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839-2011 警戒潮位核定规范.pdf
《GB T 17839-2011 警戒潮位核定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839-2011 警戒潮位核定规范.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 A 45 道B中华人民圭t./、和国国家标准警戒潮位核定规范GB/T 17839-20门代替GB/T17839-1999 Specification for warning water level determination 2011-12-30发布2012-01-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17839-2011 目次El-11222233333455556666677778川口算HLl 、寸,法法算位方方计潮分分位高算划划潮期计级型高现高等类最重爬析定定定定段沙论同浪核核核核岸潮理不波计的的的的级统uu析位位
2、位位布uu)件分HHHHH与uuu分hu潮潮潮潮u颁录录录录录文u位则围求骤分理求集理计核定戒戒戒戒写与附附附附附用义潮原E要步划整要收整统审核警警曹警u编H档HUh性性性性性引定U戒定定定定级集料料料料计位色色色色验告见月收档布范范范范范.性和u曹核核核核等收资资资资统潮蓝黄橙红校报意、验归颁规规规规规收围范语则12345段料12345戒术求验123ABCDE言范规术总岸资曹J技征0.队0.士一口AhAh4.4.6666677777111录录录录录前123456789四附附附附附GB/T 17839-2011 附录F(资料性附录警戒潮位修正值核定方法.25 附录G(规范性附录)警戒潮位核定技
3、术报告.27 参考文献.29 H G/T 17839-2011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修订。本标准代替GB/T17839-1999(警戒潮位核定方法。本标准与GB/T17839-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一增加了潮位、感潮河段和核定岸段的术语和定义(见3.1、3.3和3.4); 一一修改了警戒潮位的定义(见3.2,1999年版的3.1); 修改了总则一章的内容,其中增加了警戒潮位分级、核定范围、核定要求和核定步骤,修改了核定原则,删除了目的(见4.14.5,1999年版的3.2、3.3); 一一修改了岸段等级划分(见5和附录A,1999年版的3.5.1); 一
4、一修改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内容,合并为一章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见6,1999年版的4和5);将关于资料的要求内容合井,增加了资料要求(见6.1,1999年版的3.4、4.3、4.4.2和5.2.3);增加了基础地理资料项目,修改了岸段高程要求(见6.2表1,1999年版的3.5. 2和4.3.4的表1);修改了资料的统计分析内容(见6.4,1999年版的5);一一增加了波浪爬高计算(见6.4.2和附录E); 一一-修改了警戒潮位值的核定方法,增加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警戒潮位值的核定方法(见7,1999年版的6.1); 一-修改了不同重现期高潮位的计算方法(见附录D,1
5、999年版的附录A);一一增加了警戒潮位修正值核定方法,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F); 增加了警戒潮位核定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见附录G)。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光明、龚茂南、邬惠明、刘克修、张惠荣、郭小勇、董剑希、费岳军、张文静、肖文军、陆建新、堵盘军、邓小东、袁玲玲。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GB/T17839-19990 mu GB/T 17839-2011 警戒潮位核定规范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警戒
6、潮位核定的原则,规定了警戒潮位核定的程序、方法及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和岛屿的海岸、河口海域岸段及感潮河段警戒潮位的核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GBj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j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jT 14914-2006 海滨观测规范HYjT 0
7、58 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SL 435-2008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潮位water level 潮沙出现时,海面相对基准点的高度。注2改写GB/T15920-2010,定义2.5.2.警戒潮位warning water level 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需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感潮河段tideway 潮水可达到的,流量及水位受潮沙影响的河流区段。核定岸段warning water level determination coast 需进行曹戒潮位核定的岸段。4 总则4. 1 曹戒潮位分级警戒潮位
8、分为蓝色啻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橙色警戒潮位、红色曹戒潮位四个等级(说明见表1), 1 G/T 17839-2011 单位为厘米(cm),取整数。表1四色警戒潮位说明警戒潮位分级说明蓝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须进入戒备状态,预防潮灾的发生。黄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轻微的海洋灾害。橙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灾害预警部门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较大的海洋灾害。指防护区沿岸及其附属工程能保证安全运行的上限潮位,是海洋灾害预
9、警部门发布红色警戒潮位风暴潮红色警报的潮位值。当潮位达到这一既定值时,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重大的海洋灾害。、4.2 核定原则4.2. 1 尊重灾害自然规律,满足潮灾防御要求警戒潮位核定应以潮位资料为基础,以潮灾发生规律为依据,满足潮灾防御要求。4.2.2 统筹蘸顾、综合考虑警戒潮位核定应从实际防御能力出发,以重要岸段为主,兼顾一般岸段,同时考虑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3 核定范围以沿海县(县级市、区)辖区内海岸、岛屿及感潮河段为核定基本范围。4.4 核定要求各沿海县(县级市、区)应至少设定一套警戒潮位。对于红色警戒潮位和蓝色警戒潮位核定值之差小于50cm的岸段,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是否
10、设立黄色和橙色警戒潮位,并与当地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相衔接。警戒潮位应每5年核定一次,若发现与防潮减灾不相适应的应及时重新核定。4.5 核定步骤2 警戒潮位核定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 划分岸段等级,选取核定岸段;b) 选取或设立具有代表性的核定潮位站50 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d) 核定警戒潮位;e) 编写技术报告;f) 征求意见;g) 验收与颁布。GB/T 17839-2011 5 岸段等级划分警戒潮位核定前应进行岸段等级划分。根据防护区社会经济属性,岸段分为特别重要岸段、重要岸段、较重要岸段和一般岸段4个等级。岸段等级划分方法见附录A。6 资料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6. 1 资料要求警戒
11、潮位核定资料应满足如下要求:a) 一年以上的核定潮位站连续观测潮位资料,并符合GB/T14914-2006中第5章的要求;b) 收集的资料应保证来源可靠,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现场调查应记录被访者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c) 引用的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应注明来源、出处;引用的极值应审查考证;d) 数据单位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量和单位的表示执行GB3100、GB3101、GB3102,数值表示应符合GB/T8170的要求;e) 潮位资料、警戒潮位及地面、地物高程等应统一换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f) 收集的资料应包括相关的历史观测、调查和统计资料,同时应有核定工作前形成的最新资料
12、。6.2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采取现场调访、集中汇交等形式。收集前应制定详细计划,明确资料收集的具体项目及内容,力求全面、详尽。主要资料项目及内容见表2。6.3 资料整理6.3. 1 审查收集的资料应逐项审查,发现疑误应及时进行核实、鉴别和修正。6.3.2 汇总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分类、汇总,形成电子文档和统一的数据集,并与警戒潮位核定全过程形成的各项材料、资料一起立卷归档。表2主要资料项目及内容项目要素内甘h龟,潮位潮商基准面及其与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关系;潮沙类型;长期验潮站和临时测站所有连续逐时潮高及高低潮5年最高潮位及出现时间。气旋,强冷空气热带、温带气旋及强冷空气的活动时间、强度、路径、影响范
13、围;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等。自然因子风暴潮增水过程(时间、增水值),最大增水及出现时间;历史典型风暴潮实例。海浪历年平均波高,最大波高及出现日期,各向平均波高、最大波高、周期。历史上有关地在海啸的记载;(河口海岸)潮灾发生过程相应的降水量及持续时其他间,日降水量及最大降水量;(河口海岸)潮灾发生过程的流量、洪水总盐、洪峰流量、重现期。3 GB/T 17839-20门表2(续项目要素内容岸段高程岸段高程a防御能力堤前水深、堤防迎水面结构、建设时间、设计标准、高程、宽度、结构、施工情况及现海岸防护工程状、沉降情况。地理状况地形、地貌、海岸类型和入海河流。基础地理地面高程5m等高线以下岸段的平均高程、最
14、大高程和最小高程,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等高线数值。岸线变迁自然变迁和围填海工程。现行警戒潮位警戒潮位值历史变化及其背景,警戒潮位制定时间、方法、数值、使用情况。潮灾历次潮灾发生时间、诱发因子及强度、受灾面积及人口、建筑物损坏、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出现险情的岸段等。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及其分布z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a元高程资料的岸段,应按GB/T12898-2009第6章中四等水准测量规定,进行四等水准高程测量获取岸段高程资料。6.4 资料统计分析6.4.1 潮位潮位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应包括:a) 逐年、累年平均海平面及变化基本规律;b) 逐月、逐年最高潮位及其出现时间;c) 逐月、逐年、累年平
15、均潮差和最大潮差5d) 潮沙性质和潮沙特征值(潮沙类型划分方法见附录B); e) 理论最高潮位(计算方法见附录C); 。不同重现期高潮位(计算方法见附录D);g) 增水级别及出现频率(应分别统计50cm、100cm、150cm、200cm各增水级出现的次数及年、月次数,分析各级增水特点;增水幅度较小的岸段,增水级可按10cm级差划分); h) 典型风暴潮个例;i) 高潮位超过现用警戒潮位的总次数及年、月次数;j) 高潮位超过现用警戒潮位的时空分布特征:k) 潮位年极值及历史最高潮位。6.4.2 波浪披浪计算分析应包括:a) 波浪性质、特征值;b) 不同重现期的波高;c) 波浪爬高(计算方法见附
16、录E)。4 GB/T 17839-2011 6.4.3 潮究历史潮灾统计分析应包括:a) 潮灾发生总次数、年均次数、年最多次数、月最多次数;b) 历次潮灾损失;c) 分析潮灾成因规律、特点及易灾岸段。6.4.4 海岸防护工程结合潮高、海浪及保护区内人口、经济变化等对海岸防护工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实际防御能力。6.5 统计审核资料统计的全过程(包括抄入、统计方法、计算过程及结果等)记录应经第二人审核,并签名。7 警戒潮位核定7. 1 蓝色警戒潮位的核定蓝色警戒潮位(Hb)由式(1)计算:Hb =Hs十.hb. ( 1 ) 式中:Hb 蓝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cm); Hs 二年到五年重现
17、期高潮位,单位为厘米(cm); .hb -一修正值,单位为厘米(cm)0 Hs由核定岸段实际防御能力来确定。有堤坝岸段的防御能力为堤坝实际防潮标准,可通过计算岸段内实际防潮标准最低的海堤的实际高程所对应的重现期(按SL435-2008中的8.3推算得出);元堤坝岸段的防御能力以岸顶高度对应的防潮标准,计算岸段实际防御能力对应的重现期。由表3可确定Hs对应的重现期取值,然后根据6.4.1方法计算H,值。.hb的核定应综合分析历次潮灾的风、浪、潮等自然因子、实际防潮能力及社会、经济等情况,具体核定方法参照附录F。表3H.对应重现期取值单位为年核定岸段实际防御能力对应的潮位重现期H,对应的重现期(0
18、 , 50J 2 (50 , 100J 3 (100 , 200) 4 二三2005 7.2 黄色警戒潮位的核定黄色警戒潮位(Hy)由式(2)计算:Hy =Hb + (H, Hb)/3 ( 2 ) 5 G/T 17839-2011 式中zHy一一黄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cm); Hb一一蓝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cm); Hr一一红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cm)。7.3 橙色警戒潮位的核定橙色警戒潮位(Ho)由式(3)计算zHo = Hb + 2(Hr - Hb)/3 式中:H。一一橙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cm); Hb一一蓝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cm); Hr 红色警戒潮位,单位为厘米
19、(cm)。7.4 红色警戒潮位的核定7.4.1 有堤坝岸段. ( 3 ) 有堤坝岸段红色警戒潮位(Hr)主要由核定岸段防潮海堤的实际防潮标准来核定。实际防潮标准可通过计算岸段内实际防潮标准最低的海堤的实际高程所对应的重现期(按SL435-2008的8.3推算得出)。计算公式如式(4):Hr=Hd十/J.hr( 4 ) 式中zHr一一红色警戒潮位值,单位为厘米(cm); Hd二一核定岸段所有防潮海堤的实际防潮标准所对应重现期极值潮位的最小值,单位为厘米(cm); /J.hr一一修正值,单位为厘米(cm)。/J.hr的核定应综合分析历次潮灾的风、浪、潮等自然因子、实际防潮能力及社会、经济等情况,具
20、体核定方法参照附录Fo7.4.2 无堤坝的岸段元堤坝岸段红色警戒潮位取核定岸段历次重大风暴潮灾害期间高潮位的最低值。重大风暴潮灾害判断依据参照海洋灾害调查技术规程。7.5 校验对历史潮灾及相应的潮高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核定的警戒潮位是否适合。如不适合,应重新调整修正值/J.hb或A儿,直至适合。8 技术报告编写警戒潮位核定应编写技术报告,格式要求见附录G。9 征求意见警戒潮位核定后应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6 GB/T 17839-2011 10 验收、归档与烦布10. 1 验收警戒潮位核定技术报告应由委托单位组织专家组评审并验收。10.2 归档应对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全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分析结果与核定
21、报告等成果资料进行整编,并按照HY/T 058的要求进行归挡。10.3 颁布警戒潮位评审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报当地县或县以上人民政府颁布实施。7 GB/T 17839-20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岸段等级划分方法A.1 特别重要岸段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岸段为特别重要岸段:一一防护区人口密度大于或等于1000人每平方千米;一一货港年吞吐能力大于或等于30000万吨或年集装箱吞吐量大于或等于1000万TEU;一一有投资额百亿元以上,一旦发生风暴潮灾害将遭受重大人员死亡、重大经济损失或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工程设施,如核电站、机场、重要工业区、军事基地等;-一防护区年经济产值大于或等于500万元每公顷;-一
22、一中心渔港2年渔货卸港能力8万吨以上,可容纳800艘以上渔船停泊,防灾减灾能力为50年一遇;一一一农业围垦区大于或等于2000公顷。A.2 重要岸段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岸段为重要岸段:一二防护区人口密度大于或等于400人每平方千米、小于1000人每平方千米;-一一货港年吞吐能力大于或等于20000万吨、小于30000万吨或年集装箱吞吐量大于或等于500万TEU、小于1000万TEU;一一有投资额大于或等于50亿元、小于100亿元,一旦发生风暴潮灾害将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工程设施,如重要工业区、滨海旅游区等;一一防护区年经济产值大于或等于100万元每公顷、小于500万元每公顷;一一级渔港:
23、年渔货卸港能力4万吨以上,可容纳600艘以上渔船停泊,防灾减灾能力为50年一遇;一一农业围垦区大于或等于666.67公顷、小于2000公顷。A.3 较重要岸段8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岸段为较重要岸段:一一防护区人口密度大于或等于30人每平方千米、小于400人每平方千米;货港年吞吐能力大于或等于10000万吨、小于20000万吨或年集装箱吞吐量大于或等于100万TEU、小于500万TEU;有投资额大于或等于10亿元、小于50亿元,一旦发生风暴潮灾害将遭受影响或人员死亡或经济损失的工程设施,如工业区、滨海旅游区等;一一防护区年经济产值大于或等于40万元每公顷、小于100万元每公顷;一一二级渔港2年渔
24、货卸港能力2万吨以上,可容纳200艘以上渔船停泊;一一农业围垦区大于或等于66.67公顷、小于666.67公顷。GB/T 17839-2011 A.4 一般岸段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岸段为一般岸段:一一防护区人口密度小于30人每平方千米;一一-货港年吞吐能力小于10000万吨或年集装箱吞吐量小于100万TEU;一一有投资额小于10亿元,一旦发生风暴潮灾害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轻微的工程设施;一一防护区年经济产值小于40万元每公顷;一一三级渔港:能容纳一定数量的渔船,满足当地渔船停泊的需要;一一-农业围垦区小于66.67公顷。9 GB/T 17839-20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潮沙类型划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839 2011 警戒 潮位 核定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