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61.2-2005 无公害泥鳅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
《DB33 T 561.2-2005 无公害泥鳅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561.2-2005 无公害泥鳅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150 B52 备案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561.22005无公害泥鳅 第 2 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Part2: Guidelines of cultivation technology 2005-06-30 发布 2005-07-15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561.22005 I 前 言 DB33/ 561-2005 无公害泥鳅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第
2、 3 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 DB33/ 561-2005 第 2 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明、张玉明、胡廷尖、黄小红。 DB33/T 561.22005 II 引 言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
3、定本标准。 DB33/T 561.22005 1 无公害泥鳅 第 2 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tus)无公害养殖的环境要求、鳅苗培育、鳅种培育、食用鳅饲养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泥鳅的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4、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要求 3.1 场地选择 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养殖池环境和底质应符合GB /T 18407.4的规定。 3.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3 养殖池 应选择或建造条件良好的池塘,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要求铺有 15cm20cm 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沙质土
5、,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 80cm100cm ,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 0.15mm(20 目 )。 4 鳅苗培育 4.1 池塘清整消毒 鳅苗下池前10d15d,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cm10cm时,每667M2用生石灰量75kg150kg(加水溶化,趁热全池泼洒)。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20mg/L的漂白粉用量进行清塘(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遍洒全池)。清塘后一个星期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 4.2 饵料培养 4.2.1 豆浆培育法。 DB33/T 561.22005 2 鳅苗下塘后,每天须泼洒2次豆浆(每1
6、00m2水面共需干黄豆0.5kg左右)。下塘5天后,每天的黄豆用量可增加至每100m2水面共需干黄豆0.75kg左右。泼浆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4时5时各一次。 4.2.2 肥水培育法。 施经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最好是鸡鸭粪,用量为每667m2用100kg200kg。水色以黄绿色为宜。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4.3 鳅苗放养 4.3.1 鳅苗来源 来源于国家级、省级良种场或专业性鱼类繁育场。外购鳅苗应检疫合格。 4.3.2 放养 鳅苗放养前,须先在同池网箱中内暂养半天,并喂1只2只蛋黄浆。向网箱内放入鳅苗时,温差不超过3,并须在网箱的上风头轻轻放入。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
7、,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放养密度为750尾/m21000尾/m2。有半流水条件的(如孵化池、孵化槽等)可放养1500尾/m22000尾/m2。 4.4 水质管理 鳅苗下塘时,池水以50cm为宜。鳅苗经过若干天饲养后,应适当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注水的数量和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隔1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cm左右。保持透明度20cm30cm. 4.5 日常管理 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一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在水池侧壁下部,并沿侧壁游到中上层(很少游到水面),这是池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换水。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
8、质,并作记录。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5 鳅种培育 5.1 培育池准备 5.1.1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同 4.1。 5.1.2 饵料培养 鳅种培育应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 在饲养期间, 可用麻袋或饲料袋装上有机肥, 浸于池中作为追肥。有机肥的用量为0.5kg/m2左右。 5.2 鳅种放养 5.2.1 鳅种质量 放养的夏花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3cm以上。外购泥鳅夏花应检疫合格。 5.2.2 放养 基肥施放后7天即可放养。 一般放养密度为200尾/m2300尾/m2泥鳅夏花, 还可少量放养滤食性鱼类,如鲢、鳙。有流水条件的,放养密度可加倍。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561.2 2005 公害 泥鳅 部分 养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