压器 、桥臂电抗器 及直流电抗器 (如果有) 的布置 满足搬运、安装、及更换的场地要求; e) 联接变压器 及油浸式直流电抗器(如果有) 的布置 满足消防要求。 7.2.5 启动电阻可布置在 联接变压器
21、的网侧,也可布置在阀侧。 7.2.6 直流断路器 (如果有) 一般安装在极线上,可布置在换流阀与极线直流电抗器之间。 7.2.7 控制楼及阀厅的布置 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换流站生产建筑物在满足工艺流程、生产运行的基本要求下, 通过优化整合功能房间,减小建筑物的面积、体积,降低造价,宜设阀厅与控制楼联合建筑,按规划容量设计并一次 建成; b) 联合建筑内控制区域的布置, 方便运行并节省电缆。 7.3 换流站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 7.3.1 换 流站过电压保护应符合 GB 311、 GB 11032 和 GB/T 50064、 DL/T 620、 Q/GDW 144 的有关规定。换
22、流站的直击雷防护与接地设计应符合 GB/T 50064 和 DL/T 5224、 DL/T 620 的有关规定。 7.3.2 换流站过电压保护和避雷器配置 宜 符合下列规定: a) 交流侧产生的过电压 由交流侧的避雷器加以限制; b) 直流侧产生的过电压 由直流侧的避雷器加以限制; c) 换流站的重要设备 由其邻近的避雷器保护 ; d) 联接变压器 的阀侧绕组可由保护其他设备的避雷器联合保护 , 也可由紧靠他的避雷器直接保护; e) 避雷器的配置可采用多柱并联结构的避雷器, 也可 采用多支 避雷器并联分散布置的方式。 7.3.3 其他过电压保护措施 宜 符合下列规定: a) VSC 子模块 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1602 2016 柔性 直流 换流 设计 技术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