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合金的叙述: 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 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合金中一定含金属; 合金一定是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一定是混合物;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所以, 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 ,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合金及合金的性质。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 、 Na 、 NH4+、 Mg2 、 Fe3 、 Al3 、 SO42 、 CO32 等离子。
2、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 、 NH4+、 Mg2 、 Al3 B原溶液中含有的 Fe3 和 Al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和 Na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只有 Na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图象第一段,沉淀不是马上出现,可知一定有氢离子,生成的沉淀在后面部分溶解,一定有铝离子,根据第三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不产生沉淀,证明有铵根离子,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 6 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一体积
3、的氢氧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三体积的氢氧化钠,还有三体积的氢氧化钠一定是被三价铁离子消耗,所以一定含有三价铁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即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 NH4+、Fe3+、 Al3+, A错误; B、根据坐标可知生成沉淀用了 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 1体积的氢氧 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 3体积的氢氧化钠,还有 3体积的氢氧化钠一定是被三价铁离子消耗,原溶液中含有的 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B正确; C、根据 A的推断,图象第二段和最后剩余沉淀的量,可以知道氢氧化铝的沉淀量和另一沉淀的量是相等的,即一定是三价铁离子,一定不含
4、有镁离子,所以含有的阳离子是 H+、 NH4+、 Fe3+、 Al3+,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溶液中必须含有阴、阳离子,故一定有阴离子 SO42-,不能确定钠离子是否存在, C 错误; D、最后过量的 NaOH 溶液将氢氧化铝溶解,溶质中应该会含有 NaAlO2,溶质不止 Na2SO4,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 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 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Na 、 NH4+、 I 、 NO3 B加入铝粉生成 H2的溶液: K 、 Mg2 、 SO42 、 HCO3 C c(Fe3 ) 0.1mol L 1的溶液: H 、 Al
5、3 、 I 、 SCN D常温下 pH=12的溶液: Na 、 K 、 SiO32 、 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能使 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 NO3 能将 I 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 A不选; B加入铝粉生成 H2的溶液为强碱性或非氧化性酸性溶液,HCO3 强酸或强碱性都不能大量共存,强碱性中 Mg2 、会产生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B不选; C c(Fe3 ) 0.1mol L 1的溶液中, Fe3 与 SCN 络合而不能大量共存,且 Fe3 与 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不选; D常温下pH=12的溶液呈碱性,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D可选;答案:选 D。 考
6、点: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 不能 实现的是 HCl Cl2HClONaClO NaNa2O2Na2CO3NaHCO3 AlNaAlO2 Al(OH)3Al2O3 SiSiO2H2SiO3Na2SiO3 SSO3H2SO4Na2SO4 .Cu CuCl2Cu(OH)2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浓盐酸与强氧化剂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与水, 不选; 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不选; 铝与氢
7、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偏铝酸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 不选; 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 SiO2不能一步生成 H2SiO3,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再加入强 酸可制得硅酸, 可选; 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条件下可生成三氧化硫,故 S不能一步生成 SO3, 可选; 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都可以一步完成, 不选;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 X、 Y、 Z、 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8、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 W、 X不可能 是 : 选项 A B C D X C Fe Ca(OH)2溶液 AlCl3 W O2 HNO3 CO2 NH3 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C和 O2反应可分别生成 CO或 CO2, CO与 O2反应可生成 CO2,CO2与 C反应可生成, A不选; B Fe与 HNO3反应可分别生成 Fe(NO3)2、Fe(NO3)3, Fe(NO3)2与 HNO3反应可生成 Fe(NO3)3, Fe(NO3)3与 Fe反应可生成Fe(NO3)2, B不选; C Ca(OH)2与 CO2反应可分别生成 Ca(HCO3)2、 CaCO3,Ca(HCO3)2与 C
9、a(OH)2反应可生成 CaCO3, CaCO3与 CO2、水反应可生成Ca(HCO3)2, C 不选; D AlCl3与 NH3 H2O 反应只生成 Al(OH)3, D 选;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 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 “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 ”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干这种情况的是 过量锌与 18 mol/L的硫酸反应; 过量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浓盐酸与过量的 MnO2反应; 过量铜与浓硫酸反应; 过量稀硝酸与银反应; 过量稀硫酸与大块状石灰石反应。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锌不论与浓硫酸还是稀硫酸都能反应,一种物
10、质过量时,另一种能完全反应, 不选; 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无论如何充分反应,都不能完全反应而达到百分之百, 可选; 浓盐酸反应到最后变成稀盐酸了,无法完全与二氧化锰反应, 可选; 铜无法与稀硫酸反应,铜过量时,反应后硫酸变稀,不能再继续反应,硫酸不能完全消耗, 可选; 稀硝酸能将银完全溶解, 不选; 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可选;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 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 不 可能 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CaO Ca(OH)2 CaCO3 常温遇水 B Al
11、Cl3 NaAlO2 Al(OH)3 通入 CO2 C Na2CO3 NaOH NaHCO3 过量 Ca(OH)2溶液 D Cl2 Ca(ClO)2 HClO 加浓盐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CaCO3不能一步生成 Ca(OH)2, A错误; B AlCl3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NaAlO2, NaAlO2与弱酸反应生成 Al(OH)3, 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3, B正确; C Na2CO3与 Ca(OH)2反应生成 NaOH, 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NaHCO3, NaHCO3与过量 Ca(OH)2溶液生成 NaOH, NaHCO3加热分解生成 Na2CO3,
12、 C正确; D Cl2可与 Ca(OH)2反应生成 Ca(ClO)2, Ca(ClO)2与酸反应生成 HClO, HClO 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Cl2,可一步转化, D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类推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化学事实 类推结论 A Al在 O2中燃烧生成 Al2O3 Fe在 O2中燃烧也生成 Fe2O3 B pH=3的盐酸稀释 1000倍后 pH=6 pH=6的盐酸稀释 1000倍后 pH=9 C 用电解熔融 MgCl2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用电解熔融 NaCl的方法制取金属钠 D 将 SO2通入 B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将
13、 SO2通入 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生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燃烧生成是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所以类推错误, A不选; B、 pH=6的盐酸稀释 1000倍后不可能出现 pH=9,酸稀释后溶液的 pH无限接近 7,但不可能显碱性, B不选; C、工业上制得活泼金属,常用电解熔融的盐而在阴极得到金属,以制钠为例,方程式为 2NaCl(熔融) 2Na+Cl2, C可选; D、 SO2通入 Ba(NO3)2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4H2O+3SO2+3Ba2+NO3-=3BaSO4+NO+8H+, D不选;答
14、案:选 C。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类比。 如图装置 ,将溶液 A逐滴加入固体 B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A为浓盐酸 ,B为 MnO2,C中盛品红溶液 ,则 C中溶液褪色 B若 A为浓硫酸 ,B为 Na2SO3固体 ,C中盛石蕊溶液 ,则 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若 A为浓氨水 ,B为生石灰 ,C中盛 AlCl3溶液 ,则 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 A为醋酸 ,B为贝壳 ,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 ,则 C中溶液变浑浊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 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而题目
15、中的装置制取气体没有加热装置,所以无法制取氯气, A错误; B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强酸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Na2SO3+H2SO4Na2SO4+SO2+H2O,所以能用图中左图的制取装置制备 SO2,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使 C中盛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漂白,所以不褪色, B错误; C实验室制备 NH3,可用浓氨水和 CaO固体反应, NH3 H2O+CaOCa (OH) 2+NH3,浓氨水易挥发, CaO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 ,制得氨气,可选择
16、图中左图的制取装置, C中盛 AlCl3溶液,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和 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 C中不可能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C错误;B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和碳酸钙反应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无需加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 2CaCO3+H2O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所以试管中溶液变浑浊, B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气体的制备。 将足量的 CO2不断通入 NaOH、 Ba(OH)2、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 CO2的量
17、的关系可表示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入 CO2,立刻就有沉淀 BaCO3产生: CO2+Ba(OH)2BaCO3+H2O,将 Ba(OH)2消耗完后,接下来消耗 NaOH: CO2+2NaOHNa2CO3+H2O,因而此段不会产生沉淀(即沉淀的量保持不变), NaOH被消耗完后,接下来二氧化碳又与 NaAlO2反应产生沉淀,沉淀的量继续增加,CO2+3H2O+2NaAlO22Al(OH)3+Na2CO3,当 NaAlO2消耗完时产生最大量的沉淀,继续通入 CO2,与上面反应的产物 Na2CO3、 BaCO3,开始沉淀不溶,后溶解,最后剩余沉淀为 Al(OH)3: CO2+H2O+Na2CO
18、32NaHCO3,BaCO3+CO2+H2O=Ba(HCO3)2,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溶液反应 B Na2O、 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SiO2能与 NaOH 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A 正确; B、Na2O、 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两者与 CO2反应产物都有碳酸钠,但后者还产生氧气, B错误; C、 NO能与空气
19、中的氧气反应,不稳定, C错误; D、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后褪色,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对某酸性溶液 (可能含有 Br 、 SO42 、 H2SO3、 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 Br B SO42 C H2SO3 D NH4+ 答案: B 试题分析: 加热时放出的气
20、体可以使品红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H2SO3,因 H2SO3不稳定,分解产生的 SO2可使品红褪色; 加碱后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 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 加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Br-;再加 BaCl2有白色不溶于 HNO3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 SO42 ,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 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 SO42 ;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 下列溶液中: 石灰水 Na2S溶液 KMnO4溶液 溴水 酸化的Ba(NO3)2溶液 品红溶液,不能区别 SO2和 CO2气体的是 A B C D
21、只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 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二氧化硫与 Na2S溶液反应生成 S沉淀,二氧化碳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 二氧化硫与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二氧化碳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 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二氧化碳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 二氧化硫与酸化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 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可鉴别;综上可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 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 B 为开关。 如先打开 B,在 A处通入干燥氯气, 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 B
22、时, 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 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 H2SO4 B饱和 Na2CO3溶液 C浓 NaOH溶液 D饱和 NaCl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硫酸为干燥剂,能够吸收水蒸气,当氯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瓶时,出来的仍然是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A错误; B D中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氯气通过 D时与饱和碳酸钠反应,可吸收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B 错误; C D 中装有氢氧化钠,氯气通过 D 时与氢氧化钠反应,被吸收,从 D中出来的气体中不含氯气,不能是有色布条褪色, C错误;D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 D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水蒸气,产生的次氯酸能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甘肃省 天水市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