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911-2002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pdf
《GB T 18911-2002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911-2002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 160 K 8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11-2002/IEC 61646: 1996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Thin-fiIm terrestrial photovoItaicC PV) modules一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lEC 61646 :1 996 , IDT) 2002-12-04发布2003-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查总局GB/T 18911-2002/IEC 61646 ,1996 前圭FE司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646,1996(地面用薄膜光
2、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英文版)。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EC61646,1996主要技术差异有:a) IEC 61646,1996标准出版时,其中紫外试验引用的IEC61345标准还未完成,以资料性附录给出。现该标准已正式出版为IEC61345,1998(光伏组件的紫外试验),将这标准加入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中,不再列为附录;b) IEC61646,1996的10.20湿漏电流试验中合格试验条件规定不明确,而目前处于CD阶段的IEC61215第2版,对该条件的规定明确合理,同时在试验方法上也作了些修改,故本标准将目前IEC61215第2版(CD)中相关部分以附录A的形式给出。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
3、列编辑性修改: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气b)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云南半导体器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祖明、涂洁磊、李杰慧、廖华、汪义川、杨华兮、杨望生。田1 范围和目的GB/T 18911-2002/IEC 61646 , 1996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该组件是在GB/T4797. 1一1984和!Et、60721-2-第1修正案,1987中所定义的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
4、期使用。本标准制定时是以非晶硅薄膜组件技术为主,但同样适用于其他薄膜光伏组件。鉴于其他新技术的特殊性能,有可能需要对该试验程序做修订。本试验程序主要依据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而制定,针对非晶硅薄膜组件的特殊性能作了些必要的修改。光老炼用于区别光致衰减与其他衰减机制,并将试验程序后期的最大功率作为薄膜组件长期工作性能估计。为区别热循环和湿热试验中可能产生的退火效应,组件在这些试验之前需进行退火。对于不采用非晶硅的其他薄膜形成技术,诸如光老炼和退火的预处理可能不同或可能证明是不需要。因为所有类型的薄膜组件易受潮引起侵蚀,故须增加一个湿漏电流试验。本试验程序的目
5、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通过此试验的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期望值将取决于组件的设计以及它们使用的环境和条件。本标准不适用于带聚光器的组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idtlEC 60068-1 ,988、第1修正案31992
6、) GB/T 2423. 3 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1显热试验方法(eqv IEC 60068-2-3 ,1984) GB/T 2423. 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idtIEC 60068-2-21 ,1992)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4797.1-1984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温度与湿度(neqJEC 60721 2-1 , 1982) GB/T 6495. 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idtIEC 60
7、904-1 ,1 987) GB/T 6495. 3-1996 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试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idt !EC 6004-3,1989) GB/T 6195. 4 1996 晶体硅光伏器件-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idtIEC 60891 , 1987、第l修正案,1992)GB/T 9535 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CeqvIEC 61215 ,1 993) GB/T 2423. 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18911-2002/IEC 61646 , 1996 (idt lEC 60
8、068-2-2 , 974、第l修正案,1993、第2修正案,994) lEC 60721-2-1 第1修正案,1987环境条件类别第2部分z自然环境条件温度与湿度IEC 60904-9 , 1995 光伏器件第9部分z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IEC 61345 , 1998 光伏组件的紫外试验IECQC 001002 , 1986 l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lECQ)程序规则第2修正案,19943 抽样从同一批或几批产品中,按GB/T28292002规定的方法随机地抽八个如需要可增加备份)组件用于鉴定试验。这些组件应由符合相应图纸和工艺要求规定的材料和元器件所制造,并经过制造厂常规检测、质量控
9、制与产品验收程序。组件应该是完整的,并附有制造厂的搬运、安装和连接说明书,包括系统最大许可电压。如果被试验的组件是一种新设计的样品而不是来自于生产线上,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见第8章)。4 标志每个组件都应有下列清晰而且擦不掉的标志2a) 制造厂的名称、标志或代号;b) 产品型号;c) 产品序号;d) 引出端或引线的极性(可用色码标识),e) 组件允许的最大系统电压;。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该型号产品最大输出功率的标称值和最小值。制造的日期和地点应注明在组件上,或可由产品序号查到。5 试验把组件分组,并按图1所示的程序进行鉴定试验。图中每个方框对应本标准的一条。具体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所需要进
10、行的初始和最终的测试,都在第10章中详细规定。但是10.2、10、10.6及10.7的试验,应注意到GB/T6495. 4二1996所描述-v特性测量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仅适用于线性组件。若组件为非线性的,这些试验应在规定辐照度的土5%和规定温度的土2C范围内进行。注若将-个试验的最终测试作为下一个试验的初始测试时,不需要重复测试,这种情况下,该试验的初始测试可省略。任何独立进行的单试验,均应进行10.1、10.2和10.3初始试验。在试验中,操作者应严格遵照制造厂关于组件的搬运、安装和连接的要求。如组件的温度系数和卢已知,10.4的测试可省略。对于不采用非晶硅技术的其他薄膜形成技术,若已证
11、明退火及光老炼对性能无影响(最大功率变化小于0.5%),则可以省去该两项试验。试验报告应说明省去任何步骤的理由。试验条件汇总见表1。1个组件a如果和卢己知可省略。8个组件10.18 血者炼试验GB/T 18911-2002/IEC 61646 , 1996 b如组件未设计为敞开式主架安装,标称工作温度可用标准参考环境条件下,按制造厂推荐方法安装时的平均结温代替。图1鉴定试验程序GB/T 18911-2002月EC61646 ,1996 试验项目10.1 外观检查10.2 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性能10.3 |绝缘试验10.4 10.5 标称工作温度的测量10.6 |标称工作温度下的性能10.7 |低
12、辐照度下的性能10.8 室外曝露试验10.9 热斑耐久试验10.10 紫外试验10.11 热循环试验10.12 湿冻试验10. 13 湿热试验10.14 引出端强度试验10.15 扭曲试验10.16 机械载荷试验10.17 冰雹试验10.18 光老炼试验10.19 退火试验10.20 湿漏电流试验6 合格判据表1试验条件一览表试验条件按10.1.2电池温度,250C,辐照度:1000W. m-2,标准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符合GB/T 6495. 3-1996规定直流1000V加上两倍系统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开路电压,持续1rnn;直流500 V时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Mn 按10.4总太阳辐照度,80
13、0W 0 m-2 环境温度,200C风速,1m S-l 电池温度g标称工作温度辐照度。800W. m-2,标准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符合GB/T6495. 3-1996 规定电池温度250(辐照度200W. m-1标准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符合GB!T6495. 3 1996 规定太阳总辐射量60kWh. m 2 在最坏热斑条件下.1000 W. m .辐照度照射Ih,共五次见IEC61345.1998 从400CilJ十85(50和200次从+850C.85%相对湿度到4()OC 10次在一85(.8:5%相对湿度下10b 同GB2423. 29 1999 扭曲角度.1.2 2 400 Pa的均匀载
14、荷依次加到前和后表面Ih,循环两次25 mm直径的冰球以23.0m S-l的速度撞击11个位置曝露于800W. m-2到10W.m 2的光强下,直至Pm稳定在2%内置于850C下热老炼.直主P.稳定在2%内加直流500V时,水喷淋引出端和边缘浸人水中,确定漏电流如果每一个试验样品达到下列各项判据,则认为该组件设计通过了鉴定试验,也通过了定型。川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衰减在每个单项试验后不超过规定的极限;b) 在最后光老炼之后,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第4章制造厂给定最小值的90%; c) 在试验过程中,无组件呈现断路或漏电现象;d) 元第7章中定义的任何严重外观缺陷;e
15、) 满足10,3,10,20的试验要求。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组件达不到上述判据,该设计将视为达不到鉴定要求。如果一个组件未通过任一项试验,取另外两个满足第3章要求的组件从头进行全部相关试验程序的试验。假如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组件都未通过试验,该设计被判定达不到鉴定要求。如果两个组件都通过了试验,则该设l被认为达到鉴定要求。GBjT 18911-2002jIEC 61646 , 1996 7 严重外观缺陷对设计鉴定和定型来说,下列缺陷是严重的外观缺陷a) 破碎、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的外表面;b) 组件有效工作区域的任何薄膜层有超过一个电池面积10%以上的空隙、看得见的腐蚀;。在组件的边缘和任何一部
16、分电路之间形成连续的气泡或剥层;d) 丧失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或工作都受到影响。8 报告定型批准后,试验机构应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程序规则IECQC001002 , 1986给出鉴定试验验证报告,该证书应包括测定的性能参数,以及失效、重新试验或省略试验的详细情况。制造厂应保存一份报告供参考。9 重新鉴定在组件的设计、材料、元器件或工艺作任何改变时,可能需要重新进行部分或全部鉴定试验来确保产品运型的有效性。10 试验程序10.1 外观检查10. 1. 1 目的检查组件中的任何外观缺陷。10. 1. 2 程序在不低于J000 lx的照度下,对每一个组件仔细检查下列情况
17、a) 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的外表面;b) 互联线或接头的缺陷;c) 组件有效工作区域的任何薄膜层有空隙和可见的腐蚀;d) 输出连接、互联线及主汇流线有可见的腐蚀;e) 粘合连接失效;。在塑料材料表面有粘污物gu 引出端失效,带电部件外露;h) 可能影响组件性能的其他任何情况;。在组件的边框和电池之间形成连续通道的气泡或剥层。对任何裂纹、气泡或脱层等的状态和位置应作记录和/或照相记隶。这些缺陷在后续的试验中可能会加剧并对组件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10. 1. 3 要求对定型来说,除第7章中规定的严重外观缺陷外,其他的外观情况是允许的。10.2 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性能10.2.1 目的用自然光或符
18、合IEC60904-9,1995的A级模拟器,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电池温度,25C士2C,辐照度,1000 W m-2 ,标准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符合GBjT6495. J -1996规定),测试组件随负荷变化的电性能。10.2.2 程序按照GBjT6495. 1一1996的方法,测试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流电压特性,必要时可根据GB/T 18911-2002/IEC 61646 , 1996 GBjT 6495.4 1996规定作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10.3 绝缘试验10.3.1 目的测定组件巾的载流部分与组件边框之间的绝缘是否良好。10.3.2 试验条件对组件试验的条件z温度为周围环境温度(
19、见GBjT2421-1999).相对湿度不超过75%。10.3.3 程序a) 将组件引出线短路后接到有限流装置的直流绝缘测试仪的正极。电流极限设为50fL Ao b) 将组件暴露的金属部分接到绝缘测试仪的负极。如果组件元边框,或边框是不良导体,可为组件安装金属试验支架,再将其连接到绝缘测试仪的负极。c) 以不大于500Vs-1的速率增加绝缘测试仪的电压,直到等于1000V加上两倍的系统最大电压(即标准测成条件下系统的开路电压人维持此电压1min。如果系统的最大电压不超过50 V,所施加的电压应为500V o d) 在不拆卸组件连接线的情况下,降低电压到零,将绝缘测试仪的正负极短路5mino e
20、) 拆去绝缘测试仪正负极的短路。f) 按照步骤a)和b)的方式连线,对组件加不小于500V的直流电压,测量绝缘电阻。10.3.4 试验要求a) 在10.3.3步骤c)中,无绝缘击穿(小于50A).或表面无破裂现象。b) 绝缘电阻不小于50ML 10.4 温度系数的测量10.4. 1 目的从组件试验中测量其电流温度系数(的和电压温度系数(卢)。如此测定的温度系数,仅在测试中所用的辐照度下有效;对于线性组件,在此辐照度土30%内是有效的。GBjT6495. 4一1996规定了从具有代表性一批中的单体电池测量这些系数,本方法是对这一标准的补充。薄膜电池组件的温度系数依赖于辐照及组件所经历的热处理过程
21、。当涉及温度系数时,热试验时的条件及辐照结果等过程情况均应标明。10.4.2 装置a) 符合IEC60904-9,1995的太阳模拟器(B类或更好)。满足GBjT6495. 1-1996第2章测量辐照度、短路电流和开一路电压的设备。注优先选用脉冲太阳模拟器,因为它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对组件有影响的额外热量很少。如用稳态太阳模拟器,应安装挡板或类似的装置,使辐照时间小于或等于5So b) lruH量组件表面或电池温度的设备,准确度为土。.5C。c) 一个能容纳组件的试验室,安装有透明商和温度调节装霄,能在需要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均匀加热和冷却。10.4.3 程序a) 在室温和需要的辐照度下,用GBjT
22、6495.1-1996的方法测量组件的短路电流。b) 将组件安装在试验室中,在试验室外但仍在模拟器光照中安装一适当的辅照度监测仪。连接好仪器。c) 关闭试验室,设定好辐照度,使试验组件的短路电流达步骤川的值,并用辐照度监测仪使其在整个试验过程维持同一水平。d) 将组件加热至所考核的最高温度,关掉加热器,让其平稳地冷却。时在组件冷却过程中,在至少30C所考核的温度范围内,每隔5C测量一次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注,用GB/T6495.4-1996第5章的h法测定曲线校正因子K.Xj每个温度均应测量完整的电流电压特性。GB/T 18911-2002/IEC 61646 ,1996 f) 画出Isc和V
23、oc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对每一组数据用最小三乘法拟合出一条曲线。g) 在所关心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中间的一点上,取电流和电压曲线的斜率,计算出组件的温度系数和卢。10.5 电池标称工作温度的测量10.5.1 目的测定组件的标称工作温度CNOCT)。10.5.2 导言标称工作温度定义为在下列标准参考环境。RE),敞开式支架安装情况,太阳电池的平均平衡结温a) 倾角在当地太阳正牛时,使阳光垂直照射组件,b) 总辐照度,800W m气c) 环境温度,20C;d) 风速:1 m. 5-1; e) 电负荷:零(开路)。系统设计者可用标称工作温度作为组件在现场工作的参考温度,因此在比较不同组件设计的性能时该参数
24、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然而组件在任何特定时间的真实工作温度取决于安装的方式、辐照度、风速、环境温度、天空温度、地面和周围物体的反射辐射与发射辐射。为准确预测组件的性能,上述因素的影响应该考虑进去。测定标称工作温度两种方法的说明:第一种称为基本方法能普遍用于所有光伏组件。在组件未设计为敞开式支架安装时,基本方法可测定在标准参考环境中,用制造厂所推荐的方法安装时的平衡平均太阳电池结温。第二种称为间接方法(参考平板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快,但仅能应用于与试验时所用的参考平板有同样环境(在一定的风速和辐照度范围内)温度响应的光伏组件。带有前玻璃和后塑料的组件属于此类。参考平板的校准采用与基本方法相同的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911 2002 地面 薄膜 组件 设计 鉴定 定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