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pdf
《GB 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 画CS13.060. 25 P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uide to draw up irrigation water quota 2012-12-31发布曲3:g!S代i川、分扩?芒-:.:._2忌:吵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06-01实施发布GB/T 29404-2012 目次前言.1 1范围2 术语3 总则4 编制流程24. 1 组织要求24.2 编制工作流程24.3 审批和修订25 基本规定26 分区和主要作物6.1 分区.6.2 主要作物7 数据收集、分析和校核
2、37.1 数据收集-7.2 数据分析47.3 数据校核6.58 灌溉用水定额的确定8. 1 灌溉用水定额的计算.8.2 基本用水定额、附加用水定额、调节系数.8.3 作物综合灌溉用水定额.6 8.4 灌溉用水定额规定位置以上的渠系水利用系数8.5 灌溉用水供需平衡分析.9 成果报告.7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净灌班定额计算方法.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用水定额和调节系数的数值拟合计算公式.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基本用水定额和调节系数的先进化处理方法M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 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3、GB/T 29404-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余姚市水利局、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竟成、王晓玲、吴玉芹、刘佳、李英能、刘建强、奕永庆、张玉欣、龙海游、李铁男。I GB/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流程、编制方法及成果报告的编制。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省以下各级机构编制灌溉用水定额时可参考。2 术语2. 1 2.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灌溉用水定额irrigatio
4、n water quota 在规定位置和规定水文年型下核定的某种作物在一个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注1:灌溉用水定额的规定位置既不是回间,也不一定是灌区渠首,而是以便于灌溉用水计量和实施管理的位置作为规定位置。注2:灌溉用水定额是水资源配置和灌溉用水管理的主要控制指标,其内涵不同于灌溉设计时采用的净灌溉定额和毛灌溉定额。一方面灌溉用水定额应针对灌溉水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且便于量测:另一方面灌溉用水定额不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作物需水要求,而且必须考虑实现灌溉用水供需平衡,故需要在规定水文年型下编制。基本用水定额reference quota of irrigation water 某种作物
5、在参照灌溉条件下的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参照灌溉条件宜确定为:灌溉工程类型为土渠输水地面灌溉、取水方式为自流引水、灌区规模为小型、元附加用水。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参照灌溉条件,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应统一。2.3 附加用水定额additional quota of irrigation water 为满足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以外的灌溉用水而增加的单位面积用水量。附加用水包括用于播前土壤储水、淋洗土壤盐分用水、水田泡田用水等E确定附加用水定额应采用与确定基本用水定额相同的参照灌溉条件。2.4 调节系数adjustment coefficient 反映工程类型、取水方式、灌区规模等对参
6、照灌溉条件下灌溉用水定额影响程度的系数。2.5 作物灌溉用水综合定额comprehensive quota of irrigation used water 某区域内某种作物在各种实际灌溉条件(工程类型、取水方式、灌区规模、附加用水等)下的灌溉用水定额按灌概面积的加权平均值。3 总则3. 1 灌班用水定额编制工作,应以促进灌班水高效利用,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基本目标。1 GB/T 29404-2012 3.2 编制灌溉用水定额应客观、科学、系统、实用,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现实可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在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和厉行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灌溉用水供需平衡。3.3 编制灌溉用水定
7、额应重视灌溉试验、已有资料收集、观测和现场调查等基础工作,使用的数据应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4 编制流程4. 1 组织要求c) 确定县级分区,选择典型灌溉单兀,确定主要作物;d) 收集有关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和专项测定,整理、分析资料3e) 拟定作物单位面积基本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根据典型灌溉单元的单位面积实际准溉用水量进行校棋,提出灌试用水数据样本;f) 分析并初步确定省级分区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辙,进行省级分区灌溉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g) 合理调整并确定省级分区主要作物灌溉片JJj(定额;h) 编写灌溉用2.2 根据编制工f关资飞/ 飞入儿/4.3.1 灌溉用水定额缩机成果完成后,应由
8、组织实施部门发函征求有关注河流域管理机构,地(市)、县(市、区)水行啦!品4幸运管理单位,用水者代表和有关专家制;编制组织应根据征集到飞/卢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初步成果修改后,应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编制组织应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4.3.2 灌溉用水定额成果通过评审后,应按有关规定报送主管部门审批。4.3.3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成果宜35年修订一次,当灌溉用水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5 基本规定5. 1 灌溉用水定额应采用基本用水定额、附加用水定额、调节系数、作物灌溉用水综合定额、灌溉用水定额规定位置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等指标表示。5.2 基本用水定额、附加用水
9、定额、调节系数、作物灌溉用水综合定额应在规定位置核定。宜选择斗渠进水口、井口、小型泵站出水口等作为规定位置;实行支渠口量水的地区也可选择支渠进水口、井口、小型泵站出水口作为规定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省级分区的规定位置应一致。5.3 灌溉用水定额应在规定水文年型下核定,且应按该水文年型进行灌溉用水供需平衡分析。以地下2 GB/T 29404-2012 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地区,规定水文年型宜取50%年降水概率1,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时,应以维持地下水多年采补平衡为目标;以地表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地区,规定水文年型宜与设计灌溉保证率一致,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时,应在设计灌溉保证率下实现灌溉用水供需平衡
10、。各省级分区的规定水文年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频率,但一个省级分区只能选定一个水文年型。5.4 灌j既用水定额应区分不同省级分区和不同主要作物进行核定。6 分区和主要作物6. 1 分区6.1.1 省级分区应依据自然条件、流域特点、农业分区以及影响灌溉用水的其他因素,并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现行或在编规划综合考虑确定。6. 1. 2 每个省级分区宜选择不少于4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作为典型县。典型县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特点、作物种植、灌溉工程类型、取水方式、灌区规模、附加用水等应在该省级分区中具有代表性,灌溉管理、农业技术等方面应在该省级分区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6. 1.
11、3 每个典型县应根据水资源特点、作物种植、灌溉工程类型、取水方式等进行县级分区,并在县级分区中合理选择典型灌溉单元,作为调查、计算、校核单位面积基本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等数据的采样点。6. 1. 4 不同水源类型的典型灌溉单元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 渠灌区以一条斗渠的灌溉范围作为一个典型灌溉单元;b) 井灌区以一眼井的灌溉范围作为一个典型灌溉单元;c) 井渠结合灌区以一条斗渠以及与之联合运行的若干眼井的灌溉范围作为一个典型灌溉单元;d) 小型扬水灌区以一个泵站的灌溉范围作为一个典型灌溉单元。6. 1. 5 各典型灌溉单元应能代表不同作物,不同灌溉工程类型、取水方式、灌区规模,有无附加用水等不同
12、组合。每一种组合在一个典型县中应有24个样本,以减少片面性,提高作物灌溉用水数据样本的代表性。6.2 主要作物6.2.1 应以典型县为单位,选择合计灌概面积占总灌溉面积80%以上(或合计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80%以上)的若干种作物作为主要作物;其他作物可视同为一种组合作物,并为其核定灌溉用水定额。6.2.2 作物种类过多时,可以典型县为单位对灌溉作物的种植面积排序,自大而小选取主要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林果、牧草等),直至累计的灌溉面积或累计的灌溉用水量达到要求。6.2.3 套种、间作的作物可作为一种组合作物,并为其核定灌溉用水定额。7 数据收集、分析和技核7. 1 数据收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9404 2012 灌溉 定额 制导
