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79-1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pdf
《GB 50179-1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179-1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pdf(1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的通知建标 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要求 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九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
2、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要求 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 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流量测验工作的实践经验 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 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 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 在执行过程中 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 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我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 号 邮政编码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水利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测验河段的选择和断面
3、设立第一节 测验河段选择第二节 测验河段勘察和断面布设第三章 断面测量第一节 大断面测量第二节 水道断面测量第三节 误差来源与控制第四章 流速仪法测流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测速垂线布设第三节 流速测量第四节 流向偏角测量第五节 其他项目观测第六节 测速主要仪器的检查和养护第七节 枯水期测流第八节 实测流量计算第九节 误差来源与控制第五章 浮标法测流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水面浮标法第三节 深水浮标和浮杆法第四节 小浮标法第五节 其他项目观测第六节 浮标系数的试验和确定第七节 实测流量计算第八节 误差来源与控制第六章 高洪流量测验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高洪测流方案的优选第三节 比降 面积法高
4、洪测流第四节 误差来源与控制 愣第七章 流量测验总不确定度估算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流量测验误差第三节 流速仪法流量测验误差试验第四节 流量测验各分量随机不确定度的估算第五节 各分量不确定度的确定第六节 流量测验总不确定度第八章 流量测验成果检查和分析第一节 单次测量测验成果的检查分析第二节 测站特性分析附录一 断面测宽 测深方法附录二 偏角处理方法附录二 确定测流断面方向的方法附录四 流速仪法测流允许误差及方案选择附录五 高洪流量测验方案优选附录六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统一全国水文站的流量测验方法与分析计算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保证流量测验精度 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制定本规范第
5、条本规范适用于天然河流 湖泊 水库 人工河渠 潮夕影响和建设工程附近河段的流量测验第条国家基本水文站 应按流量测验精度分为三类 各类精度的水文站的划分应符合表 的各项规定各类精度的水文站的划分表类别项目测验精度要求 测站主要任务集水面积湿润地区干旱 半干旱地区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应达到按现有测验手段和方法能取得的可能精度收集探索水文特征值在时间上和沿河长的变化规律所需长系列样本和防汛需要的资料二类精度的水文站可按测验条件拟定收集探索水文特征值沿河长和区域的变化规律所需具有代表性的系列样本资料三类精度的水文站应达到设站任务对使用精度的要求收集探索小河在各种下垫面条件下的产 汇流规律和径流变化规律 以
6、及水文分析计算对系列代表性要求所需资料当水文测站因受测站控制和测验条件限制而需要调整时 可降低一个精度类别第条集水面积等于和大于 的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和集水面积小于 且不符合巡测 间测条件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 流量测验均应实行常年驻测或汛期驻测第条集水面积小于 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流量测验可实行巡测一 水位流量关系呈单一线 流量定线可达到规定精度 并不需要施测洪峰流量和洪水流量过程者二 实行间测的测站 在停测期间实行检测者三 枯水 冰期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或流量变化平缓 采用巡测资料推算流量 年径流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者四 枯水期采用定期测流者五 水位流量关系不呈单一线的测站
7、当距离巡测基地较近交通通讯方便 能按水情变化及时施测流量者第条集水面积小于 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 有 年以上资料证明实测流量的水位变幅已控制历年 包括大水 枯水年份 水位变幅 以上 历年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可实行间测一 每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与历年综合关系曲线之间的最大偏离不超过允许误差范围者二 各相邻年份的曲线之间的最大偏离不超过允许误差范围者 可停一年测一年三 在年水位变幅的部分范围内 当水位流量关系是单一线并符合本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条件时 可在一年的部分水位级内实行间测四 水位流量关系呈复式绳套 通过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 可达到本条第一款或第二款所规定的条件者五 在
8、枯水期 流量变化不大 枯水径流总量占年径流总量的以内 且对这一时期不需要施测流量过程 经根据多年资料分析证明 月径流与其前期径流量或降水量等因素能建立关系并达到规定精度者六 对潮流站 当有多年资料证明潮汐要素与潮流量关系比较稳定者第条在间测期间 当发生稀遇洪水或枯水 或发现水利工程措施等人类活动对测站控制条件有明显影响时 应恢复正常测流工作 对在间测期间实行检测者 当检测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 应随即检查原因 增加检测次数或恢复正常测流第条流量测验次数的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水文站一年中的测流次数 必须根据高 中 低各级水位的水流特性 测站控制情况和测验精度要求 掌握各个时期的水情变化 合理
9、地分布于各级水位和水情变化过程的转折点处 水位流量关系稳定的测站测次 每年不应少于 次 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测站测次 应满足推算逐日流量和各项特征值的要求 当发生洪水 枯水超出历年实测流量的水位时 应对超出部分增加测次二 潮流量测验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的各代表潮期布置测次每个潮流期内潮流量的测速次数 应根据各测站流速变化的大小缓急适当分布 以能准确掌握全潮过程中流速变化的转折点为原则三 结冰河流测流次数的分布 应以控制流量变化过程或冰期改正系数变化过程为原则 流冰期小于五天者 应 施测一次 超过五天者 应 施测一次 稳定封冻期测次可较流冰期适当减少 封冻前和解冻后可酌情加测 对流量日变化较大的测
10、站 应通过加密测次的试验分析确定一日内的代表性测次时间四 对新设测站初期的测流次数 应较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增加测次第条对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精度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站长期收集 积累试验资料进行检验第条验采用的仪器和采用本规范规定外的其他流量到验方法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测验河段的选择和断面设立第一节测验河段选择第条测验河段应满足设站目的 保证测验资料的精度 符合观测方便和测验资料计算整理简便的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测验河段应选在石梁 急滩 弯道 卡口和人工堰坝等易形成断面控制的上游河段 其中石梁 急滩 卡口的上游河段应离开断面控制的距离为河宽度的 倍 或选在河槽的底坡 断面形状
11、糙率等因素比较稳定和易受河槽沿程阻力作用形成河槽控制的河段 河段内无巨大块石阻水 无巨大旋涡 乱流等现象二 当断面控制和河槽控制发生有某河段的不同地址时 应选择断面控制的河段作为测验河段 在几处具有相同控制特性的河段上 应选择水深较大的窄深河段作为测验河段第条测验河段宜顺直 稳定 水流集中 无分流岔流 斜流 回流 死水等现象 顺直河段长度应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度的 倍 宜避开有较大支流汇入或湖泊 水库等大水体产生变动回水的影响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在平原区河流上 要求河段顺直匀整 全河段应有大体一致的河宽 水深和比降 单式河槽河床上宜无水草丛生 当必须在游荡性河段设站时宜避免选在河岸易崩坍和变动
12、沙洲附近等处二 在潮汐河流上 宜选择河面较窄 通视条件好 横断面较单一 受风浪影响较小的河段 有条件的测站可利用桥梁 堰闸布置测验三 水库 湖泊出口站成堰闸站的测验河段应选在建筑物的下游 避开水流大的波动和异常紊动影响 当在下游测验有困难而建筑物上游又有较长的顺直河段时 可将测验河段选在建筑物上游四 结冰河流的测验河段不宜选择在有冰凌堆积 冰塞 冰坝的地点 对层冰层水的多冰层结构的河段 应经仔细访问 勘察 选取其结冰情况较简单的 对特殊地形地理条件 宜选择不冻河段为测验河段第条当测站采用流速仪法以外的其他测流方法时 测验河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浮标法测流河段 要求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 下浮
13、标断面间距的两倍 浮标中断面应有代表性 并无大的串沟 回流发生 各断面之间应有讯号联系和较好的通视条件二 比降 面积法测流河段 其顺直段应满足比降观测精度所需的长度 两岸斜坡等高线接近平行 水面横比降甚小 纵比降均匀无明显转折点 并必须避开洲 滩 分汊河段和明显的扩散型河段二 量水建筑物测流法的测验河段 其顺直河段长度应大于行近河槽最大水面宽度的 倍 行近槽段内应水流平顺 河槽断面规则 断面内流速分布对称均匀 河床和岸边无乱石 土堆 水草等阻水物 当天然河道达不到以上要求时 必须进行人工整治使其符合量水建筑物测流的水力条件 并应避开陡峻 水流湍急的河段四 稀释法测流的测验河鑫 可选在弯道 狭窄
14、 浅滩 暗礁 跌水 无水草和死水区的河段上 测验河段内水量不得有增加或损失 并应避免支流汇入 分流或河岸溢流 测验河段长度应使注入水流中的示踪剂能充分自然混匀第条测验河段在有测量标志 测验设施的附近及最高洪水位以下河滩两岸上 下游的一定范围内 应经常保持良好的行洪与通视条件第二节测验河段勘察和断面布设第条当确定测验河段的位置和进行断面布设时应对流域地质 地物 地貌 河流特性 工程措施及资源开发规划等进行仔细的勘察 调查 并应勘察河势 了解河道弯曲和顺直段长度 两岸和堤防控制洪水的能力 以及有无溢流缺口等第条河流特性勘察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一 调查控制断面的位置 鉴别断面控制或河槽控制的稳定程度二
15、 调查分流 串沟 回流 死水以及边滩宽度是否便于布置测验设施 在初步选定的河段内布测若干个河道断面 并测绘其中一个断面的流速分布三 了解河床组成 断面形状 冲淤变化幄沙州消涨史和河道变迁史 以及各级水位的主泓 流速 流向及其变化情况 并勘察河床上岩石 砾石 卵石 漂石 砂 壤土 粘土 淤泥等沿测验河段的分布四 了解水草生长的季节和范围 封冻和流冰时间 冰坝 冰塞的地点和壅水高度第条非潮流站的测验河段应选在变动回水范围以外 测按下列规定查清下游变动回水发生概率及传播距离一 测验河段下游有水工建筑物时 应参考下游最近地点水工建筑物设计最高洪水位下的回水计算资料 判别是否受其影响 并向工程管理单位或
16、个人询问目睹或观测到的回水传播距离二 测验河段下游一定距离内有河流或湖泊汇合时 应向当地群众了解回水发生概率 传播的极限距离等情况第条选择测验的方案及设备 应了解洪水落 涨缓急程度 历史最高最低水位和最大漫滩边界 粗估最大 最小流量调查洪水来源以及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形成原因第条调查流域自然地理情况 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勘察地物 地貌 了解分水岭闭合情况 有无客水引入及内水分出二 勘察土壤分布 植被情况 了解水土流失及上游产沙情况三 了解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对石灰岩地区要重点了解喀斯特发育程度及分布情况四 了解测站工作条件 在满足设站目的的前提下 测站地址宜靠近城镇居民点 并兼顾交通 通讯 学校等条
17、件第条调查流域内建设工程措施及其测量控制情况 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蓄 引水工程规模 数量的现状及其近期 远景规划安排二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及其可能对洪水泥沙产生的影响三 河道通航 木材流放季节及其放运方式四 拟建测站附近的高程控制点 平面控制点的座标位置 高程及其等级第条编写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本次勘察的目的 任务 主要工作人员的专业类别及技术水平 勘察时间和范围二 整理各项调查资料 分类归纳成简明成果三 推荐勘选的测验河段 阐述分析意见 提出对水文测验项目 方法和基本设施等布置工作的建议第条基本水尺断面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断面处水流平顺 两岸水面无横比降 无旋涡 回流 死水
18、等发生 地形条件便于观测及安装自记水位计和其他测验设备二 断面应垂直于流向 可设在测验河段中央且与测流断面重合或者接近 当基本水尺断面与测流断面不能重合时 两断面上的水位应有稳定的关系三 基本水尺断面一经设置 不得轻易变动断面位置 当遇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必须迁移断面位置时 应进行新旧断面水位比测 比测的水位级应达到平均年水位变幅的 左右四 当河段内有固定分流 分流量超过断面总流量的 且两者之间没有稳定关系时 宜分别设立水尺断面第条流速仪法测流断面的布设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应选择在河岸顺直 等高线走向大致平顺 水流集中的河段中央 当需进行浮标法测流或比降水位观测时 可将浮标法测流断面 比降断面与
19、流速仪法测流断面重叠布设 配合应用二 按高 中 低水位分别施测流速 流向 流向测量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流速仪测流断面应垂直于断面平均流向 偏角不得超过 当超过 时 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流向分别布设测流断面 不同时期各测流断面之间不应有水量加入或分出三 低水期河段内有分流 串沟存在且流向与主流相差较大时 宜分别垂直于流向布设不同的测流断面四 在水库 堰闸等水利工程的下游布设流速仪测流断面 应避开水流异常紊动影响五 受潮汐影响的各类测流站 可按照本条一 四款的要求布设流速仪测流断面第条浮标法测流断面的布设除应执行第条规定处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浮标法测流的中断面宜与流速仪法测流断面 基本水尺
20、断面重合 当有困难时 可分别设置 但两断面间不应有水量加入或分出二 上 下浮标断面必须平行于浮标中断面并等距 且其间河道地形的变化小 上 下浮标断面的距离应大于最大断面平均流速的 倍 当条件困难时可适当缩短 但不得小于最大断面平均流速的 倍三 当中 高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相差悬殊时 可按不同水位分别设置上 下浮标断面第条比降断面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在比降水位观测河段上应设置上 中 下三个比降断面可取流速仪测流断面或基本水尺断面兼比降中断面二 当断面上水面有明显的横比降时 应在两岸设立水尺观测水位 当有困难时 可在上 下比降断面两岸设立水尺计算水面平均比降三 上 下比降断面的间距 应使水面落差远
21、大于落差观测误差 上 下比降断面间距可采用下式估算式中 比降断面间距河道每公里长的水面落差 宜取中水位的平均值比降观测允许的蚧确定度 可取水准测量每公里线路上的标准差 视水准测量的等级而定 三等水准为 四等水准为比降水位观测的误差第条基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测站使用经纬仪或平板仪交会法施测起点距时 基线应垂直于断面设置 基线的起点恰在断面上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基线可不垂直于断面 基线长度应使断面上最远一点的仪器视线与断面的夹角大于 特殊情况下应大于 不同水位时水面宽度相差悬殊的测站 可在岸上和河滩上分别设置高 低水位的基线二 测站使用六分仪交会法施测起点距时 布置基线应使六分仪两视线的夹角大
22、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基线两端至近岸水边的距离 宜大于交会标志与枯水位高差的 倍 当一条基线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 可在两岸同时设置两条以上或分别设置高 低水位交会基线三 基线长度应取 的整倍数 用钢尺或校正过的其他尺往返测量两次 往返测量不符值应不超过第条高程基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当地形或坚固高大建筑物可使用极座标交会法施测起点距时 应在断面上设置高程基点 其高度应使仪器对最远一点视线的俯角大于或等于 特殊情况下 大于或等于 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 高程基点可设在断面上 下游附近二 高程基点应设在坚固的岩石或标桩上 其高程可采用四等水准测定 当基点高出最高洪水位的高差小于 时 宜采用三等水准测
23、量高程第条当基线 断面位置确定后 设立基线桩 断面桩 断面标志桩以及其他必要的测量标志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基线桩宜设在基线的起点和终点处 并可采用基线起点桩兼作断面桩 高水位的基线桩应设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二 各种水尺断面和流速仪 浮标测流断面 应在两岸分别设立永久性的断面桩 高水位的断面桩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处 漫滩较远的河流 可设在洪水边界以外 有堤防的河流 可设在堤防背侧的地面上三 流速仪 浮标测流断面的两岸均应设立坚固 醒目的断面标志桩 用缆道 桥梁等建筑物测流的测站可不设立 当河面较窄时 可在同一岸设立两个断面标志桩 两桩的间距应为近岸标志桩到最远测点距离的 并不得小于四 当潮汐
24、河口站河面较宽时 断面标志应高大 颜色鲜明当河面特别宽采用六分仪测距时 宜在两岸设立醒目的基线标志303030第条水文测验河段应设立保护标志 在通航河道测流 应根据需要设立安全标志 严重漫滩的河流 可在滩地固定垂线上设标筑杆 其顶部应高出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 用辐射线或方向线法固定测速 测深垂线的测站 当在岸上设置固定标志时 应使每一辐射线或方向线与测流断面的夹角不小于 根据地形条件可按方向线法或辐射线法之一布设标志 图同一视线内前后两标志的距离不得小于由近岸标志到固定测速 测深垂线距离的 并不得小于图 辐射线及方向线第条各类精度的水文站必须在建站初期编制测站考证簿 认真考证 详细填写 以后遇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179 1993 河流 流量 测验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