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二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二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二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二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 (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昼长差为零,甲应该在赤道上;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昼长差为 24小时,丁应该在极圈及其以内,纬度最高;赤道与极圈之间,纬度越高昼长差越长,所以丙的纬度高于乙地,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购物选择,下图为某
2、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网上销售流程简图。该电子成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名牌大学,便于储备研发人才 B地处大中城市,便于提供充足用地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 D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供应市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电子成品仓储基地是电子产品的货物存放地,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不需要靠近名牌大学,储备研发人才;大中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土地租金高,地处大中城市,不是因为便于提供充足用地;三大仓储基地所在地及其附近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们经济收入高,网络购物的人口多,消费市场大,便于成品就近配送,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商业贸易。 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
3、被称为汽车业的 “苹果 ”。加强充电站建设是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可利用 GIS系统作综合分析,需调取的参考图层是( ) 交通图 公共 停车场分布图 电力网络图 地形图 住宅区图 充电设备服务商分布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建设应当在公路沿线附近能够为汽车提供停车的地方或者在家庭所在地,所以必须有交通图、公共停车场分布图、住宅区图;电动汽车的充电站需要的 “能源 ”是电力,所以需要该区域电力网络图;故选项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 PM10(直径 10微米)及细颗粒物 PM2.5(直径2.5
4、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济南市某年冬季、春季、夏季三个季节 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甲代表的区域和秋季 PM10污染物浓度低的原因分别是( ) A科教文卫区秋季降水少 B居民生活区工业粉尘排放少 C交通干道旁大气流动性强 D居民生活区交通流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甲区域两类污染物都比乙丙高;由题干可知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科教文卫区、居民生活区对该类污染物的排放少,济南市人口众多,车流量大,交通干道旁汽车尾气排放多,所以甲区域是交通干道旁,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
5、查环境与环境问题。 “钟摆族 ”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 ”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关于 “钟摆族 ”的说法和 “潮汐车道 ”的设置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钟摆族 ”多居住在高级住 宅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B “钟摆族 ”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 “钟摆族 ”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D “钟摆族 ”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通过题干材料可知, “钟摆族 ”是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他们的居住条件、购房条件无法确定,大多驾车或者乘
6、车上下班,与城市规模扩大、就业机会增多等城市化有关; “潮汐车道 ”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对行驶方向的车道进行适时调整,可以优化配置道路资源,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 “单独两孩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 )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从图中数据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 “单独两孩 ”政策的省 (区 )及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甲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解决 B乙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C丙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丁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仔细读
7、图,注意本题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标尺应当是两图的右竖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标 尺是图中左竖轴;由图可知甲在 2000年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约 7%, 2010年大约 9%,可见人口老龄化加剧,排除选项 A;本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没有显示男女比例变化和城市化水平,故排除选项 B、 D;丙地在 2000年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约 12%, 2010年大约 8%,首先实施 “单独两孩 ”政策,可以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两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
8、的是( ) A有褶皱无断层 B有断层无褶皱 C无断层无褶皱 D有断层有褶皱 【小题 2】计划从图中的 M到 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山区河流位于山谷中,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由图中河流的支流相间分布,可知该山区的山谷与山脊相间排列,应该有褶皱形成的岩层弯曲,造成地表的向上拱起、向下弯曲的地貌差异;图中两支流的北侧有小支流汇入,而南侧没有,说明南侧可能有断层存在,从而没有集水区域,故选项 D正确。 【小题 2】注意区别甲乙丙丁四条线路的图例差异、线路变
9、化。由于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甲乙丁都沿河向上或者向下有一定的延伸,那么 M到 N的路程变长,而且地势起伏加大,丙线路程短、起伏小,故选项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交通运输。 读地貌景观图,其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可知,图中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以化学侵蚀作用为主;峡谷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东省 深圳 中学 阶段 测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