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pdf
《GB 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JT 17626. 5-1999 前本标准等|司采用IEC61000 4 5: 1995(电磁兼容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5分部分:浪滔(冲击)抗扰度试验队本标准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国家标准的之,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标准zGB/T 17626. 1-1998 GB/T 17626. 2-1998 GB/T 17626.3 1998 GB/T 17626. 4-1998 GB/T 17626.5-1999 GB/T 17626. 6一1998GB/T 17626.7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租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
2、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测量仪器导则抗扰度试验总论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问波的测量和GB/T 17626.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杭扰度试验GB/T 17626.12-1998 电磁
3、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作组归罚。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机械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等。本标准主要起草入:陈世钢、王素英、姚带月、聂定珍、文芳。GB/T 17626.5-1999 IEC前言1)国际电工委员会OEC)是由各个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C1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jU界性的标准化组织。其宗旨是在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内促进所有与标准化问题有关的国际合作。为此.除了开展骂他活动之外,IEC还出版国际标准。其制定工作由各
4、技术委员会负责p任何对所-j论内容感兴跑的I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这项工作。与IEC有联络的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也参与制定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lSO)按两个组织间的协议密切合作。2) IEC有关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定或协议是由技术委员会作出的.技术委员会代表了对这问题有特别兴趣的所有国家委员会.并尽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致意见。3)这些决定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以推荐形式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4)为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同意尽量采用IEC国际标准为官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在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应明确指出
5、与相应IEC标准之间的任何不同。国际标准IEC61000-4-5是由IEC第65技术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的第65A分委员会(系统方面)制定的。本标准为IEC61000第4部分的第5分部分。根据IEC107导则,本标准具有基础电磁兼容出版物的地位。本标准的文本基于下列文件:DlS 表决报告65A 41 (CO) 65A/168/RVD 77B 25 关于投票批准这个标准的全部资料可以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找到tlo附录A是本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录B仅作为参考件。l二lGB!T 17626. 5 1999 IEC寻|言本标准是IEC61000 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的构成如f:第一
6、部分:综述综合考虑(概述、基本原理)定义、术语第二部分:环境环境的描述环境的分类兼容性电平第二部分限值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当它们不属于产品委员会的责任范围)第四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测量技术试验技术第五部分安装和减缓导则安装导iJ!tl减缓方法和装置第九部分z其他每一部分被进一步分成分部分,作为标准或技术报告出版。本分部分是一个国际标准,给出了与浪涌(冲击)电压和电流有关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滴(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5-1999 idt IEC 61000-4 5: 1995 1 范围Electromagnetic compatib
7、ility-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bniques Surge immunity test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对由升关和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浪涌(冲击)的抗扰度委求、且t验方法和推荐的试验等级范围,规定了几个与不同环境和安装状态有关的试验等级。本标准提出的要求适用j电气和电子设备。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定设备在遭受来自电力线和互连线上离能是骚扰时的性能。本标准规定了:一试验等级,一试验设备g试验配置:一试验程序。在试验主要试验的任务就是要找出EUT在规定的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对白开关或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有一定危害电平的浪涌(冲击)电压的反应。本标准
8、不对绝缘物耐高压的能力进行试验c4-标准不考虑豆市霄a本标准不对特殊设备或系统的试验作出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供个-般性的基本依据。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设备制造商)有责任为其设备选择合适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等级。2 .ll F目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1版本均为有效c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4365-1995 电磁兼容术语(idtIEC 50(1 61) :1990) GB/T 16927. 1- -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2般试验要求Ce
9、qvIEC 60-1:1989) IEC 469-1: J 987 脉冲技术和设备第-部分:脉冲术语和定义3 概述3- 1 开关瞬态系统开关瞬态与以下内容有关za)主电源系统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组的切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8-02批准2000- 03-01实施!飞GB/T 17626.5-1999 bl配电系统内在仪器附近的轻微开关动作或者负荷变化sc)与开关装置有关的谐振电路,如晶闸管;d)各种系统故障,例如对设备组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3. 2 雷电瞬态雷电产生浪涌(冲击)电压的主要原理如下a)直接雷击于外部电路(户外),注人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电j示:
10、b)在建筑物内、外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相电流的间接雷击(即孟层之间或云层中的雷击或击F附近物体的雷击,这种雷击产生电磁场hc)附近直接对地放电的雷电入地电流祸合到设备组接地系统的公共接地路径。当保护装置动作时,电压和电流可能发生迅速变化,并可能祸合j1J内部电路。3. 3 瞬态的模拟a)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应尽可能地模拟上述现象;h)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在同一线路中,例如在电源网络中(直接糯合h那么信号发生器在受试设备的端口能够模拟4个低阻抗源;c)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不在同一线路中(间接柄合),那么信号发生器能够模拟)个商阻抗源。4 定义除非另有说明,下述)义以及GB/T4365中的定
11、义适用于本标准。4. 1 平衡线balanced lines 一对被对称激励的导体,其差模到共模的转换损失小于20dBo 4.2 稿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 将能量从个电路传送到另个电路的电路。4.3 去搞网络decoupling network 用于防止施加到EUT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不作试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4.4 持续时间duration 规定泼形或特征存在或持续的时间。4. 5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受试设备。4.6 波前时间front time 浪涌(冲击)电压的波前时间T1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30%峰值和9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
12、应时间间隔T的1.67倍(见图2)。浪涌(冲击)电流的波前时间T,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10%峰值和9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隔T的1.25倍(见图3)。4. 7 抗扰度immunlty 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参见GB/T4365) 4.8 电气设备组electrical installation 用来实现某种特殊目的或多种目的并有协调特性的一组有关电气设备。4.9 互连线interconection lines 包括3一一1/0线(输入/输出线路h-通信线;平衡线。1. I GB/T 17626.5-1999 4. 10第级保护pnmary protectl
13、on 防止大部分能量超越指定界面传播的措施。4. 11 上升时间T1 se tlme 脉冲瞬时值首次从给定下限值上升到给定上值所经历的时间。(参见GB/T13 65) 注:除特别指明外,下限值丰田上限值分别定为脉冲幅值的10%和90%。4.12 第二级保护seconary protection 抑制从第级保护让通的能量的措施。它可以是个特殊装置也可以是EUT因有的特性L注让通Oet-through),.是指浪涌(冲击)没有或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地通过液漏(冲击)保护性嚣。4. 13 浪涌(冲击)surge 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是先快速t升后缓慢F降。注以下简称浪酒(冲击)为
14、浪涌。4. 14 系统system 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来达到特定目标的、由相互依赖部分组成的集合。注革统被认为用一假想的界面将其与环境和其他外部系统分离,该界面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系统受到环境和外部系统的影响,或者系统本身对环境和外部系统产生影响囚4.15 半峰值时间T,time to hal-value 1, 浪涌的半峰值时间T,是一个虚拟参数,它定义为虚拟起点。,(见图2)和电乐(电流)-F降到半峰值时的时间间隔s4. 16 瞬态TramierIT 在阀相邻稳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参见GB/T 436S) 5 试验等级优先选择的试验
15、等级范围如表1所示。表l试验等级等级1 开路i式验电压(士10Yc).kV 3 4 洼,X为开放等级,可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来选择;安装类别在附录B的B3中给出。5000定L24特., 较低的试验等级也应得到满足(见8.2)。对不同界面的试验等级的选择见附录A,6 试验设备6. 1 组合波混合)信号发生器(1.2/50问8/20阳)图l为组合波信号发生榜的电路原理图。选择不同元件RsLR2 Rm. 1 (和飞的值,以便信号发生器产生1.2/50的电压浪涌(开路状态下)和8/20阳的电流浪涌(短路情况),此时信号发生器的等效输出阻抗为20。为方便起见,定义浪涌信号发生器的等效
16、输出阻扰为开路输出电压峰值与短路输出电流峰值之比能产生1.2/50开路电压波形、8/20短路电流披形的信号发生辑被称为组合波浪涌信号发生器CCWGl或混合信号发生器口世GB/T 17626. 5 1999 1 电压和电流波形是EUT输入阻抗的函数D当浪涌力日至设备时,由T安装的保护装置的适当动作、或当没有假护装l1:或保护装置不功作而导致飞弧或击穿时,EUT的输入阻抗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当负载瞬归j变化时,且同试验信号发生器必须能输出负载瞬间变化所需的1.z/so !lS电压波和启/20电流波。2 本标准中描述的组合波信号发毛主器与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混合信号发生器相同6. 1- 1 组合波信号发
17、生苦苦的特征与性能汁跻输出也比21主少在0.5kV-4. 0 kV 1围内能输出;1良涌也!五液形,见民:12和表2;开路输出电压容差:士10%; 知路输出电流至少在O.25 kA2. 0 kA范围内能输出;浪涌电流波形.见图3和表2; 短路输IH电流容差;士10%; 极性:if/负,相位偏移:随交流电源相角在oo360变化;重复率=每分钟至少斗欠。应该使用输出端浮地的信号发生器。对1专门的试验条件(见第7章和附录B的B1J.应包括附加的电阻Clon或40m以增加要求的等效源阻抗。这时和锅台/去稿网络相连的开路电压波和短路电流波不再分别是1.2/50阳和lk2仆:! (混合波)波形了。6. ,
18、. 2 信号发生器特性的校验为f比较不同倍号发生器的试验结果,应校验信号发生器的特忡。为此.必须破f.程序测量f占号发生器的最基本特性。信号发生稽的输出应与有足够带宽和电压量程的测量系统连接,以便监视波形的特性b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应在充电电压相同时,于开路状态(负载大f或等T10 kO)和短路状态(负载小子或等于0.1m下校验。.注与if路电压().5 k V对应的短路电流最小为0.25kA,与开路电压.1.0kV对应的短路电流段小为21jkAe6.2 符合CCITT的10/700s试验信号发生器图4为10/7000阳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选择不同元件氏、c、氏、Rm、C和jRm己的值,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626.5 1999 电磁 兼容 试验 测量 技术 浪涌 冲击 抗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