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要求对韦庄台城一诗进行书写和书法赏析。( 5分) 【小题 1】用正楷字在田字格内抄写下面的内容(含标点符号)。( 3分)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小题 2】根据要求,判断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属于哪种书体。 选择恰当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2分) A B C 是隶书,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是行书,字体飘逸灵动。 答案: 【小题 1】清楚 1分 工整 2分 美观 3分 【小题 2】 C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学生在课下,练好书法基本功,抄写美观,清楚,工整。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
2、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几种书法,了解汉字的演变。甲金篆隶楷草行。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以下是新浪网上的一则微博新闻,请给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个字,2分) 南京发布 V:【 】 “长在城墙、挨着城墙长的植物要定期清除,否则要么根系延伸引起城墙的鼓胀塌陷,要么墙面长期阴暗潮湿,加重砖面风化。 ”所以,保护城墙得定期 “理发 ”。南京市园林局公布方案,明 城墙外侧 15米范围内,挨着城墙根的密集竹林、墙面上的爬山虎都要被清除,还城墙自由呼吸的空间。 答案:答案:示例:南京给明城墙 “理发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 1分, “理发 ”去除危害
3、墙体植物 1分) 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语,南京,明城墙,理发。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选择题 下列各句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南京明城墙外廓周长超过 60公里,总长度不但世界第一,而且全国第一。 B为提升 “显山、露水、见城、透绿 ”的景观,市政府花大力气修缮了明城墙。 C站在位于古鸡鸣寺北面的台城上,可 以看见玄武湖、紫金山美轮美奂的湖光山色。 D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刻有铭文的城墙砖以及城墙砖拓片。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
4、辑。 A:语序不当, “全国第一 ”与 “世界第一 ”的位置调换。 B:成分残缺,在景观后加“吸引力 ”。 C:成分赘余,把 “位于 ”去掉。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其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安全的考虑,又修筑了外城墙,先后开了 18座城门。 今天,那一座座城门已经成为历史和时代的见证,文化价值日渐凸显。 南京现存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开城门 13座。 在南京 2500年建城史中,城门建筑规格最高、价值最大的当属明代。 岁月流逝,一座座城门,有的保留
5、,有的损毁,有的湮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要求学生多读。注意总述的一句话是第 句,揣摩句意之间的内在逻辑。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后面小题。( 15分) 田埂上的精神 张佐香 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
6、粒扣齐。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 ,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秋天继续深入。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没有人在走近它时停下来,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因为田野里有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他们。 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整如砖的麦地呀!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 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
7、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它很无奈。 尽管这株麦子非常纤弱,但它长得非常卖力。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己生长的权利;它甚至还想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它大声地对每一位从它身边经过的人呐喊: “你们睁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 ”但是,没有人理会它。例外的一天,有个人偶然歇息时坐在它身边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 “噢,这儿还有一株麦 子! ”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高兴,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它不愿意让人笑
8、话它,或者可怜它。那人只留下了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就不再有踪影。 这一株麦子已彻底为人们所遗忘,偶尔有小鸟落在它的身边,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尽管 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
9、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似乎是注定的。谁也没觉得不应该。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 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 割下这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语: “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 ” 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小题 1】根据提示,梳理文中田埂上的麦子的情感变化过程。( 2分) 长出了麦苗,兴奋 发
10、现长错了地方, 被人认出,高兴 被彻底遗忘, 理解农人,执着 【小题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句子。( 4分) (1)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 抹 在田野上,也 抹 在这一粒麦子上。(加点字“抹 ”跟 “照 ”比起来好在哪里?) (2)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这句话看起来没有 “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长错了地方的麦子 ”表达简洁,但表达效果更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小题 3】文章第三段用大量的文字描写麦地里的麦子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4】一粒麦子为什么在田埂上能长得这么好?下列原因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麦子本是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
11、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 B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己生长的权利。 C它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 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D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小题 5】请结合全文,说说 “田埂上的精神 ”包含了哪些精神。( 3分) 答案: 【小题 1】( 2分)无奈 孤独寂寞无望 【小题 2】 (1)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阳光的温柔。(手法 1分,答出 “温 ”或“柔 ”1分) (2)原句采用反复的手法 /分开表述 /用两个宾语,突出了 “孤零零 ”“长错了地方 ”。(句式 1分,突出的内容 1分) 【小题 3】衬托 /反衬 /对比
12、手法( 1分),突出田埂上麦子的孤独,生长条件的恶劣( 1分),为下文具体写麦子顽强生长做铺垫( 1分)。 【小题 4】 C 【小题 5】 (1)性格:自立自强坚忍不拔; (2)进取精神:执着追求不抛弃不放弃 /不甘卑微昂扬向上奋力进取; (3)待人:理解宽容; (4)追求: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答出一方面得 1分,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注意麦子感情变化的词语,有无奈,有失望,有执着等。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1)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抹 ”也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阳光的温柔。回答是否定的,
13、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原文采用了反 复的修辞,写出了一株麦苗的孤独,而修改后无此表达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写作手法上考虑,采用了对比,或衬托,写出了其生长环境的恶劣,为下文结出硕果做铺垫。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全文看,人并没有在生长的过程中关注它,故选 C。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5】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从很多角度能写出 “精神 ”来。自立,自强;执着;追求最好,宽容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14、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13分) 汉语 “纯洁性 ”之争 【媒体看法】 2014年 4月 25日人民日报发文 “零翻译 ”何以大行其道,节选如下: WiFi、 CEO、 MBA、 CBD、 VIP、 PM2 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 可是,这样的 “零翻译 ”,不知有多少读者看得懂? 专家表示, “零翻译 ”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为什么 “诺基亚 ”“摩托罗拉 ”能译成汉字,而 iPhone和 iPa
15、d就没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却要夹杂大量英文?外来语对汉语的纯洁和健康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面对外来语无处不在的身影,不少国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 “零翻译 ”现象的分析: “这跟西方文化的强势有关,总的来看近百年来,西方输入中国的文化多,中国输出的少。 ”外交学院 英语系教授武波博士分析。此外,一些科技、医药方面的专业词汇,一时半刻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又着急使用,所以只好直接引用,造成 “零翻译 ”现象。 “懒惰,觉得写英文缩写更省事,是外来语滥用的一大主因。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王刚毅对此直言不讳。 “优秀翻译人才匮乏也是原因之一。 ”武波用 “
16、青黄不接 ”形容当今翻译界的人才断层, “早年,说起著名翻译家,一大串名字会浮上脑海。现在,你能想起谁?凤毛麟角! ” 【学者观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学家梅维恒说: “没有纯洁的语言。 ”他以拥有大量外来词的英语和日语为例指出,不仅 语言的不断变化是 “正常的 ”,而且 “从其他语言借用词语实际上也是一种健康的现象 ”。(选自参考消息)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认为:字母词的使用是语言接触中的自然现象,只要语言有接触,就有语言的互相借用,语言的纯洁是站不住的,纯洁的语言只能是死的语言,活的语言一定要吸收新的东西,这就是语言的来来往往。字母词一开始可能是照搬,时间长了就会进一步调整,比如开始
17、用 E-mail,后来用汉字音译 “伊妹儿 ”,现在都用意译的 “电邮 ”了。(选自 “光明网 ”) 【国外做法】 英国、美国等都是先将外语词 “化 ”为自己民族语言的一部 分后再使用。例如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 11版), “中国航天员 ”便被译作 “taikonaut”。“taikonaut”的前半部 “taikong”便是汉语拼音,而后半部则跟英文 “astronaut”合成。 德国官方没有对于语言纯洁性的保护,近几十年来,德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语借词,对此有人惊呼 “德语正在衰退 ”。但是,德国文学教授鲁蒂 凯勒曾对媒体表示,语言就好比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最终取得胜利的是最符合老百姓语言
18、习惯的说法。外来词可能被德语吸收成为固定的德语词,也可能过一段时间以后被淘汰。 法国是较重视其语言 “纯洁性 ”的国家。法语自 17世纪初取代了拉丁语获得第一国际语言的地位,随后又于 20世纪初被英语所取代。法国人不甘心,于是通过各种立法维护法语的纯洁性,以图重新获得曾有的国际地位。结果,今天的法语在欧洲国家都已被边缘化了。 (选自网络) 【小题 1】围绕汉语 “纯洁性 ”之争,【媒体看法】中人民日报的观点是: ,【学者观点】中学者的观点是 。( 2分) 【小题 2】对照材料内容,下面对 “零翻译 ”盛行的原因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比中华文化强势。 B一些专业
19、词汇,汉语中始终找不到相 对应的词。 C很多人有惰性,觉得直接用英文缩写词更省事。 D当今翻译界人才断层,优秀人才匮乏。 【小题 3】文中提到, “说起著名翻译家,一大串名字会浮上脑海 ”,请你写出两位翻译家以及他们翻译的外国作品。( 2分) 翻译家: 翻译作品: 翻译家: 翻译作品: 【小题 4】【学者观点】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为什么谈到 “E-mail”一词的演变?( 3分) 【小题 5】面对外来词进入汉语,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请你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3分) 答案: 【小题 1】 “零翻译 ”词 /外来语 /外来词伤害汉语的纯洁和健康 没有纯洁的语言 /纯洁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