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782-1995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pdf
《GB T 15782-1995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782-1995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Forestation overall design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ly managed timber-rorest base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GB/T 15782-1995 本标准规定了集约经营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的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属于基本建设范畴的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整体造林工程的总体设计。其他集约经营用材林工程项目也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GB 6000 GB 6001 GB 783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育苗技术规程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GB 7832 森林土壤水和
2、天然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GB/T 1407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 14073 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ZB B64 001 杉木速生丰产林ZB B64 002 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ZB B64 003 红松速生丰产林ZB B64 004 拧橡按速生丰产林ZB B64 006 杨树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ZB B64 007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ZB B64 010 水杉速生丰产用材林ZB B64 011 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ZB B65 002.1 森林资源代码森林调查ZB B65 002.2森林资源代码树种ZB B65 002.3森林资源代码林业行政区划ZB B65 002.4森
3、林资源代码林业区划LY 1000 容器育苗规程L Y 1058 日本藩叶松速生丰产林LY/T 1078 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LY 101 林业局总体设计规范LY 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 128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08批准1996-07-01实施l GB/T 15782-1995 3 总则3. 1 集约经营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优质、高产、高效的人工用材林,造林前要进行调查研究,编制造林总体设计文件。造林总体设计文件须体现先进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造林总体设计文件是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要能满足集约经营用材林造林与育林生产建设安排、配
4、套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主要设备、材料订货、控制投资规模、估算投资效益的要求。造林总体设计说明书要求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3. 2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要选择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的造林树种。杉木、红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拧棱校、杨树、马尾松、湿地松、水杉及泡桐等已确认的集约经营用材林造林树种,其目标生产力、造林与培育水平要符合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他树种,例如红皮云杉、华北落叶松、水曲柳、胡桃揪、锻树、刺槐、池杉、速生杨树(意大利杨、白城杨、新疆杨等)、速生按类(尾叶校、兰核、刚果楼、细叶按、雷林楼等)、鹅掌揪、木荷、楝树、楠木、红椎、南洋植、大叶相思等速生相
5、思树、速生的国外松等,凡经生产实践证明可作为集约经营用材林造林树种的,其设计的生长指标不能低于同一立地区、相似立地类型的己确认的造林树种.3. 3 不能毁林造林,尤其不能破坏含有大量地带性植被建群种的天然林。对于遭受强烈自然灾害确已很难恢复生长的或树种与立地匹配不当影响地力发挥的林分,须征得造林项目承担单位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准后方可列为主伐改造的对象。3. 4 要贯彻生态学管理的原则,提倡营造混交林以建立稳定的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不得大面积营造纯林,尤其是针叶树种纯林。每片纯林的最大面积以20(50)ha为限,树种相同的两片纯林之间可设计生态隔离林带。隔离林带的树种与之被隔离的纯林的树
6、种之间的生态特性要有互补性新造阔叶林面积要占造林总面积的10%以上,基地内天然植被的总面积要保持在30%以立。3. 5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的规模2在一个县或一个林业局(企业)内,可区划若干适宜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基地,墓地内包含若干块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块。在南方集体林区每个地块的面积至少20ha(含20 ha) .东北、内蒙古林区每个地块的面积至少40ha。每个地块内至少有50%的面积适宜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含己造面积)。每县(林业局)累计可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面积要在3000ha以上。3. 6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以县为单位编制,跨县的工程以项目区为单位编制,大型国营林场(可造集约经营
7、用材林的面积在3000 ha以上也可以场为单位编制,固有林业局(企业)以局为单位编制。3.7 编制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的依据为:3. 7. 1 有国家或省级(含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按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 7.2 有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渠道与切实可信的投资风险承诺。3.7.3 全国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规划以及涉及到基地范围的各种其他发展规划。3.8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工程勘察设计资格的林业设计单位承担;跨省(区)的及国家重点造林项目由甲级单位承担,或由甲级单位主持联合承担。4 准备工作4. 1 资料收集4. 1. 1 图面资料a
8、. l 10 000或1 25 000地形图、近期的航空照片等基础图面资料gb. 土地资源分布图、立地类型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植被图、土壤图、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图等专业地图;C. 林业区划图、综合农业区划图、气候区tl图等区IJ图。4. 1. 2 文字与统计材料2 GB/T 15782-1995 a 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土壤、植被、病虫害、气候、地质、地貌、水文、水质、地下矿藏等调查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gb. 林业区划、综合农业区划、气候区划等区划报告,C. 规划设计、经营方案、造林典型设计、经营模型等设计文件gd.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统计报表。4.2 社会调查通过座谈、访问、约见等方式了
9、解林业生产水平、经营习惯、营造林经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设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的设想、期望,牧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城镇与开发区建设等其他发展规划对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影响。5 经营区划5. 1 经营区划采用1 10000或1 25 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参照以往的森林经理、低级林业区划、土地利用区划、各种专业地图、航空照片在室内划分和现地勾绘。当以往的区划成果,尤其是森林经理区划成果,与本标准的区划原则无重大矛盾且应用多年时,要尽量维持原区划的成果,仅对明显不合理的界线作必要调整,对区划单元的名称作技术性修改。5.2 区划系列为z5. 2. 1 以县为单位编制的集约经营用材林造
10、林总体设计,其经营区划为s县(或林业公司)一林场或以乡为单位的林业联合体)一营林区村,或自然村)一林班(林业户)J小班。5.2.2跨县、跨地区的造林项目,其区划为z项目区营林区作业区一(林班)一小班。其中营林区不要跨县,作业区不要跨乡。5.2.3 以林场为单位编制的造林总体设计,其经营区划的基本单位为四级.当林场的管辖范围自然地分割成几片时,也可增加1-2级补充单位E林场分场一营林区一(作业区)一林班一小班。5.2.4 以林业局、经营局等林业企(事)业为单位编制的造林总体设计,区划单位为=林业局(经营局一(集约经营林区)林场一营林区一林班一小班。其中县、乡、村的境界以行政区划界为准。林场是组织
11、和经营管理单位,界线以实际经营范围为准。营林区是组织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山脊、河流、道路等自然界线为边界.林班由经营权一致、地域相连或相近的若干小班组成。小班为最小的区划单位,也是造林设计的最基本单元.6 专业调查如该地区过去已有过类似调查,编制过立地类型、造林类型、森林经蕾类型和立地指数表,可验证修改补充后应用,否则要另行调查,重新编制.调查前先在图上设计好调查线路,布设好调查点和样地。6. , 调查方法6. ,. , 线路调查调查线路垂直等高线布设,要有代表性,尽可能以最短的距离穿越最多的立地类型。按海拔、地形、土壤、母质、母岩、植被、林相等因子j.tJ分类型段进行调查。调查点的记载内容可参
12、考6.2条。6. 1. 2 样地调查有林地(中龄林以上)样地面积20mX30m.幼龄林、灌丛、草本群落10mX10 m或2mX50m.每个立地类型至少要有3块祥地8主要立地类型(面积最大的和准备蕾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立地类型)每个林龄要有3块以上样地。6.2 祥地调查的内容6.2. , 地质、地貌母岩类型、特点,样地所在的地貌(大、中、小)、部位、坡度、坡向、坡位、坡形、海拔、对坡距、开阔度,地形对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群落发生与结构、林木生长的影响。3 GB/T 15782一19956.2.2 士草草土壤剖面宽度以能正常作业为准,深度到母质层或地下水,土层特别深厚的挖到l.Om以下。6.2.
13、2. 1 搭在哥记载分Ji1记载土层厚度、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紧实皮、右砾含1慧与大小、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潜育程度、根系量、酸碱度、碳酸盐反应毛地下水深度、枯枝落叶层、生物活动等情况。6.2.2. 2 土祥、水样的采集采集土壤化学分析样品、环刀样品及水样,查明土壤或水中的有毒物质的种类、含量,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土祥、水样的采集方法见有关标准规定。6.2.3 植被群落层次、结构,植物种类、多度、盖度、高度、物候期、生活力与分布状况,指示植物,群落名称,群落演替娩缘。6.2.4 林分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平均树离、平均胸径、优势树高、蓄积量、立地指数、树木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14、林木生t是规律等。人工林还要调查造林技术措施,内容包括种苗来源与规格、罄地时间、疆地方式方法及规格、造林时间和方法、初撞密度、施JJe、i问稀、抚育采伐情况。6.2.5灾害通过观察、访问,了解病虫、鸟兽、强风、冰雹、低温、雨融等灾害因子对串串木的危害。6.2.6其他项吕与集约经营用材林造林、经营有关的其他生态与普林项目。6.2.7 标本采集当有不认识的植物、岩石、土穰、病虫害时,要采集供鉴定翔的标本.6.3 调蔬报告的编写和立地类型袋、造林类型目表、森林经营类型袭的编制6.3.1 i黯查研究报告的编写根据野外调资记录和收集的各种资料编写单项调藏研究报告。6. 3. 2 立地类型装的编制立地分类
15、系统为z立地系列一立地绢一立地吕一立地类型级立地类型立地型立法分类系统与立地区划系统为并列系统,详见附法A(参考件。立地类型袤的项目见附录B(参考件6. 3.3 SL地评价体系的建立自.3.3.1编制立地指数表己确认树种的立地指数表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的附录为礁,无附录或专业标准以外的树种可自编立地指数表,导向路线可采愚Cl础pman-richard生t是必数。自编的立地指数表仅适房子该编常j区域。6. 3. 3. 2 立地指数预报模型的编制按立地指数与立地要素的相关关系编制立地指数预报模型-6.3.4 泼林类型袤的编制依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培育目标或材种规格)、经营周期主伐年龄、轮伐期编制
16、,项目见附录B(参考伶入6.3.5 森林经营类型表的编制依据)L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编制,项目见附录B(参考件7 小班的区划与调查7.1 小班区划7.1 .1 g划的依据4 GB/T 15782-1995 小班区划依据于权属、立地类型、植被现状、造林类型、经营措施类型。其中,立地类型是划分小班的最主要依据,当以往划分的小班明显包含了两个以上的立地类型,且每个立地类型所占的面积足以单独划分一个小班时,应将其划开。7. 1. 2 区划的方法确定基地的范围,在图上划出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块。地块的边界尽量与地貌单元保持一致,如一面坡地、一条沟系、一片岗地、一块滩地。在划出的地块内区划小班。小班区划原则上在现
17、地进行,但过去的图面材料丰富,对现地的情况又清楚时,也可先在室内区划,再到现地核对。小班界线以明显地物、地类界线确定。人工区划的小班界可结合现地情况与需要将其设计成营林道、防火线或生态安全林带。7. 1. 3 小班的面积小班的面积以一个经营年度内能完成该小班的诸如造林、抚育、采伐等某一项作业为宜,原则上不要超过20hao小班的最小面积为o.5 ha.小于0.5ha时,可与邻近小班合并为复合小班,分别注明各地类所占的比例。7.2 小班调查记载内容包括g小班编号、权属、经营单位(业主)和负责人(经营承包者)姓名、地质、地貌、地形(坡度、坡向、坡位、坡形、开阔度等)、面积、土壤、植被、立地类型、造林
18、类型等,有林地小班还须记载测树因子、经营类型、立地指数、以往的经营措施等。7.3 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小班的选择-7. 3. 1 选择范围森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造林失败的地段,退耕还林或退牧还林地,列为改造对象的疏林地、低产林和灌木林地s农牧区士地利用规划确定为林业用地的荒山、草地、灌丛地g新造林地和人工幼林地。7.3.2 选择原则a. 宜林地的立地要索和林分目标生产力指标要符合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标准未确认的树种,其立地要素与目标生产力不可低于相似树种的标准gb. 权属清楚,地界明确,至少在一个经营周期内不会改变地类。7.3.3选择的方法与步骤8. 将立地类型落实J小班,b. 对各
19、立地类型作出评价,按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确定适宜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立地类型gc. 按立地类型挑选适宜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小班。经过区划与实际调查确定的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小班总面积和原先规划营造集约经营用材林的总面积不相符时,要按实际情况调整。8 栽植材料与配套工程调查8. 1 栽植材料调查当地种子与苗木供需、现有苗圃、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园与优良林分情况,了解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查明从国外购进种子的检测与驯化情况。8. 1. 1 苗圃了解现有苗圃地的位置、立地特性、育苗面积、种子来源与质量、苗木种类与质量、育苗设施与技术措施。调查每亩用种量与产苗量,育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力量及经验教
20、训|、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勘查可用于新建苗圃地的位置、立地条件(土壤、植被、地貌、水源、病虫害等)、面积、权属等情况。8.1.2 母树林了解现有母树林的位置、面积、生态环境、树种、林龄、结实(种子的数量与质量)、经营管理措施与利5 GB/T 15782-1995 用前景等情况。踏查可划为母树林的林分位置、面积、树种、林龄、林分密度、林木生长、病虫害、自然灾害、交通、权属等情况。8. 1. 3 种子园了解现有种子园的规模、面积、树种、年龄、提供用种的能力、建园材料等情况。8. 1. 4 采穗圃了解现有优良无性系采穗圃的规模、面积、树种、母树年龄、每年可供采穗条数量等情况。8.2 配套工程对供电
21、、通讯、供暖、给排水、防火设施、现有营造林设备、房屋等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这些项目对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建设的负荷能力,项目更新、改造的可能性,地方政府在地区发展规划中对这些项目的安排、资金来源等。9 内业设计9. 1 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之后要系统地检查整理各类材料,如发现数据不足或可疑则要补充收集。材料核对无误后再最算小班面积,面积以公顷(ha)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9.2 建立数据库将小班的各项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系统.建立数据库的森林资源代码以有关专业标准为准。由数据库生成并输出的表格有E按地类、立地类型、造林类型、经营措施等为单位编制的四个面积统计表川、班因子一览表等,
22、格式见附录B(参考件。9.3 集约经营用材林造林技术设计9. 3. 1 树种、材种及其比重依据市场需求、树种特性、立地类型确定。9. 3. 2 造林地准备根据立地类型、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植被现状及土壤侵蚀的风险程度确定林地清理与整地的方式方法、规格要求和季节时间。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到景观与游穗需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考虑,对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种类、特殊景观、风景点如野生花卉集中的地方)、国家珍稀动物赖以生存的生物小区均要提出保护性措施。9. 3. 3 造林方式、方法造林的作业方式分机械造林、人工造林、两者相结合三种。作业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地形、地势、劳力、财力等状况。造林方法有植苗、直播和抨插之分,
23、集约经营用材林的造林方式以植苗造林为主。根据相应的方式方法确定造林的季节与时间.9. 3. 4 造林密度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培育目标、是否间作等确定密度、株行距和配置形式。9. 3. 5 栽植材料提出种子和苗木来源及其质量要求。计算种苗年需求量与总需求量,苗圃地面积等。9. 3. 6 幼林抚育提出新造幼林的补植任务量、除草、松土、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抚育措施的次数、时间、总需工量、年用工量,安排近三年的任务和劳力需要量。9. 3.7 以耕代抚措施根据市场需求与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作出林农间作、林药(经济作物间作等以耕代抚措施的设汁,提出间作类型、间作内容、最优结构的要求,计算所需材料、劳力
24、、资金与投资效益。以耕代抚措施的面积与幼林抚育的面积不能重复计算。9.3.8 抚育采伐6 GB!T 15782-1995 确定抚育采伐的开始时间、次数、间隔期和间伐强度等技术指标,总任务量和总需工量,年任务量与年需工量。9. 3. 9 其他丰产措施提出使用除草剂、施肥、接种根菌等丰产措施的方法、面积、投入物的品名与用量。9.3.10 造林排灌工程设计对于季节性干旱或者水分过多的地区或地段,或需通过排灌措施方可速生丰产的树种,须作出排灌工程设计。9. 3. 11 造林任务量及顺序根据造林总任务量、社会经济条件提出正常年份的平均造林量,全面统筹安排造林顺序,并做出近三年的年度安排。9.3.12 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782 1995 集约经营 用材林 基地 造林 总体 设计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