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1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年月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年月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第号文的通知由我部综
2、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和高校共个单位对原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进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修订稿又经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改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十三章和十七个附录对原规范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主要内容有一对工程勘察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局限于提供地质资料而要更多地涉及场地地基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利用的分析论证以体现勘察应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二扩大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尾矿坝与贮灰坝等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三加强了岩土工程评价的针对性除规定
3、了评价原则外还分别对各类岩土工程和各种岩土条件下如何结合具体工程进行分析计算与论证作了相应的规定四提出了岩土工程勘察分级以便在工程实践中按照工程的复杂性和难易程度区别对待有利于确保工程勘察质量和勘察生产技术管理的合理化五既总结了我国建国四十多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又注意尽量向国际通用标准靠拢和采用国际通用技术法则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曾经过多次工作会议专访和广泛征询意见吸收了全国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界专家的建议经次反复修改提出送审稿于年月在承德会议上审查通过并按审查会意见进一步定稿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北京东直门内大街号邮编供今后
4、修订时参考建设部年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目次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第一节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第二节岩土分类与鉴定第三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第一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第二节地下洞室一般规定岩体洞室土体洞室第三节岸边工程第四节管道与架空线路工程管道工程架空线路工程第五节尾矿坝与贮灰坝尾矿坝贮灰坝第六节边坡工程第七节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第八节桩墩与沉井第九节岩土加固与改良第十节现有建筑物的加载与保护第四章场地稳定性第一节岩溶第二节滑坡第三节崩塌第四节泥石流第五节采空区第六节地面沉降第七节强震区场地与地基第八节断裂第九节地震液化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第一节湿陷性土第二节红粘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三节
5、软土第四节混合土第五节填土第六节多年冻土第七节膨胀岩土第八节盐渍岩土第九节风化岩与残积土第十节污染土第六章地下水第一节地下水作用第二节地下水参数测定第三节地下水试样第四节工程降水第七章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第八章勘探与取样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钻探第三节井探槽探洞探第四节岩土取样第五节地球物理勘探第九章原位测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载荷试验第三节静力触探试验第四节圆锥动力触探第五节标准贯入试验第六节十字板剪切试验第七节旁压试验第八节现场剪切试验现场直剪试验现场三轴试验第九节波速测试第十节岩体原位应力测试第十一节块体基础振动测试第十章室内试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的物理性质试验第三节土的压缩固结试验第四
6、节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第五节土的动力性质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六节岩石试验第十一章现场检验与监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地基基础的检验与监测第三节岩土体性状的监测方法第四节地下水的监测第十二章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第三节反分析第四节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第十三章场地水土腐蚀性的调查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调查内容第二节取样和测试项目第三节腐蚀性评价第四节防护措施附录一岩土分类附录二洞室围岩质量分级与围岩压力计算附录三岸边工程地基计算附录四边坡容许坡度值及稳定系数计算附录五沉井外壁与土的单位摩阻力附录六泥石流的工程分类附录七地面沉降计算方法附录八红粘土分类附录九多年冻土融
7、陷性分级附录十膨胀岩土初判及试验方法附录十一盐渍土分类附录十二花岗岩残积土细粒土试验附录十三地下水参数测定方法附录十四取土器技术标准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附录十五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附录十六变扰力和常扰力有关参数的计算附录十七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要符号触探头锥底面积振幅压缩系数基础底面或载荷板宽度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粘聚力不排水抗剪强度阻尼比最大粒径有效直径相对密实度基础埋置深度地基动弹性模量土的压缩模量地基变形模量孔隙比安全系数稳定系数滑坡稳定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8、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静力触探头侧壁摩擦力地基剪切模量土的比重土的液性指数土的塑性指数土压力系数土的刚度主动土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系数静止土压力系数土的渗透系数基床系数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超固结比总压力总荷载总贯入阻力先期固结压力比贯入阻力静力触探锥头阻力无侧限抗压强度土的饱和度土的灵敏度基础或载荷板沉降量孔隙水压力地层压缩波波速地层剪切波波速有机质含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液限冻土总含水量土的塑限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触探头锥角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土的含水比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土的干重度压实系数摩擦系数土的泊松比土的质量密度简称土
9、的密度粘粒含量土的干密度抗剪强度内摩擦角滑坡体剩余下滑力传递系数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除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及核电站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第条岩土工程勘察必须按勘察阶段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工程评价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第条勘察阶段的划分宜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确定场地方案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要工程尚应进行施工勘察对面积不大且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或有建筑经
10、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第条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第一节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第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第条工程安全等级应根据工程破坏后果的严重性按表划分表工程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工程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工程二级严重一般工程三级不严重次要工程第条场地等级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不良地质现象强烈发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地形地貌复杂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不良地质现象一般发
11、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地形地貌较复杂三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地形地貌简单注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第条地基等级对开挖工程为岩土介质应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多年冻土湿陷膨胀盐渍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地
12、下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除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三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无特殊性岩土第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勘察等级确定勘察等级的条件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一级一级任意任意二级一级任意任意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或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一级任意任意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二级或三级第二节岩土分类与鉴定第条岩石作为工程地基和环境可按下列原则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一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二根据强度风化程度结构类型的岩石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至附表的规定三按软化系数可分为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当
13、软化系数值小于或等于时应定为软化岩石当软化系数值大于时应定为不软化岩石四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特征和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石并分为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渍化岩石等第条岩石的描述应包括成因年代名称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对沉积岩尚应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岩体的描述尚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和岩层厚度并宜符合下列规定一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程度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二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三岩层厚度分类按表确定表岩层厚度分类层厚分类单层
14、厚度巨厚层厚层中厚层薄层第条土按堆积年代可划分为以下三类一老堆积土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堆积的土层二一般堆积土第四纪全新世文化期以前堆积的土层三新近堆积土文化期以来新近堆积的土层一般呈欠固结状态第条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的规定第条土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划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和砂土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附表的规定粒径大于的颗粒不超过全部质量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的土应定为粉土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当塑性指数大于且小于或等于时应定为粉质粘土当塑性指数大于时应定为粘土注确定塑性指数
15、时液限以瓦氏圆锥仪入土深度为准塑限以搓条法为准第条土的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尚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二对特殊性土尚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弱盐渍粉土碎石素填土等三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与粉砂互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厚度比小于的土层且有规律地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粘土夹薄层粉砂四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如含碎石粘土含粘土角砾等第条土的鉴定应在现场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外试验综合确定
16、其工程地质特征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形状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等二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性土含量湿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等三粉土应描述颜色颗粒级配包含物湿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等四粘性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土层结构层理特征及状态等五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反映其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的特征如对淤泥需描述臭味对人工填土应描述其物质成分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堆积年代等六对具有夹层互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层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及层理特征第条碎石土的密实度可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的规定第条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
17、贯入锤击数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表的规定表按标准贯入锤击数值确定砂土密实度值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第条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分为稍密中密和密实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分为稍湿湿很湿密实度和湿度的确定应分别符合表和表的规定表按孔隙比确定粉土密实度值密实度密实中密稍密表按含水量确定粉土湿度湿度稍湿湿很湿第条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并应符合表的规定表按液性指数值确定粘性土状态值状态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条建筑石料的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的确定宜分别符合本规范附录一附表附表的规定对石料用途组合定名应根据岩石性质和用料规格确定如石灰岩毛石花岗岩条石等对建
18、筑石料的鉴定与描述的要求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执行第条建筑土料可分为碎石料砂料粉土料和粘性土料其鉴定与描述除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碎石料应描述软弱颗粒针状和片状颗粒的含量以及颗粒表面的泥膜情况二砂料应描述含泥量云母黑色矿物及其他杂质的含量三粘性土粉土料应描述土中的有机质及其他杂质的含量第条碎石料和砂料的分类应分别符合表和表的规定表碎石料分类类别细碎石细卵石中碎石中卵石粗碎石粗卵石颗粒粒径表砂料分类序号类别平均粒径细度模数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第条砂料的平均粒径和细度模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各筛上的分别计算筛余质量之和依次为各筛的分别计算筛余质量依次为筛上的累计筛余质量第三章各类岩
19、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第一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第条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了解荷载结构类型变形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查明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类别厚度和坡度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应力史和地下水条件等二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三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沉降及其均匀性四提出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建议第条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二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三对
20、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他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第条确定建筑场地时在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宜避开下列地区或地段一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潜在威胁的二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三对建筑物抗震危险的四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有严重不良影响的五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未稳定的地下采空区第条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应进行下列主要工作一搜集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得建筑区范围的地形图及有关工程性质规模的文件二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冻结深度三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
21、分布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四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度的场地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第条初步勘察应在搜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以及勘探测试和物探工作勘探点线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线二宜按勘探线布置勘探点并在每个地貌单元及其交接部位布置勘探点在微地貌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以加密三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第条初步勘察阶段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按表确定表勘探线点间距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线距点距一级二级三级注表中间距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第条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可按表确定表勘探孔深度岩土工程勘
22、察等级勘探孔类别一般性勘探孔控制性勘探孔一级二级三级注勘探孔包括钻孔探井铲孔及原位测试孔进行波速测试旁压试验长期观测等钻孔除外第条控制性勘探孔宜占勘探孔总数的且每个地貌单元或每幢重要建筑物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孔第条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一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时应根据预计的整平地面标高调整孔深二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在确认达到基岩后即可终孔三当预计基础埋深以下有厚度超过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老堆积土等时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其他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四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加大第条初步勘察取土试样和原
23、位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井宜在平面上均匀分布其数量可占勘探孔总数的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的数量和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得少于个第条初步勘察时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一调查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实测地下水位并初步确定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长期观测孔二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统一观测地下水位三当地下水有可能浸没或浸湿基础时应根据其埋藏特征采取有代表性的水试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其取样地点不宜少于处水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评价应符合本规范第十三章的规定第条详细勘察应按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
24、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应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一取得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各建筑物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可能采取的基础型式尺寸预计埋置深度对地基基础设计的特殊要求等二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三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四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五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度的场地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021 1994 岩土 工程 勘察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