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763.2-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 海洋水文观测.pdf
《GB T 12763.2-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 海洋水文观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2763.2-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 海洋水文观测.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A 45 a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76322007代替GBT 1 27632 1 991200708-13发布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Specifications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Part 2:Marine hydrographic observation2008-02-01实施宰瞀鹊鬻瓣警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目 次前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规定41技术设计-42观测要素、方式及顺序-43测站布设原则及观测间隔选取-44测站定位和观测时间标准45水文观测仪器和设备的基本要求46
2、质量控制管理47观测资料记录、整理和交换,以及调查成果的验收48水深测量-5水温观测-51技术指标52观测方法-53资料处理-6盐度测量61技术指标-62观测方法63资料处理-7海流观测71技术指标-72观测方法-73资料处理-8海浪观测81技术指标-82观测方法83资料处理9水位观测91技术指标92观测方法93资料处理10海水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观测101技术指标102观测方法11海冰观测111技术指标GBT 1276322007lll33344444455577778888l11234445555666BT 1276322007112观测方法113资料处理t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实验室盐度
3、计测量海水样品盐度和计算盐度的有关公式附录B(规范性附录)利用颠倒温度表观测海水温度附录c(规范性附录)海洋水文观测用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海洋水文观测记录表格式图1锚碇浅水应用型潜标图2锚碇深水应用型潜标图3锚碇明标系统的组成图4波面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表1水温观测的准确度和分辨率表2标准观测层次表3盐度测量的准确度和分辨率表4海流观测的准确度表5海况等级表表6波型分类表表7海冰观测要素的单位和准确度表8浮冰漂流速度的目测估计-表B1颠倒温度表系列主要技术指标表C1 渡级表表C2十六个方位与度数换算表表C3海发光类型及强度等级表表C4浮冰冰型表-表C5浮冰表面特征分类表表C6浮冰冰状表表c7固定
4、冰冰型表-表C8冰山等级表表C9冰山形状分类表表D1 目测海浪记录表表D2海水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观测记录表表D3浮冰观测记录表表D4固定冰观测记录表-表D5冰山观测记录表-表D61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I)表D62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II)表D7盐度分析记录表表D8 CTD观测记录表表D9漂流浮标记录表-表D10船只锚碇测流记录表表D11声学多普勒测流记录表均加船船mmmH00,0地心M船孙孙押胛鹅勰嬲拍曲“趴弛跎弘踮弱前 言GBT 1276322007GBT 12763200 l ooo,1 200,1 500,2 ooo2 500,3 ooo(水深大于3 ooo in时,每千米加一层)
5、 25底层注1:表层指海面下3 m以内的水层。注2:底层的规定如下:水深不足501,11时,底层为离底2m的水层I水深在50m200i311范围内时,底层离底的距离为水深的4l水深超过200 rll时,底层离底的距离,根据水深测量误差、海浪状况、船只漂移情况和海底地形特征综合考虑,在保证仪器不触底的原则下尽量靠近海底。注3: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距离小于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可免测接近底层的标准层。52观测方法521 温盐深仪(cTD)定点测温5211仪器设备CTD仪分实时显示和自容式两大类。5212观测步骤和要求CTD仪操作主要包括室内和室外操作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控制作业进程,后者则是收放水下单元
6、,但两者应密切配合、协调进行。具体观测步骤和要求如下:a)观测期间首先应按表D8的格式记录有关信息;并在计算机中输入观测日期、文件名、站位(经度、纬度)和其他有关的工作参数。5GBT 1276322007b)投放仪器前应确认机械连接牢固可靠,水下单元和采水器水密情况良好。待整机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后开始投放仪器。c) 将水下单元吊放至海面以下,使传感器浸入水中感温3 min5 min。对于实时显示CTD观测前应记下探头在水面时的深度(或压强值);对自容式CTD,应根据取样间隔确认在水面已记录了至少三组数据后方可下降进行观测。d)根据现场水深和所使用的仪器型号确定探头的下放速度。一般应控制在10
7、ms左右。在深海季节温跃层以下下降速度可稍快些,但以不超过15 ms为宜。在一次观测中,仪器下放速度应保持稳定。若船只摇摆剧烈,可适当增加下放速度,以避免在观测数据中出现较多的深度(或压强)逆变。e) 为保证测量数据的质量,取仪器下放时获取的数据为正式测量值,仪器E升时获取的数据作为水温数据处理时的参考值。f)获取的记录,如磁盘、记录板和存储器等,应立即读取或查看。如发现缺测数据、异常数据、记录曲线间断或不清晰时。应立即补测。如确认测温数据失真,应检查探头的测温系统,找出原因,排除故障。g)CTD仪测温注意事项:1) 释放仪器应在迎风舷,避免仪器压入船底。观测位置应避开机舱排污口及其他污染源。
8、2)探头出入水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和船体碰撞。在浅水站作业时,还应防止仪器触底。3)利用CTD测水温时,每天至少应选择一个比较均匀的水层与颠倒温度表的测量结果比对一次。如发现CTD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及时检查仪器,必要时更换仪器传感器,并应将比对和现场标定的详细情况记人观测值班日志。4)CTD的传感器应保持清清。每次观测完毕,须冲洗干净,不能残留盐粒和污物。探头应放置在阴凉处,切忌曝晒。522走航测温5221仪器设备抛弃式温深仪(XBT)、抛弃式温盐深仪(XCTD)和走航式CTD(MVP300)等皆可按观测要求,在船只以规定船速航行下投放。5222观测步骤和要求使用XBT、XCTD和
9、MVP300等仪器走航测温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如下:a) XBT和XCTD观钡4。1)仪器探头投放前,输入探头编号、型号、时间、站号、经纬度,并进入投放准备状态。2)应用手持发射枪或固定发射架(要求良好接地),将探头投入水中。带有仪器控制器的专用计算机便开始显示采集数据或绘制曲线。3)探头的投放,最好选在船体后部进行,以免导线与船舷磨擦。b)走航式CTD(MVP300)观测:1)绞车系统自检、数据采集及通讯软件自检、GPS数据检测。2)按观测要求,船只以规定船速航行。3)投放CTD拖鱼,并储存数据。4)回收CTD拖鱼。523颠倒温度表测温方法见附录B。524标准层水温的观测标准层的水温,可利用fT
10、D、XBT、XCTD和走航式CTD(MVP300)等仪器测得的标准层上、F相邻的观测值通过内插求得;也可利用颠倒温度表测得。6GBT 1 27632200753资料处理531 CTD仪观测记录的整理CTD资料的处理原则上按照仪器制造公司提供的数据处理软件或通过鉴定的软件实施。其基本规则和步骤如下:a) 将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转换成压力、温度及电导率数据;b)对资料进行编辑c) 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剔除坏值、校正压强零点以及对逆压数据进行处理等;d)进行各传感器之间的延时滞后处理;e)取下放仪器时观测的数据计算温度,并按规定的标准层深度记存数据。532现场XBT、XCTD和走航式CTD(M
11、VP300)资料处理走航测温资料处理的规则如下:a)XBT、XCTD和走航式CTD(MVP300)探头测量的原始数据,通过厂家提供的数据处理软件或通过鉴定的软件进行转换和处理。b)XBT的资料信息也可通过发射机向有关卫星发射。c)XCTD应通过它的校准系数计算出温度等要素。533颠倒温度表观测记录的整理方法见附录B。6盐度测量61技术指标611盐度测量的准确度主要根据项目的要求和研究目的,同时兼顾观测海区和观测方法的不同以及仪器的类型,按表3确定盐度测量的准确度衰3盐度测量的准确度和分辨宰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 分辨率l 士002 0 0052 士005 O0l3 土02 005612观测时次盐度
12、与水温同时观测。大面或断面测站,船到站观测一次;连续测站,每小时观测一次。613盐度测的标准层次盐度测量的标准层次与温度相同,见表2。62观测方法621 温盐深仪(即CTD)定点测量盐度基本步骤和要求如下:a) 利用CTD测量盐度与测量温度是在同一仪器上实施,其观测步骤和要求基本相同,见5212。b)利用CTD测盐度时,每天至少应选择一个比较均匀的水层,与利用实验室盐度计对海水样品的测量结果比对一次。深水区测量盐度时,每天还应采集水样,以便进行现场标定。如发现CTD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及时检查仪器,必要时更换仪器传感器,并应将比对和现场标定的详细情况记人观测值班日志。c) CTD
13、的电导率传感器应保持清洁。每次观测完毕,都须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不能残留盐粒或污物。7GBT 1276322007622走航测量盐度利用XCTD和走航式CTD(MVP300)测盐度与利用这些仪器测温度的观测步骤和要求相同,见5222。623实验室盐度计测量海水样品盐度见附录A。63资料处理631 CTD仪测盐度资料的处理CTD测得的盐度记录,可照531进行整理。测量的电导率值换算成盐度后,如在跃层中有明显的“异常尖锋”存在时,应将电导率或温度测量值进行时间滞后订正,然后再重新计算盐度。632 XCTD和走航式cTD(MVP300)资料处理XCTD和走航式CTD(MVP300)资料处
14、理见532。633实验室盐度计测量海水样品盐度资料处理见附录A。7海流观测71技术指标711观测要素主要观测要素为流速和流向。辅助观测要素为风速和风向,辅助要素的观测应符合GBT 1 27633的有关规定。712测量的准确度海流观测方式多种,有定点测流、漂流浮标和走航测流。对于定点测流,应达到表4中规定的准确度。寰4海流观测的准确度流速 水深 准确度(cms) m 流速 流向200 士5 cms200 士3 cms5。200 士5100200 士3713观测层次参照表2,根据需要选定。714海流观测的取样时段流向一般为瞬时值流速值通常使用3 min的平均流速。否则,应在观测记录E说明取样时段。
15、715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与时次海流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应不少于25 h,至少每小时观测一次。预报潮流的测站,一般应不少于三次符合良好天文条件的周日连续观测。72观测方法721 海表面漂移浮标测流7211仪器设备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仪器设备是卫星跟踪海表面漂流浮标。7212观测步骤和要求漂流浮标按以下步骤和要求投放:a) 布放前,应提前租用有关卫星的接收通道。8GaT 1276322007b)投放前,应用信号感应器测试发射机工作情况。发射机工作正常能连续工作,方可投放。c)漂流浮标最好在停船前或开船后1 kn的航速下,在船尾部的左侧或右侧投放。投放时先放漂流袋,后放漂流体。d) 投放结束后,应及时填
16、写漂流浮标观测记录表(见表D9)。722船只锚碇测流7221仪器设备在锚碇船上,用以测流的仪器大致可分为直读和自记两大类。目前常用的主要有直读海流计(非白记)和安德拉海流计(自记)等。7222观测步骤和要求以锚碇船为承载工具,观测海流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如下:a)观测期间首先应按表D10的格式记录观测r:t期、站位(经度、纬度)等有关信息。b)利用直读等类型非自记海流计测海流时,待海流计沉放至预定水层后,即可进行流速和流向的测量。室内终端设备直接显示观测数据,可采用手工记录也可采用记录仪记录。c)安德拉等类型自记海流计观测海流时,可根据绞车和钢丝绳的负载,以及观测任务的具体要求,串挂多台海流计同时
17、测多层海流。测流时应记录观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观测结束后,取出内存记录板,使用厂家配带的交换器与计算机通讯口相连,在计算机上读取观测数据。d) 当施放海流计的钢丝绳或电缆的倾角超过10。时,应对仪器沉放深度进行倾角订正。e)在锚碇船上进行海流连续观测时,应每三小时观测一次船位。如发现船只严重走锚(超过定位准确度要求),应移至原位,重新开始观测。f)周日连续观测一般不得缺测。凡中断观测两小时以上者,应重新开始观测。723锚碇潜标测流7231潜标的组成潜标系统的组成参见图l和图2实例,常用的海流计有ADCP和安德拉海流计等。7232观测步骤和要求锚碇潜标测流按以下步骤和要求实施:a)任务的准备根
18、据研究目的和任务要求,同时参考收集到的观测海区风场、流场、水深、地形和海底底质及船只设备状况,确定锚碇系统的系留方式(见图1和图2实例),并拟定详细的布放方案。出海前进行仪器的实验检查,使海流仪和声学释放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锚碇系统设计、计算,准备好全部器材。b)锚碇系统的投放船只到达锚碇投放点前,进行海流仪的采样设置,再次检查海流仪和声学释放器的工作状态,尤其是无线电发射机的状态。在甲板上连接各部件。船只到达测点后,最好抛锚并用GPS进行准确定位;如果水深太大,船只无法抛锚,则应随时定位,确保锚碇仪器的准确位置。同时,注意调整船向,使作业一舷迎风向。布放步骤:在浅水海区(水深小于200 m
19、),一般应按“先锚后标”的顺序,首先放沉块,然后顺次下放声学释放器、海流计、浮力球;在深水海区,则应按“先标后锚”的顺序,首先顺次下放浮力球、海流计、声学释放器,然后释放沉块,沉块拉着锚定系统直沉海底。以上各步骤都应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海流仪采样设置,开始工作时间,下水时间,沉块着落海底的时间,锚碇的精确位置及有否异常情况等。0GBT 1276322007筹黼 iB玻璃肆卧耐捌玻璃球I艰释放毒图1 锚碇浅水应用型潜标 图2锚碇深水应用型潜标 圈3锚碇明标系统的组成c)锚碇系统的回收一一一回收船只应有GPS或其他定位设备,并应备有工作艇。回收应尽量在良好海况下的日间进行。当船只到达锚碇站后,把声学
20、应答器放至海面下5 m10 m处,发射指令信号,同时注意搜索上浮的浮标。浮标上浮后,用抛钩钩住系统的尼龙绳,利用船上的吊车和绞缆机收回锚碇系统;必要时,亦可放下工作艇,把缆绳系到浮标上收回锚碇系统。724锚碇明标测流7241明标系统的组成与潜标系统相比,主要增加了水上浮筒部分(内装有电池盒和闪光装置)(见图3实例)。7242观测步骤和要求a)锚碇系统的投放一明标投放前,应根据有关规定发布航行通告。明标投放方法与潜标的投放基本相同(见7232a)、b)。-明标上的闪光装置应切实水密,保证正常连续闪光。b)锚碇系统的回收明标目标清晰,当船只到达锚碇站后,即可利用船只上的吊车和绞缆机收回锚碇系统。7
21、25走航测流7251仪器设备走航测流主要使用船载ADCP进行海流观测。1f)GBT 12763220077252观测步骤和要求使用船载ADCP进行海流观测应按以下步骤和要求实施:a) 出海前应进行ADCP、ADCP换能器舱、罗经及GPS等有关设备的检查,使其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b)运行ADCP自检程序,记录测试程序的运行结果。c) 检查计算机,并清理硬盘,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存储ADCP观测数据。d) 准确校准电罗经,设置ADCP的罗经初始角。同时校准时间,将计算机和ADCP的时钟与GPS时钟校准,校准误差应小于10 s。e)按照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设置ADCP的测层间隔、数据平均方式和航次识别
22、符等参数,建立设置文件。f)对新安装的ADCP,应根据底跟踪资料,计算出ADCP换能器的方向修正角,并输入设置文件。g) 启动数据采集程序,调人配置文件,检查基本参数,当一切正常后开始采集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记录原始数据文件、平均数据文件、导航数据文件等。更改ADCP设置后,要及时存储新的设置文件。h)观测过程中,应确保值班人员在位。值班人员应随时观测ADCP系统的工作状态。详细填写值班日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将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值班日记中。i)在航测中,调查船应尽可能保证匀速直线航行,并保证航速不超过ADCP观测的临界速度。j) 结束ADCP观测后,要及时备份硬盘上的观测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763.2 2007 海洋 调查 规范 部分 水文 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