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
《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月v12 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Cotton covered spandex grey yarn 2001-12-28发布2002-07-01实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FZ/T 12010-2001 目次前言.E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2 5 要求.36 试验方法.7 7 检验规则.9 8标志、包装.9 附录A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试验方法10 附录B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附录c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纤维含量定量物理分析方法.图1
2、标志内容.9表1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 3 表2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5表3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表4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 6 表5管纱取样数和试验次数.7 表6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9FZ/T 12010-2001 前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参照GB/T398-1993棉本色纱线标准和1997乌斯特统计值制定。本标准与1997乌斯特统计值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采用了其纱线质量普梳棉纱(环键纺)、精梳棉纱(环键纺)中下列统计值作为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相关质量指标制定的依据a)成纱重量变异系数CV(%);b)条干均
3、匀度变异系数T(%);c)偶发纱疵(个105m); d)断裂强度(cN/tex);e)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本标准包含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本标准规定氨纶纤维含量差异绝对数(%)指标值为分等质量指标以及氨纶纤维含量定量化学、物理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5%15%的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本标准的附录B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内容参照FZ/T73011-1998针织腹带附录A制定。本标准技术标准水平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接近国际一般水平。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
4、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m FZ/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棉纤维包氨纶长丝纺制)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5%15%的环键纺机制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5、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398-1993 棉本色纱线GB/T 2543. 2-200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2部分z退捻加捻法GB/T 2910-1997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eqvISO 1833 :1997) GB/T 3292-1997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GB3916-1997 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eqvISO 2062: 1993) GB/T 4743-1995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neqISO 2060. 2:1993) FZ/T 01050-1997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
6、法电容式FZ/T 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 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FZ/T 10013. 1-1999 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本色纱线及染色加工线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空芯纱疵包芯纱截面中氨纶长丝断头,使纱条的一段仅有包缠棉纤维而无氨纶长丝。3. 2 包覆不良纱疵包芯纱中棉纤维没有全部包缠氨纶长丝,使氨纶长丝部分外露。3. 3 露芯纱疵包芯纱中氨纶长丝外无包缠棉纤维,使氨纶长丝全部裸露。1 FZ/T 12010-2001 4 分类4. 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线
7、密度以I000 m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4.2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原料代号,棉为C,氨纶为S。棉与氨纶?昆纺比例的写法规定为z棉的含量氨纶的含量,例如:棉93%,氨纶7%,应写为C/S93/7。4. 3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公定回潮率按干重混纺比例,以棉公定回潮率8.5%和氨纶公定回潮率1. 3%,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取舍为一位,其计算见式(1):式中:W一一公定回潮率,%;We一一棉公定回潮率,%;Ws一一氨纶公定回潮率,%;Pc一一棉含量,%;Ps一氨纶含量,%。W-WePc十WsPs- 100 . ( 1 ) 4.4 棉氨
8、纶包芯本色纱的品种代号按原料、混纺比例、纺纱工艺、纱线密度、氨纶长丝的规格(加圆括号)以及用途表示。例如z针织用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其线密度为13tex;氨纶长丝的规格为44. 4 dtex(40D);棉与氨纶混纺比例为C/S93月,其品种代号为:C/S93/7 13(44. 4 dtex(40D)K。4.5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标准重量4.5. 1 100 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g)按式(2)计算z式中zT, mk =IO mk一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单位为克每100米(g/100m); T,一一纱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4.5.2 100 m纱的标准干燥重量
9、(g)按式(3)计算zT, 100 m -一。10,. 100 + w 式中:m。一一100ni纱的标准T燥重量,单位为克每100米(g/100m); T,一一纱的绪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w一公定回潮率,%。4.6棉氨纶包芯本色纱设计线密度必须与其最后成品公称线密度相等。4. 7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称线密度的100m纱标准重量规定 ( 2 ) . ( 3 )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称线密度的100m纱标准重量应按不同回潮率、棉与氨纶不同混纺比例分别计算。2 例如:C/S93/7 13(44.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标准重量的计算za) C/S 93/7 13(44.
10、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定回潮率WC%)的计算:W(%) = 8.5 93 + 1. 3 7 FZ/T 12010 2001 b) C/S 93/7 13(44.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g/100 m)的计算:13.00 k一一一1. 300 10 c) C/S 93/7 13(44.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标准干燥重量(g/100m)的计算:13.00 10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 204 10 100十8.0、飞求要术技的纱色本芯包纶氨4棉i求梳UUU要dFhEM表1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
11、要求质量指标条干均匀度公称等单纱强力百米重量黑板棉单纱断裂线密度变异系数变异系数黑板条干条干均匀黑板棉结杂质优等纱强度百米重tex 均匀度10块度变异系数结粒数总粒数纱疵cN/tex 量偏差CV CV (英制支数别% % 板比例CV 粒g粒g个105m (gf/tex) % 王三优:二三% 、户、二4三、 主二不低于主三优11. 5 2. 5 7: 3: 0: 0 17.0 30 50 11 13 10. 3 16. 0 3. 7 0: 7: 3: 0 20.0 65 100 (55 44) (10. 5) 20.5 5. 0 0: 0: 7: 3 23.0 100 140 优11. 0 2.
12、 5 7: 3: 0: 0 16. 5 30 50 14 15 10. 5 15. 5 3. 7 0: 7: 3: 0 19. 5 65 100 (43 37) (10. 7) 20.0 5.0 0: 0: 7: 3 22.5 100 140 优10. 5 2. 5 7: 3: 0: 0 16.0 30 50 16 20 10.7 15. 0 3. 7 0: 7: 3: 0 19.0 65 100 2. 5 (36 29) (10. 9) 19. 5 5.0 0: 0: 7: 3 22. 0 100 140 40 优10.0 2. 5 7: 3: 0: 0 15. 5 30 50 21 30
13、10. 9 14. 5 3. 7 0: 7: 3: 0 18. 5 65 100 (28 19) (11.1) 19.0 5.0 0: 0: 7: 3 21. 5 100 140 一优9. 5 2. 5 7: 3: 0: 0 15.0 35 65 31 35 10. 7 14. 0 3. 7 0: 7: 3: 0 18. 0 70 110 (18 17) (10. 9) 一18. 5 5.0 0: 0: 7: 3 21. 0 105 150 一优9. 0 2. 5 7: 3: 0: 0 14. 5 35 65 36 80 10. 5 一13. 5 3. 7 0: 7: 3: 0 17. 5 7
14、0 110 2. 8 (16 7) (10. 7) 一18. 0 5. 0 0: 0: 7: 3 20.5 105 150 一3 FZ/T 12010-2001 表1(续)质量指公称等线密度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tex 个3000 m 个3000 m (英制支数别二二优。1 11 13 一3 5 (55 44) 一5 10 一优。1 14 15 3 5 (43 37) - 5 10 一优。1 16 20 一3 5 (36 29) 5 10 优。1 21 30 一3 5 (28 19) 5 10 优。1 31 35 一3 5 (18 17) 一5 10 优。1 36 80 3 5 (16
15、7) 一5 10 5.2 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见表2。4 个3000 m z三。3 5 。3 5 。3 5 。3 5 。3 5 。3 5 标氨纶纤维含量实际捻差异绝对数系数% 范围o. s 360 530 士1.0 0. 5 350 520 士1.0 土0.5350 520 1. 0 o. 5 350 510 土1.0 土0.5340 500 土1.0 土0.5 340 500 士1.0 FZ/T 12010-2001 表2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质量指公称等条干均匀度线密度单纱强力百米重量黑板棉变异系数变异系数黑板条干条干均匀结粒数tex CV CV 均匀度10块度变异系数粒
16、g(英制支数别% % 板比例CV 4二二运二(优:二三)% 不低于二优10.5 2.5 7: 3: 0: 0 14.5 20 10 13 一15.0 3. 7 QI 7 I 3 IQ 17. 5 40 (56 44) 一一19. 5 5.0 0: 0: 7: 3 20.5 60 优10.0 2.5 7: 3: 0: 0 14.0 20 14 15 14. 5 3. 7 0: 7: 3: 0 17. 0 40 (43 37) 20.0 60 一19.0 5.0 0: 0: 7: 3 优9. 5 2.5 7: 3: 0: 0 13. 5 20 16 20 14. 0 3. 7 0: 7 .: 3:
17、 0 16. 5 40 (36 29) - 5.0 0: 0: 7: 3 19. 5 60 一18.5 优9.0 2.5 7 I 3: 0 I 0 13.0 20 21 30 一13. 5 3. 7 0: 7: 3: 0 16.0 40 (28 19) 18.0 5.0 0: 0: 7: 3 19.0 60 一31 40 优8. 5 2. 5 7: 3: 0: 0 12. 5 20 一13. 0 3. 7 0: 7: 3: 0 15.5 40 (181日一17. 5 5.0 0: 0: 7: 3 18. 5 60 质量指公称等线密度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tex 个3000 m 个3000
18、 m 个3000 m (英制支数)别主三二主二优。1 。10 13 一3 5 3 (56 44) 5 10 5 优。1 。14 15 3 5 3 (43 37) 一5 10 5 优。1 。16 20 一3 5 3 (36 29) 5 10 5 优。1 。21 30 一3 5 3 (28 19) 一一5 10 5 31 40 优。1 。3 5 3 (18 15) 一一5 10 5 5,3 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见表3.标黑板棉优等纱单纱断裂结杂质纱疵强度百米重总粒数cN/tex 量偏差个105m 粒g运二(gf/tex) % 二二主25 11. 8 50 75 02. 0
19、) 25 11. 8 50 75 02. 0) 25 11. 8 50 30 土2.5 75 02. 0) 25 12.0 50 75 02. 2) 25 12. 0 50 75 02. 2) 标氨纶纤维含量实际捻差异绝对数系数% 范围士o.5 土1.0 360 520 士0.5360 520 士1.0 士0.5士1.0 350 510 o. 5 土1.0 350 510 0.5 350 510 土1.0 5 FZ/T 12010 2001 表3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tex 标准样照编号(英制支数)11 15 优等010 (55 37) 一等011 16 20
20、 优等020 (36 29) 一等021 21 30 优等030 (28 19) 一等031 32 60 优等040 (18 10) 一等041 61及以上优等060 (9及以下一等061 5,4 精榄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见表4。表4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tex 标准样照编号(英制支数)8 15 优等210 (70 37) 一等211 16及以上优等220 (36及以下)一等221 5. 5 分等规定5. 5. 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规定以同品种(氨纶长丝品牌、产地、批号、规格相同)一昼夜三个班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
21、方法进行试验,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5. 5. 2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评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品。5. 5. 3 优等品纱以单强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空芯纱疵数(个3000 m)、包覆不良纱疵数(个3000 m)、露芯纱疵数(个3 000 m)、氨纶纤维含量差异绝对数(%)、十万米纱疵十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5. 5. 4 一、二等品纱以单强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空芯纱疵数(个3000 m)、包覆不良纱疵数(个3000 m)、露芯纱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FZ 12010 2001 棉氨纶包芯 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