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15-19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pdf
《GB 50215-19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215-19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pdf(1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号文的要求由原煤炭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为强制件国家标准自年月日起施行本规范由煤炭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兖州煤矿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号文的通知由原煤炭工业部
2、负责主编由兖州煤矿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煤矿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专题论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矿井生产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国情采用了矿井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的科研成果初稿提出后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专家讨论会广泛征求设计施工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部门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章与原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篇相比主要内容变动较大的有改革矿井开拓部署吸收国内外成熟的行之有效的采煤方法提高矿井采掘运装备水平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可靠度改革矿井地面布置改革机电设备修理和材料供应体制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请结合设计生产实际注意总结经
3、验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兖州煤矿设计研究院以便今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一节矿井储量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章井田开拓及准备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第二节井口及主要运输大巷位置第三节井田准备及采区布置第四章井筒第一节立井井筒第二节平硐和斜井第五章井底车场及硐室第一节井底车场第二节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第三节硐室第六章采煤方法与采掘机械化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采煤方法与采煤机械化第三节采准工作与掘进机械化第七章水力采煤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开采第三节工艺系统第八章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一节建筑物构筑物保护
4、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二节水体安全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三节铁路保护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四节工业场地及主要井巷保护煤柱留设第九章井下运输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大巷煤炭运输第三节采区煤炭运输第四节井下辅助运输第五节矿井车辆配备及井巷铺轨第十章通风安全及热害防治第一节通风第二节防水防尘防火防煤与瓦斯突出第三节抽放瓦斯第四节安全监测第五节矿井热害防治第十一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第一节提升设备第二节通风设备第三节排水设备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第十二章生产矿井改扩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矿井扩建第三节生产矿井改建第十三章地面生产系统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主副井井口布置及机械设备第三节受煤第四节筛分选矸与破碎
5、第五节装车与储存第六节矸石和脏杂煤处理第七节计量和煤质检查第八节矿井修理车间第九节矿井坑木加工房第十四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和防洪排涝第一节平面布置第二节竖向布置及排水第三节场内运输第四节工业场地防洪与排涝第十五章地面运输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标准轨距铁路站场第三节场外窄轨铁路第四节道路第五节架空索道第六节水运第七节管道输煤第十六章供电配电及照明第一节供电配电系统第二节地面配电第三节井下供配电第四节电力牵引及供电第五节照明第六节雷电保护第十七章自动化生产监测监控信号通信和计算机管理第一节自动化生产监测监控第二节信号第三节通信和计算机管理第十八章地面建筑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主要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第十
6、九章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燃气供应第一节水源第二节室外给水排水第三节室内给水排水第四节井下消防和洒水第五节采暖第六节通风与空调第七节生活供热第八节矿井井筒防冻空气加热第九节锅炉房设备第十节室外供热管道第十一节矿井瓦斯利用及煤气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贯彻执行发展煤炭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广应用煤炭工业井工开采以下简称矿井各项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矿井建设经济效益促进矿井建设现代化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及以上的新建改建及扩建煤炭矿井设计第条矿井设计应体现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原则从我国国情及地质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行科
7、学管理第条矿井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第二章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一节矿井储量第条矿井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进行且必须经认真分析研究后对勘探程度资源可靠性及开采条件等作出评价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工程勘探的意见第条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应计算下列储量一矿井地质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二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三级储量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三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
8、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四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的储量第条矿井采区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厚煤层不应小于二中厚煤层不应小于三薄煤层不应小于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资源条件开采条件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及国家对煤炭的需求等因素经多方案比较或系统优化后确定论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进行第一开采水平或不小于年配产配产应符合合理开采程序厚薄煤层不同煤类搭配开采同时生产的采区数及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并应保证采区及工作面合理接替第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9、三种类型其类型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大型矿井为及以上二中型矿井为三小型矿井为及以下四新建矿井不应出现介于两种设计生产能力的中间类型第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宜按年工作日计算每天净提升时间宜为第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宜以一个开采水平保证第条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的设计服务年限不应小于表的规定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设计服务年限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煤层倾角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及以上续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设计服务年限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煤层倾角煤层倾角煤层倾角第条计算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时储量备用系数宜采用第三章井田开拓及准备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第条井田开拓方式应根据矿井设
10、计生产能力地形地貌条件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条件地面外部条件等因素通过多方案比较或系统优化后确定第条当煤层赋存条件适宜平硐上山有足够的服务年限地形条件适于平硐开拓时应采用平硐开拓方式第条煤层赋存较浅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宜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斜井井筒的倾角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采用串车提升时井筒倾角不应大于二采用箕斗提升时井筒倾角应为三采用普通胶带输送机提升时井筒倾角不应大于第条煤层赋存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井筒需采用特殊方法施工或多水平开采的急倾斜煤层宜采用立井开拓方式第条当采用单一开拓方式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可采用综合开拓方式第条井田面积大储量丰富或瓦斯含
11、量大的大型矿井当条件适宜时可采用分区开拓方式第条当采用斜井或立井开拓时宜开凿二个提升井筒主副井在特殊情况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开凿两个以上提升井筒风井开凿数量应根据通风系统要求生产安全需要合理工期安排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当利用箕斗提升井或装有胶带输送机的井筒兼作进风井时应采用可靠的降尘措施当利用箕斗提升井兼作回风井必须采取防止漏风腐蚀及防爆防尘等措施第二节井口及主要运输大巷位置第条提升井筒的井口位置应根据下列原则经综合比较后确定一有利于第一开采水平开采并兼顾其他水平有利于井底车场布置和主要运输大巷位置选择石门工程量少二有利于首采区布置在井筒附近的富煤块段首采区少迁村或不迁村三井田两翼储量基
12、本平衡四井筒不宜穿过厚表土层厚含水层断层破碎带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弱岩层五工业场地应充分利用地形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且避开高山低洼地和采空区不受崖崩滑坡和洪水威胁六工业场地宜少占耕地少压煤七水源电源较近矿井铁路专用线短道路布置合理第条风井井口位置的选择应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前提下与提升井筒的贯通距离最短并应利用各种煤柱有条件时风井井口也可布置在煤层露头以外第条当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顶底板围岩条件合适且含水量较小或容易自燃的煤层高瓦斯煤层采取安全措施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时主要运输大巷及总回风巷应布置在煤层中第三节井田准备及采区布置第条当矿井划分为阶段开采时阶段垂高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水
13、平辅助运输方式和水平接替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缓倾斜倾斜煤层的阶段垂高为二急倾斜煤层的阶段垂高为倾角及以下的煤层瓦斯含量低涌水量小时应采用上下山开采相结合的方式第条采区开采顺序必须遵循先近后远逐步向井田边界扩展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首采区应布置在构造简单储量可靠开采条件好的块段并宜靠近工业场地保护煤柱边界线当采用斜井开拓主井装备胶带输送机且条件适宜时可利用主副斜井作中央采区上下山二开采煤层群时采区宜集中或分组布置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突然涌水威胁的煤层或层间距大的煤层应单独布置采区三开采多种煤类的煤层应合理搭配开采一般情况下不得分采分运第条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倾角适宜的中厚煤层
14、及薄煤层采区上下山应布置在煤层中厚煤层分层开采应根据煤层分层层数巷道维护状况等因素确定上下山位置分阶段平巷应布置在煤层中不宜布置岩石巷道第条采区参数及巷道断面尺寸应根据煤层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条件所选择的采煤方法等合理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走向长壁开采的采区走向长度为综合机械化采区单翼开采不宜小于双翼开采不宜小于薄煤层及跨上山开采可适当减小普通机械化双翼开采采区走向长度宜为当受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限制时可单面布置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采区参数应相应调整二煤层倾角小于条件适宜时可采用倾斜长壁布置上山部分倾斜长度宜为下山部分倾斜长度宜为三采区巷道断面尺寸应根据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的装备运
15、输通风行人管线安装及采后断面压缩率复用要求等确定综合机械化工作面胶带输送机顺槽巷道净断面不宜小于回风顺槽净断面不宜小于输送机上下山的净断面不宜小于运料通风和行人上下山的净断面不宜小于第条采区生产能力应根据地质条件煤层生产能力采掘机械化程度和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及其接替关系等因素确定应提高工作面单产采区内同时生产的综采工作面宜为一个面不应超过两个面普采工作面宜为两个面不应超过三个面第条矿井同时生产的采区个数应符合表的规定矿井同时生产的采区个数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采区个数个及以上及以上续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采区个数个及以下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薄煤层矿井和构造复杂的矿井其同时生产的采区个数可
16、适当增加第条设计的井巷工程量应保证采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高瓦斯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应计入开采解放层和抽放瓦斯所增加的井巷工程量第条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及采区巷道支护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巷道埋深围岩岩性巷道用途及服务年限巷道受采动影响的程度通风安全要求等因素确定岩石巷道宜采用光爆锚喷支护煤层巷道和半煤岩巷道可采用金属支架锚杆等支护第四章井筒第一节立井井筒第条立井井筒应采用圆形断面其断面尺寸应根据提升容器的类型数量最大外形尺寸井筒的装备方式梯子间管路电缆布置允许施工误差及所需通过的风量确定圆形井筒的净直径应按进级直径以上的井筒和采用钻井法沉井法施工的井筒可不受此限制第条井筒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应
17、根据井筒用途服务年限井筒穿过岩层的强度及含水性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井筒穿过表土层断层破碎带或含水基岩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后采用注浆法冻结法钻井法沉井法帏幕法等施工方法其井壁结构可选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复合井壁含水丰富的厚表土层地区表土段井壁及表土与基岩结合处的井壁结构应加强表土段井壁结构和井筒设计除应符合现行的煤炭工业抗震设计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第条井筒提升罐道应采用钢罐道或钢丝绳罐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钢罐道宜采用型钢组合罐道型钢整体罐道或钢轨罐道二钢丝绳罐道宜采用密封或半密封式钢丝绳对提升终端荷载不大服务年限较短的井筒也可采用股丝普通钢丝绳第条罐道梁可采用简支梁连续
18、梁及悬臂梁布置形式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悬臂梁其悬臂长度宜小于罐道梁的间距应根据所选用的罐道长度及罐道受力大小确定宜为井筒中各种梁与井壁的固定方式宜采用树脂锚杆固定第条井筒装备选用型钢时在满足受力情况下应选用同型号的型井筒内所有金属构件及连接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条件适宜时井筒装备构件宜采用耐腐蚀材料第条井底水窝深度与清理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井底水窝深度应根据井筒用途井筒装备提升系统水窝清理方式井筒延深方式等因素确定二箕斗井的清理方式应根据井底与大巷的相对关系确定箕斗井井底在运输水平以下应设清理硐室及清理斜巷箕斗井井底在运输水平以上应设清理硐室及清理平巷三罐笼井井底的清理方式可利用巷道与箕斗井清理巷道
19、连通集中进行清理或在井底水窝设水泵进行清理但必须设置便于行人的通道第二节平硐和斜井第条平硐或斜井井筒断面尺寸应根据运输设备的类型下井设备最大尺寸管路电缆布置人行道宽度操作维修要求及所需通过风量确定当平硐或斜井井筒穿过表土层断层破碎带含水基岩软弱岩层时其井壁宜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可缩金属支架支护必要时可采用二次支护方式基岩段井壁宜采用光爆锚喷支护第条斜井井筒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胶带输送机提升的斜井井筒胶带输送机一侧最突出部分与井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另一侧铺设单轨检修道并设人行道如有其他可靠的检修运输措施可不设检修道只设人行道二采用双钩串车或箕斗提升的斜井井筒应按双轨布置仅有一个水平时也可以布置成
20、三根轨在井筒中部设双道错车三采用人车运送人员的斜井当为双钩提升时应在井口和井底适当地点分别设置人车停放线单钩提升时可在井口或地面设置人车停放线第条箕斗及胶带输送机提升的斜井应设置井底水窝水窝泵房及沉淀池第五章井底车场及硐室第一节井底车场第条井底车场布置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大巷运输方式运量井筒提升方式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相对位置以及地面生产系统布置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井底车场巷道和主要硐室的位置应选择在稳定坚硬的岩层中并宜避开较大断层含水层松软岩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第条煤炭运输采用固定式矿车时主井空重车线的长度宜各为列车长度的倍采用底卸式矿车时主井空重车线长度视线路布置及调车方式确定辅助运
21、输采用固定式矿车列车运行时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宜各为列车长度的倍辅助运输采用其他方式时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副井空车线一侧应并列布置一条材料车线材料车线宜按辆至列材料设备车的长度确定第条采用轨距或矿车的斜井甩车场平曲线半径可采用竖曲线半径宜采用提升牵引角矿车上提时钩头车的运行方向与提升钢丝绳的牵引方向的夹角不应大于空重车线的高差且不宜大于空重车线的长度根据大巷运输方式确定但不应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倍采用其他车辆提升的井筒其甩车场平竖曲线半径应根据选择车辆的参数确定第条井底车场调车作业应采用机械操作并应辅以必要的自动滑行矿车进罐笼或翻车机的作业应采用机械操作并宜采用集中控制第二节井底车场
22、通过能力第条采用机车运输时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应根据运行调度图表确定编制图表时可采用下列速度和时间一当机车位于列车前后运距小于时列车速度采用运距在时列车速度采用二当机车位于列车前运距大于时列车速度采用三当机车单独运行运距小于时机车速度采用运距大于时机车速度采用四机车摘钩挂钩转换运行方向启动和通过手动道岔的时间宜各采用五机车牵引底卸式矿车通过卸载坑的速度宜采用第条井底车场内调车方式采用自动滑行时车辆在各线段的运行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直线段不宜大于二阻车器前宜为最大不应超过三曲线段宜为最大不应超过第条采用机车运输时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所有列车
23、的净载煤重每一调度循环时间第条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应大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第三节硐室第条井底车场的硐室应根据设备安装尺寸进行布置并应便于操作检修和设备更换符合防水防火等安全要求第条用罐笼提升的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两侧巷道均应设双边人行道各边宽度不应小于连接处巷道的高度和长度应满足设备布置和通过最长材料及罐笼同时进出车层数的要求其净高不应小于长度不应小于用箕斗提升的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应根据生产及施工需要布置第条井下主变电所与主排水泵房应联合布置并应靠近敷设排水管路的井筒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的通道中应设栅栏门和易于关闭的密闭门主变电所与主排水泵房之间应设置防火门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应高出主排水泵房
24、地面以上并应设置平台平台尺寸应在发生事故时能运送排水设施管子道的净断面应保证安设排水管后能通过水泵或电动机管子道应设人行台阶和铺设轨道第条井下水仓应为两条独立的互不渗漏的巷道组成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应能正常使用井下水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矿井正常涌水量在及其以下井底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矿井正常涌水量二矿井正常涌水量大于井底水仓有效容量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三水砂充填黄泥灌浆的矿井井底水仓有效容量应加的昼夜平均充填水量或灌浆水量四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采区正常涌水量五水仓进口处应设置篦子对水砂充填水力采煤和其他涌水中带有大量杂质的矿井还应设置沉淀池六水仓宜采用机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215 1994 煤炭工业 矿井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