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051-2007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pdf
《GB T 21051-2007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051-2007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pdf(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80A 25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 1 05 1-2007ISOTR 1 6982:2002人一系统交互工效学 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Usability methods supportinghumancentred design200708-23发布(ISOTR 16982:2002,IDT)2007-12-01实施宰瞀髁鬻瓣警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GBT 21051-2007ISOTR 16982:2002目 次前肓I引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l
2、4可用性方法的适当部署25可用性方法56一般情况下的可用性方法选择10附录A(资料性附录)针对特定项目确定适当可用性方法的推荐性模板18附录B(资料性附录)场景应用实例21附录c(资料性附录)其他的方法和技术28参考文献30前 言GBT 21051-2007ISOTR 16982:2002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R 16982:2002(人一系统交互工效学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英文版),并根据ISOTR 16982:2002翻译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
3、想集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伊飒尔用户界面设计有限公司、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冉令华、杨万丽、刘太杰、陈柏鸿、张欣、傅小兰、刘正捷、裒小伟、郭小朝、李志忠、王珩。本标准首次发布。GBT 21051-2007ISOTR 16982:2002引 言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开发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日益受到重视。GBT 18978112004和GBT 18976-2003中提供了“可用性指南”和“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GBT 18976-2003中提供了“以人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硬件和软件)的通用指南以及四种主要情况,但未阐述
4、特定的方法。本标准旨在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在人类工效学专家的支持下)在选择可用性方法时做出知情决策,以支持GBT 18976-2003中所阐述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而并非要使项目管理人员成为人类工效学专家。本标准对现有的可用性方法进行了综述,这些方法既可单独用于设计和评估,也可组合使用。对每种方法都给出了其优缺点以及与其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其他因素。其中包括在生命周期中,项目所处阶段对可用性方法选择的影响。鉴于每种可用性方法是否合适均取决于所进行的设计活动,因此,应将可用性方法与设计过程相结合。GBT 8566提供了评估这些方法适宜性的基本框架。附录A为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模板,附录B给出了这个模板的应
5、用实例,附录C详细描述了其他方法和技术。GBT 21051-2007I$OTR 16982:2002人-系统交互工效学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可用于设计和评估的以人为中心的可用性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可用性方法应用时的优点、不足以及与应用相关的其他因素。本标准阐明了生命周期阶段及个别项目的特征对可用性方法选择的影响,并提供了具体情景中可用性方法应用的实例。由于本标准的主要用户是项目管理人员,因此,本标准仅以必要的深度阐述技术层面的人类工效学问题,以便管理人员能从整体上理解其在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作为本标准的补充,GBT 18978中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更为充分的阐述
6、。GBT 18978的主要用户是系统开发者、规范制定者和系统购买者。尽管如此,包括系统终端用户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开发中所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宜在本标准中获得相应的指导。通过采用将所交付产品的使用背景进行特征化描述的问题列表,本标准中的指南可根据各种具体的设计情形进行剪裁。选择合适的可用性方法时也宜考虑到相应的生命周期过程。本标准仅阐述可用性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广泛使用的方法。本标准中未明确说明如何实施或执行所阐述的可用性方法的细节。注:大多数方法需要人类工效学专家的参与。缺乏相应技能和知识的人可能不宜使用这些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7、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6-2001,idt IsoIEc 12207:1995)GBT 18905(所有部分)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ISOIEC 14598,IDT)GBT 18976-2003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ISO 13407:1999,IDT)GBT 18978(所有部分)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ISo 9241,IDT)3术语和定
8、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I原型prototype某种产品或系统的整体性代表或部分性代表,尽管在某些方面代表性有局限,但能够用于评价。GBT 18976-200332用户ur与系统交互的个体。GBT 1897810一20041GBT 21051-2007ISOITR 16982:200233可用性usability以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为指标,产品在特定使用背景下为了特定的目标可为特定用户使用的程度。EGBT 1897811200434可用性方法usability method以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用性为目的,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方法。4可用性方法的适当部署41概述可用性方法有助于确保所开
9、发的系统达到以人为中心设计过程的可用性目标(详细内容见GBT 18976-2003)。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所产生的收益包括增加用户满意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技术支持和培训成本、改善用户的健康状况和舒适度。本标准中阐述的可用性方法可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在选择合适的可用性方法时,可用性方法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对各种方法主要差异的理解以及方法应用的基本原则。可用性方法为巳部署或即将部署的系统提供了一条途径,以提高上述目标的实现几率。42 GBT 18976-2003中提出的基本原则GBT 18976-2003中确认了如下四项基本原则:a)基于对人能力的评估和任务要求,在用户
10、和系统之间适当分配功能;b) 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以增强新系统及其可接受性;c)根据用户使用早期设计的系统时的反馈信息,迭代设计系统;d)多学科设计小组的通力协作,各小组均积极参与并共享其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这些原则能够识94四项重要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这些活动宜将可用性需求融入到产品开发过程中,且这些活动是迭代进行的,直至达到既定的可用性目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包括:了解并明确使用背景。此类信息可通过多种方法采集,本标准旨在帮助用户对这些方法做出适当的选择;明确用户和组织要求I产生设计和原型;实施用户评估。43方法及其应用431方法和方法学本标准中所阐述的可用性方法是独立的,即可以根据
11、各种不同的目的(例如,用户需求分析、需求建立、设计和规范以及评估)对方法进行选择和应用,大部分方法在以人为中心设计方法学的更大框架内,可以同时使用或顺序使用。本标准中没有涵盖此类方法学。方法学可以来自同一设计过程中对几种方法的特定选择,或者来自人类工效学文献中常用的或所描述的方法学。此类方法学的实例包括:将访谈、用户观察、问卷,甚至是实验组合起来使用的行为和任务分析方法学将各种评估方法、专家和非专家评估、创造性方法组合起来使用的走查预排和平行设计方法学。已发表的方法学文献见参考文献。432设计和评估的角度一般来说,本章所阐述的可用性方法既可用于设计,也可用于评估。可用性方法的具体选择(或挑选)
12、取决于其所处的设计阶段,第6章中对此有详细的阐述。在可用性方法的使用上,设计和评估的主要差异在于侧重点的不同:2GBT 21051-20071SOTR 16982:2002设计的侧重点在于确认用户相对于产品或系统设计任务的知识、能力和局限性。尤其要注意可使系统和产品设计者能更好地理解用户任务和任务词汇、用户生理能力等信息的方式。此类信息可用于指导系统或产品的设计,以使其可用性达到最佳。设计的这种侧重经常会导致发现用户以何种非预期方式看待产品或系统的运行或使用。这些侧重点中可能包含对竞争设计的比较,以确定哪种设计更为有用。评估的侧重点在于根据用户的绩效或喜好,采用某些测量和数据收集工具(饲如,问
13、卷、错误记录和时间标记),在某个特定的方面(例如,界面特征、建议和标准)或针对某个模型(例如,用户模型、预期任务完成时间和预期使用模式),来对一个设计进行评估。了解了上述佣重点方面的差异,就可以应用不同的可用性方法来诊断问题或更便于进行设计和再设计。在第一种情况下,可用性方法常被称为数据收集技术。尽管也可以用于评估,但它们通常用于以不同的精度对工作、任务和用户进行描述和建模的项目阶段。在第二种情况下,尽管可用性方法也可用于设计,但其常被称为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关注的对象可以是被评估的真实系统或原型,甚至也可以是一种尚未引入计算机系统中的现有情形(例如,设计一个全新的应用软件时)。总之,本章阐述的
14、所有可用性方法均是对使用情形和背景有更好把握的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因此,可以用于评估是否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目标(进行评估),或者为将来会被迭代评估的、正在设计的系统(模型、场景、原型或整个系统)提供要求、限制或建议。43。3多种方法的使用第5章分别对各种可用性方法进行了阐述,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法。例如。同时使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而且,不同的方法可用于处理项目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问题。使用多种方法可以避免局限于先前已选定的某种方法。为了达到可用性目标,采用的方法越多,效果就会越好。多种可用性方法可以联合使用(例如,联合使用检查和用户测试、刨造性方法和形式化方法、关键事件分析和专家评估、问
15、卷和访谈),采用多种方法可以增加结果的覆盖面。多种可用性方法使用情形的实例见附录B。44用户作为关键因素直接参与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用户的积极参与是关键的原则之一。本标准中所阐述的很多可用性方法均提供了获得用户积极参与的途径。此外。也有很多可用性方法由于可以从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用户问题而无需用户的直接参与这些方法宜作为用户积极参与方法的补充。45可用的方法本标准中所提出的是最常用的一些可用性方法,各种方法参见表1。这些方法的变俸用其他的名称表示其中为大家所周知的一些变体名(书中或网上的)见参考文献。可用性方法可以分成两个大类(见表1,第2列);有用户直接参与的方法(Y一是)l无用户直接参
16、与的方法(N=否),用于无法通过与用户沟通收集可用数据时,或者这些方法可提供补充数据和信息时。衰1 所介绍的方法的简要描述方法名称 用户是否直接参与 方法简要描述用户话动期间,在特定任务的情形中,精确蝗、系统蚝收集有关用户行用户观察Y为和绩效的信息与绩效相关的测量 Y 收集可量化的绩教测量信息,以了解可用性闸艇的影响GST 21051-2007ISOTR 16982:2002表1(续)方法名称 用户是否直接参与 方法简要描述关键事件分析 Y 系统地收集特定的事件(正面的或负面的)问卷 Y 用预先编制的问卷收集用户对用户界面看法的间接评估方法访谈 Y 与问卷类似,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访谈对象有
17、面对面的互动用户在使用被测试的系统时,不断地说出他们的想法,信念、期望、疑出声思维Y惑和发现等不同类型的参与者(用户、产品开发人员和人类工效学专家等)协同进协同设计和评估Y行系统评估或设计的方法受新产品和系统特征启发的方法,通常来自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创造性方法 YN 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背景中小组内的成员常常是用户基于文档的方法 N 可用性专春分析现有的文档,以对系统做出专业的判断基于模型的方法 N 使用抽象的代表被评估的产品的模型,预测用户的绩效专家评估 N 基于可用性专家的人类工效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评估佩重于可用性准则或使用人类工效学知识库系统的算法用于诊断产自动评估N品相对于
18、预定准则的缺陷46可用性方法(UM)的选择461 影响方法选择的因素影响方法选择的因素有:a)生命周期阶段b)用户特征c)拟执行任务的特征;d)产品或系统自身ie)影响项目的约束条件;f)开发或评估团队所具有的人类工效学专业知识的水平。462方法的适宜性根据所识别的问题,基于以下五个等级对可用性方法进行评估:推荐的(+-t-);合适的(+)中性的(表格单元为空);不推荐的(一)f不合适的(NA)。有多种备选的可用性方法可用于收集所需的信息,其中一些方法由于不能在特定的背景中使用而可以被排除。例如,没有当前用户时,也就不可能对用户进行访谈,因此访谈是不合适的(NA);另一方面,如果有当前用户,但
19、他们不能完全代表潜在用户的特征,这时访谈是合适的(+),但也建议使用分析法。考虑到低劣的设计会导致错误或低满意度,宜确定是否要联合使用多种方法以及所髂方法的精细程度。以上等级均基于典型的使用情形,宜根据特定的项目背景进行评定。45可用性方法GBT 21051-2007SOTR 16982:200251 有用户直接参与的方法511概述本类方法用于能直接收集用户信息或可以接触用户的情况。512用户观察本方法用于在真实的生活环境或实验室中,观察用户执行特定任务时的活动,并精确、系统地收集用户的行为和绩效信息。这种观察是结构化的,并基于预定义的用户行为类型。大部分观察法基于对用户行为的详细记录以及随后
20、的数据分析。本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如下:优点本方法能在“真实环境”背景中应用;记录了真实的活动。不足(局限)数据分析耗费时间正确解释数据需要专业的知识;无法直接洞察用户的心理过程。以下是可被记录并可以定量和定性描述的信息类型实例:实现任务目标的各种行为:包括身体活动在内的与计算机的交互,与其他工具或其他人的交互,完成任务所尝试的次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513与绩效相关的测量与绩效相关的测量也称为与任务相关的测量。常用的可量化的且涉及有效性和效率的绩效测量信息包括: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l在预定的时间内可完成的任务数出错次数,从出错中恢复的时间;在用户指南中查找和解释信息所需的时间;执行的命令数;可记起
21、的系统特征数支持材料(文档、帮助系统等)使用的频率I放弃用户任务的次数偏离主题的次数;空闲时间长度(需辨别系统造成的延迟、用户思考的时间以及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延迟);重要突发事件的次数。与绩效相关的测量常用于整个系统或局部系统。本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如下:优点收集可量化的数据I结果易于比较。5CBT 21051-2007ISOTR 16982;2002不足(局限)未必能够揭示问题的成因,需要系统或产品的某种工作版本。其他的方法见附录c。514关键事件分析关键事件分析包括系统地收集用户绩效中的突出事件。这些事件以简短报告的形式来记述,报告中叙述了与事件有关的事实。可以通过用户访谈以及对交互行为的客观观
22、察来收集数据,之后,再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组和分类。与绩效相关的测量侧重于当前任务和现有情形,而关键事件分析则是研究在过去或某段时期内可能发生过的正面的或负面的重大事件。本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如下:优点收集问题的成因;侧重于对用户要求高的事件;记录了真实的活动。不足(局限)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I不完备的事件记录影响分析的有效性。515问卷在开发期间的某些时候,使用问卷条目来收集用户信息是有帮助的。问卷条目既可以是开放陈述式的,也可以是列表式或封闭式的条目和量表;前者的优点在于人们可以给出详细的回答,但是当所收集的仅仅是难以解释、含义模糊的陈述时就会存在风险。因此,封闭型问卷条目的形式常为首选。标准
23、化的问卷也可用于系统化的比较,例如,在设计特征之间或竞争设计之间进行比较。问卷所收集的数据类型包括针对系统、特征、用户帮助、偏好、易用性等方面的用户量化信息、建议、观点和评级。定性的方法通常是间接的,因为它们研究的不是用户交互,而是用户对用户界面的看法。问卷的一致性检查也是必要的。例如,可以用不同的问题形式表述同一问题项。因此,封闭式问题常为首选。本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如下:优点揭示主观偏好;易于管理I实施快捷。不足(局限)用自评估来进行绩效评测会缺乏可靠性,问卷条目的问题和答案容易产生偏向。516访谈访谈与问卷类似,但由于与访谈对象有面对面的互动,因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访谈包括从高度结构化的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051 2007 系统 交互 工效 支持 人为 中心 设计 可用性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