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黄桥初中、高港中学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黄桥初中、高港中学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黄桥初中、高港中学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黄桥初中、高港中学九年级 4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 有错误 一项是( 2分) ( ) A什么是快乐?教材列举了三种意见:一是清闲,二是创造,三是享受。 B人民日报批某些 “抗日神剧 ”罔顾公共理性,指出革命题材不能太娱乐。 C “现在生产的是什么产品?这个药是用来做什么的? ”胡主席问道。 D 2013年 5月 12日是 “防灾减灾日 ”,主题为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项,人民日报是报刊名,要用书名号。 “指出 ”后面要用逗号。 考点:标点符号 点评:本题不难,标号符号错误明显。平时阅读写作时,要
2、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记忆标点符号不能死记,要在语境中熟悉它们的用法,多注意自然就熟悉,就会使用。 下列句子中 有语病 的一项是( 2分)( ) A最近,有不少日本人把户口迁移到了钓鱼岛,妄图把钓鱼岛从中国分裂出去,这真是自欺欺人。 B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C我市部署加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 C句有歧义,是部署 “加强 的工作 ”,还是 “部署和加强 ”某项工作,不明。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有难度, C 句错误不易看出。平时学习中对病句的判断训练比较多,学生
3、具备一定的能力。把句子写正确是非常重要的,句子通顺才能正确表达意思,传递信息,进行正常的交流。 现代文阅读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 10分)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 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孟子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
4、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 “十磨九难出好人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我们 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
5、,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 “致中和 ”,从和谐中求 “止于至善 ”。 修身 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 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小题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 3分) 【小题 2】说说文中第 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3分) _ 【小题 3】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 4分)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
6、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_ 答案: 【小题 1】人不炼,不成器(或: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3分) 【小题 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1分),生动形象地( 1分)论证了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这一道理( 1分)。 【小题 3】放在 段之间。( 1分)(理由)要点:从内容上说,文段开头一句 “要求世界和谐 ”上承第 段的 “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
7、 ”,接着,文段由世界和谐谈到治国、齐家、个人修身,强调了修身的重要,而修身的重要又是第 段论述的重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放在 段之间最合适。( 3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就会发现作者是围绕标题 “人不炼,不成器 ”这个观点来发表议论的,所以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论点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的中心意思很突出,易于理解。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发表的主要观点,可从标题或开头段或结尾段的文字中寻找,如果作者没有明确的提出论点,那就根据文意自己概括。 【小题 2】 试题分析:把人比作香科,这是比喻说明, “捣 ”“磨 ”都是指人的锻炼过程, “香 ”是指人的 “
8、成器 ”。比喻说明,主要是将说明内容形象化通俗化,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考点:说明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比 喻说明的方法一目了然。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习时要了解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注意彼此之间的区别,不要出现判断错误,比如 “打比方 ”,就是比喻,而 “作比较 ”就是对比,一是 “喻 ”,一是 “比 ”,是不同的。 【小题 3】 试题分析:阅读全篇,分析每段的中心意思,理清层次关系,找到它们与题目中提供的材料之间的联系。 考点:文章结构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本文的结构特点不是太突出,学生难以分析了解。阅读文章,不仅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文章的写法方法以及
9、结构层次上的特点也要有所认识,平时多在这 方面加强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阅读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一文。( 10分) 2013年 4月 20日早晨 8时 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级地震,震源深度 13 千米。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 “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 ”,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 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 “天府之国 ”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 ,大致能发现 这些地震发生
10、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 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 “山 ”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 “山 ”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 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 500公里,宽达 70公里。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有一股强大的应力撕裂了它,而这股应力,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 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提供了巨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
11、,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巨大的断裂系统。根本原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这两个大陆之间的相撞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 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 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 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摘自新浪微博,有删改) 【小题 1】
12、文中画线句中的 “大致 ”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_ 【小题 2】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为何四川多发地震?( 4分) _ 【小题 3】文章以 “强震为何再袭四川? ”为题,有何妙处?( 3分) _ 答案: 【小题 1】不能, “大致 ”表估计、推测,并不完全肯定( 1分)。用了 “大致 ”表明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差不多排在西部的山区里,但并不完全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 “排在 西部的山区 ”,太绝对化,和事实不符( 1分)。 【小题 2】四川西部正处于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带( 2分)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
13、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便构成惨烈的地震( 2分)。 【小题 3】采用设问句( 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强震再袭四川的原因(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将 “大致 ”一词删去,看看句意表达有什么变化,分析这个变化,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分析理解。 考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本题属于说明文学习中的常规问题,易于 理解作答。说明文讲究用科学地态度真实准确的说明事物,传播知识,所以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与写作时要多加注意。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第二第三段中找出相关文字信息作答即可,一是地形的原因, “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 山 有着
14、相关性 ”,二是地理位置的原因, “青藏高原提供了巨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 ”。 考点:梳理信息,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提示明确。概括要点,要了解所叙述的事物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多的,要逐一概括。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句子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来看, “再袭 ”,醒目,引人注意,也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提问题的形成,引发读者思考,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 考点:标题的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标题简单,易于理解。文章的标题是很重要的,它是文章的眼睛,往往突出了文章的重要内容,理解好标题,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张秀芝 27瓶黄
15、泥咸鸭蛋。( 20分) 我当了 20多年的狱警,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各式各样前来探监的人,他们给服刑人员带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而给我留下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叫 “李大山 ”的服刑人员的母亲 带给儿子的礼物 27 瓶黄泥咸鸭蛋。 这件事发生在 20年前的一个初夏,一天,我正在监狱大门口值班,迎面走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肩上还挑着两个黑漆漆农村泡菜用的那种陶瓷坛子。老人对我说,她是来看儿子的,两个坛子里全是用黄泥腌制的咸鸭蛋 “ 大山平时在家时最爱吃的! ” 我知道李大山,他是因为工地上的老板拖欠自己工资,一怒之下,将对方砍成了重伤,结果被判入狱 4年。服刑期间的他,情绪一直不稳定,非常不好管理。 按
16、照规定,探监时给服刑人员送点东西完全是可以的,但要把这两个坛子送进去却很有难度。因为根据要求,所有 送到服刑人员手上的东西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像坛坛罐罐这类东西,极易被服刑人员改造成锋利的凶器,藏在身上惹事,因此是不允许被送入的。 “奶奶,按照管理规定,这两个坛子是不能送到你儿子的手中的。 ”我无奈地对老人说道。听我这么一说,老人一下子瘫在地上: “干部同志,求求你一定让我把这些咸鸭蛋带给大山,他吃了就一定会好好改造的。 ” 然后,老人便开始向我讲诉了这两坛咸鸭蛋的来之不易 得知儿子被判入狱后,住下乡下的她,并计划着要去数百公里之外的监狱去探望儿子。因为儿子最爱吃自己腌的黄泥咸鸭蛋,她决定
17、带些过去。但是, 之前她辛苦攒下的钱,全拿去赔偿医药费了,已经身无分文了。为了凑足路上的盘缠, 60多岁的她在深秋的冷风冷雨里,赤脚赤手地下到藕田里,帮人扒藕,整整扒了一个月 之后,她开始上山去寻找最好的黄泥,好用它们腌制出最美味的咸鸭蛋。做完了这一切,在第二年的初春里,她上路了,肩上挑着两个陶瓷坛子 里面存放着七八十个咸鸭蛋,外加好几斤重的潮湿黄泥巴。她舍不得花钱坐车,决定一路走到儿子那去。她算好了日子,走到监狱大约需要花半个多月的时间,等走到儿子那里,鸭蛋 正好 完全入味腌好了,到那时儿子就可以直接吃了 听完了老人的 这番讲述后,我就更加犯难了,只好请示上级,上级听后也很感动,给出的答复是
18、: “让她换个其他的东西来盛放咸鸭蛋,比如,软性的空塑料饮料瓶之类的。 ”老人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又来了精神,连忙说: “我这就去找! ”然后便迅速地挑起两个坛子,兴奋地一步步地走开了。 再次见到老人,是在一个多星期后,这次她带来的是 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每个里面都装着好几个用黄泥包裹的咸鸭蛋!原来, 10多年前的当时,空塑料饮料瓶还远不像今天这般随处可见,因为当时喝饮料的本来就少,再加上监狱地处偏僻,更是难道能看到别人丢弃的空饮料瓶。为 此,老人一直走到最近的一个小镇上,好在那里的垃圾堆里寻找,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将这 27个瓶子集齐,装上坛子里的所有咸鸭蛋。 当李大山看到母亲摆放在桌
19、上上的 27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饮料瓶时,并听完我的讲诉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扑通跪了下来,朝着母亲离去的方向大声哭喊道: “娘,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 ” 老人临走时让我对她的儿子带句话: “好好改造,明年,妈还会来送黄泥咸鸭蛋。 ” 节选自 2012年第 34期 环球人物 【小题 1】根据上下文,分析文章第 段的作用。( 4分) 【小题 2】联 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6分) 请你说出你对第 段中划线词语 “正好 ”的理解。( 3分)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 中的划线句子。( 3分) 【小题 3】文中作者多处提到 “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 ”有何作用?( 4分
20、) 【小题 4】本文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父母,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解的父母之爱。( 6分) 【链接】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 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答案: 【小题 1】补充交代李大山入狱的原因,以及他的不好管理( 2分),为下文他母亲送咸鸭蛋意义深远做铺垫( 2分)。 【小题 2】 “正好 ”写出母亲算好了日子腌鸭蛋( 1分)
21、,突出了母亲的用心良苦,让儿子可以直接吃腌好的鸭蛋( 2分)。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 1分),刻画出老人得知可以送鸭蛋给儿子时的兴奋激动( 1分),充分表现出对儿子的爱( 1分)。 【小题 3】 点题( 1分);强调了这些塑料瓶来之不易( 1分),表现了母亲为了给儿子送咸鸭蛋的执着,突出了母亲希望用母爱来唤醒儿子,让他迷途知返( 2分,只答出 “母爱 ”给 1分)。 【小题 4】背影中父亲笑谈生死,忍受病痛的折磨,却不愿在儿子面前表露,怕儿子担心,还时时惦记儿子( 2分);文章中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历尽千辛万苦弄黄泥咸鸭蛋送给儿子,用她的行动感化儿子( 2分);面临中考在生活上母亲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泰州市 初中 中学 九年级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