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pdf
《GB 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140.20 A 14 GB/T 18894 2002 Standards of electronic records filing and management 2002-12-04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05-01实施发布k lit-j!i飞I 次. . . I 18894-2002 G/T 前言1 . . . . . . ,. 范围1 1 . . . . . . . . . . . . .,. . .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 . . . . 术语和定义3 2 总则4 2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 5 3 . . . . . . . . . . . . . . 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6 4 . . . . . . . . . . . . . 电子文件的归档7 5 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8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归惶电子文件的移交、接收与保管. 9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登记表格式附录A(规范性附录)14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7 . . . . . . . . . . . . . 电子文件登记表(首页)1 表A.(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子文件登记表续页2 表A.9 . . . . . . . . . . . . . . . ., . . . . . 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3 表A.10 . . . . . . . . . . . . . . . . . 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首页)4 表A.11 . .
4、 . . . . . 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续页)5 A. 表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登记表6 表A.13 . . . . . . 归档电子文件迁移登记表7 表A.GB/T 18894-2002 古同A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家档案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邱晓威、郭桐平、王良城、赵中新、马淑桂、李晓明、:XiJ伟晏、李伯宫、冯丽伟、赵嘉庆、谈胜祥、郝晨辉、朱短、陈宇。I 飞一一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挡与管理规范范围本标
5、准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利用、统计的一般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党政机关产生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其他社会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可参照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A/T 18 档案著录规则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电子文件electronic
6、records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3.2 归档电子文件archival electronic records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3.1) 3.3 背景信息context 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3.1)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绕等信息。3.4 元数据metadata 指描述电子文件(3.1)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3.5 逻辑归
7、裆IogicaI fiIing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3.1)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3.6 物理归档physicaI fiIing l GBjT 18894-2002 指把电子文件(3.11集中下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3.7 真实性authenticity 指对电子文件(3.1)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3.31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3.8 完整性integrity 指电子文件(3.1)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3.3 )和元数据(3.4)等无缺损.3.9 有效性utiIity 指电子文件(3.1)应具
8、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3. 10 捕获capture 指对电子文件(3.1)进行实时收集和存储的方法与过程。3. 11 迁移migration 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3.1)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4 总则4. 1 电子文件自形成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4.2 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4.3 应明确规定电子文件归挡的时间、范围、技术环挠、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要求,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
9、质量。4.4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4.5 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如没有纸质等拷贝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等。归档时,应同时保存文件的电子版本、纸质版本或缩微品。4.6 应保证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对只有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签章。5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5. 1 应建立规范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并结合相应的技术措施,从电子文件形成开始不间断地对有关处理操作进行管理登记,保证电子文件的产生、处理过程符合规范。5. 1. 1 登记处理过程中相互衔接的各类责任者(如起草
10、者、修改者、审核者、签发者等。5. 1. 2 登记处理过程中的各类操作者(打字者、发文者、收文者、存储管理者等)。5. 1. 3 登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责任凭证信息(批示、签名、印章、代码等)。5. 1. 4 登记电子文件传递、交接过程中的其他标识。5.2 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5.2. 1 建立对电子文件的操作者可靠的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5.2.2 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日志,随时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设备、项目、内容等。5.2.3 对电子文件采用防错漏和防调换的标记。5.2.4 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5.3 应建立电子文件完整性管
11、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采集背景信息和元数据。2 GB/T 18894一20025.4 应建立电子文件有效性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5.5 电子文件的处理和保存应符合国家的安全保密规定,针对自然灾害、非法访问、非法操作、病毒侵害等采取与系统安全和保密等级要求相符的防范对策,主要有z网络设备安全保证g数据安全保证;操作安全保证,身份识别方法等.6 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6. 1 收集积累要求6. 1. 1 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和办理情况,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及其电子版本的定稿均应被保留。正式文件是纸质的,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电
12、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6. 1. 2 当公务或其他事务处理过程只产生电子文件时,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应随时对电子文件进行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6. 1. 3 对在网络系统中处于流转状态,暂时无法确定其保管责任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捕获措施,集中存储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子文件暂存存储器中,以防散失。6. 1.4 对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本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文字处理工具等,必要时间时保留文字处理工具软件。文字型电子文件以XML、RTF,TXT为通用格式。6. 1. 5 对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采用非通用文件格
13、式的图像电子文件,收集时应将其转换成通用格式,如无法转换,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扫描型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6. 1. 6 对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设备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其软硬件环境和相关数据。6. 1. 7 对用视频或多媒体设备获得的文件以及用超媒体链结技术创作的文件,应同时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为通用格式.6. 1.8 对用音频设备获得的声音文件,应同时收集其属性标识、参数和非通用格式的相关软件。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因为通用格式.6. 1. 9 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
14、、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型电子文件,如不能转换,收集时则应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6. 1. 10 计算机系统运行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涉及的与电子文件处理有关的参数、管理数据等应与电子文件一同收集。6. 1. 11 对套用统一模板的电子文件,在保证能恢复原形态的情况下,其内容信息可脱离套用模板进行存储,被套用模板作为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保存。6. 1. 12 定期创作电子文件的备份。6.2 电子文件的登记6.2. 1 每份电子文件均应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见附录A的表A.l和表A.2)。6.2.2 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6.2.3 电
15、子文件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电子文件一同保存,永久保存的电子表格应附有纸质等拷贝件并与相应的电子文件拷贝一起保存。6.2.4 电子文件稿本代码gM草稿性电子文件;U一非正式电子文件;F一一正式电子文件。6.2.5 电子文件类别代码,T一一文本文件;1 图像文件2G一一图形文件;V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0-一超媒体链结文件;P一一程序文件;0一一数据文件。3 L GB/T 18894-2002 7 电子文件的归档7. 1 归档要求文件形成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把经过鉴定符合归挡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并按档案管理要求的格式将其存储到符合保管期限要求的脱机载体上。7.2 鉴定7.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894 2002 电子 文件 归档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