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灯泡发光 C大米霉变 D铁钉生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属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大米霉变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铁钉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属化学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 3个氢原子 、( 2)铁
2、元素 、( 3)水分子 。 答案:( 1) 3H( 2) Fe( 3) H2O 试题分析: 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 数,个数为 1时, 1省略,故 3个氢原子表示为 3H; 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是 “一大二小 ”,故铁元素表示为 Fe;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 2个氢原子构成,故表示为 H2O。 考点:化学用语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AgNO3、 NaCl B NaOH、 HCl C Na2CO3、 HCl D NaCl、 K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酸碱盐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故选 D。 考点:复分
3、解反应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B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C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稀硫酸) D氮气中的氧气(灼热的铜) 答案: C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C中加入硫酸虽然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会生成硫酸钠,带入了新的杂质,可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故选 C。 考点:除杂质 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很小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 A。 考点:分子的
4、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52 00%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2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4个电子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故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4;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故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4个电子;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 期表不能得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用金刚石做导电性实验 C用食醋除去
5、菜刀表面的铁锈 D用水、白糖、柠檬酸、纯碱制汽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金刚石不能导电;食醋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汽水属碳酸饮料,柠檬酸与纯碱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 B。 考点:化学与生活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 N4和 N2的分子构成不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不同。 B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N4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D N4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个 N4分子是由 4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 N2是由 2个氮原子构成的,它们的分子
6、构成不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不同, A正确; N4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单质, B错误; N2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C错误; N4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 D错误。故选 A。 考点:分子的性质、物质的分类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B洗衣后的水用来冲卫生间 C淋浴擦香皂是暂时关上喷头 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会浪费大量的水。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 苯甲酸 (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进行试验验证苯甲酸的某一性质,他们选择了下列物质
7、,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铜片 B铁钉 C大理石 D石蕊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错误;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酸发生反应,能用于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正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正确;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正确。故选 A。 考点:酸的性质 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且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C检验氢气的纯度 D 闻药品气味 答案: C 试题
8、分析: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A错误;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错误;氢气的验纯是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后松开大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气体不纯, C正确;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而是要用手轻轻的扇过来, D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 、 D 。 ( 2)关闭止水夹 E 打开止水夹 C,从 A 中加
9、入液体与锥形瓶 B 中的固体接触,即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观察到 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 3)关闭 C 打开 E,则观察到 G中的蜡烛燃烧更旺,说明通入 G中的气体是 。 ( 4)兴趣小组对 F装置所发生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通入 G中的气体。 实验探究 检验装置 F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钠。 将 F中反应后的固体 物质溶于水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该固体物质的水溶液显 性。 查阅资料后得知,该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证明含有钠元素。 再用其他方法验证。 操
10、 作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将 F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中, a:加入适量的 。 b: 装置 F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含有 CO3 实验结论 综合以上探究可以得出, F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拓展联系 虚线框内的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可用 法和 法。 答案:(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 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CaCO3+2HCl= CaCl2+H2O+CO2 ( 3)氧气或 O2 ( 4) 碱 a: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H2O2 2H2O+O2 排水 向上排气 试题分析: ( 2)实验室用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福建省 漳州市 诏安县 初中 毕业班 质量 检测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