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396.1-2003 无公害乌鳢 第1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
《DB33 T 396.1-2003 无公害乌鳢 第1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396.1-2003 无公害乌鳢 第1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150 B 52 备案号: 13495-200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396.12003无公害乌鳢 第 1 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No-polluted soft-snakehead Part1: Guidelines of production technique 2003-02-24 发布 2003-03-24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DB33/T 396.12003 I 前 言 DB33/ 396-2003无公害乌鳢分为二个部分: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产品质量要求。 本部份为DB33/ 396- 2003的第1部份。 本部份的附录A为资料
2、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份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份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份主要起草人:陈德富、叶金云、孔淼方、方强富、沈志刚、俞再国。 DB33/T 396.12003 1 无公害乌鳢 第 1 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乌鳢的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条件、亲鱼、繁殖、苗种培育成鳢养殖、鳢病防治和捕捞方法。 本部分适用无公害乌鳢养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
3、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乌鳢亲鱼 性腺发育成熟的雌
4、性和雄性乌鳢的总称。 3.2 乌鳢鱼苗 全长小于1cm的乌鳢。 3.3 乌鳢夏花 全长达2.5cm3.0cm的乌鳢。 3.4 乌鳢鱼种 个体重量达10g100g的乌鳢。 3.5 成鳢 个体重量大于400g的乌鳢。 DB33/T 396.12003 2 4 养殖环境条件 4.1 养殖池 养殖池应具备下列条件: 土质: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面积:以6671334(1亩2亩)为宜; 水深:1.0m2.0m; 池形:长方形(长宽比为32)。 光照:光照充足,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阳光。 水源:水源充沛,尤其是夏季高温期间应随时有充足的水量灌注; 池土:保水性能好,不渗水、不漏水; 渠道:
5、渠系配套,灌水、排水方便。 围拦: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网等材料围高50cm以上,防止乌鳢外逃。 4.2 水质 4.2.1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2.2 养殖池水质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3 环境 环境安静,无噪音污染。 5 亲鱼 5.1 亲鱼来源 从自然水域或异地选择。 5.2 选择时间 大批量亲鱼于冬季捕捞时选择;小批量亲鱼可于当年繁殖前期的3月下旬至4月初选择。 5.3 选择方法 5.3.1 性别鉴别 乌鳢性别凭其体表特征差异进行鉴别,详见附录C。 5.3.2 亲鱼选择 亲鱼选择见表1。 表1 优质乌鳢亲鱼选择标准 项目 指标和特征
6、年龄 3龄4龄 个体 体长:30cm40cm;体重:1kg2kg。 体表 全身无伤无病,鳍条完整无缺,体色乌黑鲜亮,体表粘液丰富。 体质 行动活泼,游泳快捷,体质健壮。手捧亲鱼时,鱼尾巴甩动有力。 副性征 雌鱼体呈圆筒状,粗短;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圆形,大而突出,张开,孔外周无鳞,孔口充血,呈红色。 雄鱼个体比雌鱼略大,体形较雌鱼略显细长,腹部不膨大;生殖孔狭小而微凹,呈三角形,孔口呈淡红色;背鳍、臀鳍上灰白色斑点(追星)较多 。5.4 性别配比 雌亲鱼与雄亲鱼的比例为11。 6 繁殖 DB33/T 396.12003 3 6.1 时间 每年的5月6月。 6.2 水温 2228。
7、 6.3 卵子检查 将取卵器慢慢地、轻轻地插入雌性乌鳢的生殖孔内,向左或向右偏少许,向一侧的卵巢内伸入5cm左右,再旋转二三下抽出,挖出少量卵子,置于解剖镜下观察。若卵粒分散,大小匀称,黄色晶亮,饱满圆整,卵核已大部分偏离中心,即可进行催产。 6.4.1催产剂配制 每公斤雌性乌鳢注射PG(鲤鱼脑垂体)2个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性激素)500IU加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g。雄性乌鳢催产剂量为雌性乌鳢的一半。 6.4.2催产剂注射 用6号针头注射, 注射部位选择在乌鳢胸鳍基部无鳞处,每次注入催产液2ml,拨出针头后用手指压住插针孔片刻,防止催产剂药液流出。 6.4.3配对产卵 将
8、注射催产剂的雌亲鱼与雄亲鱼按11的比例配对放入产卵池进行繁殖。 6.4.4催产剂效应时间 催产剂效应时间详见表2。 表2 催产剂效应时间 水温() 效应时间(h) 2223 4045 2425 3538 2628 2830 6.4 孵化 6.4.1 卵子收集 亲鱼自行交配产卵,卵子收集于产后12小时左右进行,用内壁光滑的鱼盆或面盆带水收集,并立即送到孵化器中进行孵化。亲鱼采用人工授精的,用半干法授精。授精时先将精巢取出研碎,边研边加入生理盐水20ml30ml,搅拌均匀后吸入注射针筒,并立即注入挤出的卵子中,用鹅毛连续不断搅拌3分钟后再加入清水洗去残液,放入孵化器孵化。 6.4.2 孵化方法 采
9、用网箱或孵化缸孵化。每立方米水体投放受精卵5万颗6万颗。孵化用水要先用滤布滤去剑水蚤等有害生物,采用微流水孵化。在孵化过程中要及时捞除白卵、死卵和垃圾,确保孵化用水的清新、清洁,直至乌鳢鱼苗孵出,再隔2d3d 待其卵黄囊吸收完毕时即可移入鱼苗池培育。 7 苗种培育 7.1 育前准备 7.1.1 池塘修整。 繁殖前1个月进行:排干池水,铲除池边杂草,修好塌坍的池堤,填堵漏洞,疏通进水渠和排水渠,整平池底,太阳曝晒7d10d 。 7.1.2 池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10d15d 进行:每亩(667m2)池塘用125Kg150Kg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全池。 7.1.3 培育水质。 鱼苗放养前7d
10、10d 进行: 将新水注入已消毒的培育池中, 水位控制在40cm50cm, 然后每亩(667m2)施放300Kg400Kg经发酵的牛羊厩肥或绿肥。 DB33/T 396.12003 4 7.1.4 种植水草。 与施肥同时进行。在培育池内离池堤1.5m处种植一圈水花生草带,作为鱼苗的栖息处。种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0%。 7.2 鱼苗放养 乌鳢鱼苗放养有以下二种密度: 早、中期繁殖的鱼苗: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00尾150 尾。培育20d 左右,待鱼苗长至3cm左右时分养一次,每平方米水面放养50尾60尾。 后期(6月下旬)繁殖的鱼苗,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尾80尾。 7.3 饲养管理 7.3.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396.1 2003 公害 部分 养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