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核细胞中,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B真核细胞内,在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C原核细胞内,转录促进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D真核细胞内,一个 mRNA分子在多个核糖体上移动,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边转录边翻译, A项正确。核糖体不能进入细胞核, B项错误。核糖体在 mRNA上移动以合成肽链, C项和 D项都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
2、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和 DNA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 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D果蝇的 1个精原细胞至少产生两种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精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或 DNA, A项错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B项错误。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 1个精原细胞产生 4个 2种精子,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
3、的网络结构。 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的,这种情况下水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 ) A DNA和 RNA B RNA C DNA D DNA和 RNA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稻是细胞生物,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 (如 、 、 型等 ),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 S 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 R 型菌。 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
4、与 R 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 S 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 A S 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 S 型菌是由 R 型菌突变形成的 C R 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 S 型菌 D加热后 S 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 “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 S 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小鼠未死亡 ”,说明 R 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 S 型菌。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
5、验,意在考查实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 DNA和 RNA 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 S元素 C T2噬菌体内,碱基 A、 C、 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 6种 D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 DNA, A 项错误。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含有 CHONP元素, B项错误。 T2噬菌体内只有一种核酸 DNA,碱基 A、 C、 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 3种, C项错误。绝大部分生物以 DNA作为遗传物质,RNA病毒以 RNA作为遗传物质, D项正确。
6、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对灰鼠基因 a为显性,短尾基因 B对长尾基因 b为显性,且基因 A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 2 1 B 9 3 3 1 C 4 2 2 1 D 1 1 1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AaAa后代 2/3Aa+1/3aa, BbBb后代全部 B_。所以后代表现型为A_B_: aaB_=2:1,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
7、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父亲将其染色体,通过儿子传至孙女体细胞中大约有多少条( ) A 23条 B 46条 C 0 23条 D 0 22条 答案: D 试题分析:父亲传给儿子的染色体有 22条常染色体 +1条 Y染色体,再由儿子传给孙女时, Y染色体不会传递,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常染色体可能会传0 22条,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Y)对绿皮基因( y)显性, 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则基因
8、Y和 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 4种, 9: 3: 3: 1 B 2种, 13: 3 C 3种, 12: 3: 1 D 3种, 10: 3: 3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题意, W_T_、 W_tt都为白色, wwT_为黄色, wwtt为绿色。所以 WwYy自交后代有 3种表现型,比例为( 9+3) :3:1,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多基因一效的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 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 F2,从理论上
9、计算, 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 1/4 B 1/6 C 1/8 D 1/16 答案: B 试题分析: Aa自交得 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有 1/3AA+2/3Aa,再自交后代 aa概率为 2/31/4=1/6,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10、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 DNA还未进入细菌;或者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 DNA进入细菌,产生了子代噬菌体又释放了出来。只有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图表示 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A T2噬菌体 B乳酸菌 C酵母菌 D家兔 答案: A 试题分析:无论什么生物,遗
11、传物质只有 1种,所以组成中五碳糖 1种、碱基4种、核苷酸 4种,只有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图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过程表示的是翻译过程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 C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转运每种氨基酸的工具只有一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相应的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 tRNA 转运,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 DNA转录以 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 mRNA为模板 D DNA复制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 4种含氮碱基、 20种氨基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复制的原料是 4种脱氧核苷酸,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共涉及 5种核苷酸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一定相同 C该过程需
13、要解旋酶和 DNA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 ATP的消耗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示过程的模板是 DNA,原料中有 U,故该过程为转录。转录过程中涉及 4种脱氧核苷酸和 4种核糖核苷酸 ,A项错误。在不同组织细胞中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转录产物不完全相同 ,B项错误。转录过程利用 RNA聚合酶 ,C项错误。转录过程消耗 ATP,且有 DNA和 RNA的碱基互补配对,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 176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参与合成该多肽的 tRNA最多可有 61种 B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应该有 4种 C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应该有 20种 D该多肽的模板 mRNA上能被翻译的密码子最多可有 64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4-3=61种,相应的 tRNA最 多 61种, A项正确。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 B项错误。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最多有 20种,不是有 20种, C项错误。终止密码子并不编码任何氨基酸,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
15、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图表示 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 DNA双链之间的氢链,使两条链解开 B 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C从图示可知, 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 DNA分子的复制需要 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子链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中无法获得有关 DNA分子多起点复制的信息,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DNA复制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建立了遗传学。下列
16、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结构中 A与 T、 G与 C配对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C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并推测其在染色体上 D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萨顿推测其在染色体上, C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发现史,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某噬菌体中的 DNA分子含有 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 600个碱基 A。该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增殖了若干代,共消耗大肠杆菌细胞内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6 200个,该
17、噬菌体已经增殖了 ( ) A 4代 B 5代 C 6代 D 7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每个 DNA中含有 G数量 =800-600=200个。消耗了 6200个 G,即形成了 31个 DNA,加上本来就有的 1个亲代 DNA,共有 32个 DNA,说明复制了 5次,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结构和 DNA复制有关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已知某 DNA分子中, G与 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 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2.9%和 17.1%,则在它
18、的互补链中, T和 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 32.9%和 17.1% B 31.3%和 18.7% C 18.7%和 31.3% D 17.1%和 32.9%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互补碱基的总和在双链和单链中的比例相等,因此有: G% C% 35.8% G1% C1% G2% C2%,可推知 T% A% 64.2% T1% A1%T2% A2%;又因一条链 (令 1链 )中: T1% 32.9%, C1% 17.1%,可推知:A1% 64.2% 32.9% 31.3%, G1% 35.8% 17.1% 18.7%,而互补链 (令 2链 )中: T2% A1% 31.3%, C
19、2% G1% 18.7%。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含量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友病是伴性隐性遗传。一个患白化病的女性(其父患血友病)与一个正常男性(其母患白化病)婚配,预期在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几率是( ) A 12.5 B 25 C 50 D 75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女性基因型为 aaXHXh,男性基因型为 AaXHY,故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1/2aa1/4XhY=1/8,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
20、的内容。 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人基因型为 XhY,其妻子基因型为 XHXh,故后代基因型为 XHXh、 XhXh、 XHY、 XhY,故儿子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 患者,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Dd和 Aa
21、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 B C D 0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独考虑每一对基因,再用乘法原理组合,子代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1/21/211/2=1/8,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子代中 DD:Dd=4:4=1:1,所以亲本相关基因为 DdDD。子代中
22、 SS:Ss:ss=2:4:2=1:2:1,所以亲本相关基因为 SsSs,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亲本基因型的判断, 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基因重组主要是自由组合导致,自由组合是发生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过程可以发生。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23、,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非同源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和 D(d)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遵循,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 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 、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安徽省 安庆市 怀宁 中学 高二上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