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 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的内容: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可知,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 D。 考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影响。 两宋
2、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和丈夫避兵江南。这一时期,感叹国破家亡的悲凉处境:也咏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诗句,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闲居田园的日子,他写出许多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恬淡的词作,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等,流露出对祖国
3、家园的深情挚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因此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故选 D。 考点: 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的词作者是( ) A李白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北宋的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 ”可知,
4、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的词作者是苏轼,故选 B。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元杂剧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唐宋诗词的繁荣 B关汉卿等一大批剧作家的出现 C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D元朝政治的黑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 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这种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艺术得到空前发展。 ”可知,元杂剧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元代城市经
5、济的繁荣,故选 C。 B选项是元杂剧的成就。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战国到五代 B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C战国到北宋 D春秋到五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的内容: “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变成。全书 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 1362年的历史。 ”可知,故选 A。 考
6、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影响。 散曲起源于( ) A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B古代的巫祭 C原始宗教歌舞 D宋代的说唱艺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散曲有诗词演变而来,可以配乐演唱的歌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可知,散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故选 A。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
7、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京剧的出现 B元杂剧的出现 C豫剧的出现 D瓦舍的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元杂剧奠定了中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可知,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成熟,故选 B。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
8、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宋代词人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文天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闲居田园的日子,他写出许多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恬淡的词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等,流露出对祖国家园的深情挚爱。 ”可知,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 宋代词人是辛弃疾,故选 B。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
9、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 .文成公主 B.王昭君 C.李清照 D.武则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可知,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李清照,故选 C。 AB选项唐朝远嫁匈奴的代 表。 D选项是唐朝女皇帝。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北师大 初中历史 年级 2.16 繁荣 宋元 文化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